什么人在呼吁“救市”


接着上帖“投资者”话题,再谈谈救市的另一个侧面:究竟是谁在呼吁救市。

活跃在争吵漩涡当中的专家学者是中立的观察评论者吗?问题没有那么简单。“第三者无关”的市场原则要求第三方闭嘴。中立的第三方的呼吁没有任何效益或者意义,固然持股惨遭套牢者会感谢这种请命呼吁,但是,做空的一方都在骂这个多嘴的第三方。

做“坏事”有三个境界,第一是自私自利但利己不损人,这是正常人,为数众多;第二是损人利己,这就有点真的坏了;而第三种也是最坏的一种是损人也不利己。如果第三方主张救市,自己做为利益无关者又不能从中得到任何利益,在空方眼中就是一个真正的“损人不利己”者了。

要知道,不少说话有点影响力的人在学者的身份之外同时还是某某机构的“首席”,这些人说出来的话你愿意相信几分?当然,他们喊救市也可能是真正希望政府出面救市,因为他们供职的机构可能也是套牢一族,他们这样做不过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是吃人家嘴软。之前某机构的首席就出面坦诚承认做首席自然免不了要替人家说说话。

或许有人说自己不是什么首席,不是黑嘴。网络信息时代流行“晒太阳”——晒美丽、晒才能、晒工资、晒女友、晒小资情调……,如果做为市场评论者,做为第三方中立者姿态出现,首先有必要做的大概是“晒清白”“晒中立”吧?如果乐此不疲而无任何功效,就违背了行为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即行为与动机相一致的原理,也就是经济学所谓的理性人原理。反而多半会被怀疑为并非真正的中立第三方了。

“吴市场”语重心长地说,做经济学家不要搞股评。有他的道理呢。

 

再说市场中人。什么人希望救市?当然是持股套牢者了。不过这些人似乎不值得救赎。

首先,这些人是赌徒和风险爱好者,像套牢这种“纸上破落”的结果不过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还可以充分享受风险带来的刺激。应该有愿赌服输和“死了都不卖”的气度。就算国家发展资本市场是开赌场吧,谁见过赌场老板提出要拯救赌徒?

其次,做空的人反对救市,会被这些套牢的人所骂,但是骂的没有道理。你当初十急慌忙地要把自己手中的钱换成股票,如果不是这些做空的人愿意抛出股票,你从哪里买得到?应该感谢做空的人成全了你做多的心愿才是啊,怎么能得了便宜还卖乖?

又三,上市公司往往是自己公司股票的最大持有者,是第一大股东,流通于公众手中的少数或者是分散的。现在上市公司自己都不嫌身价暴跌,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呢,散户和公众着什么急?

再四,被套牢而喊救命的人,实际上都是对市场失去基本判断的人和非理性人的人(即行为和动机不一致的人),这种人最不宜进入市场。如果他们是看多者,就不会喊救市了,因为前景光明何言救市?如果他们是看空者,就应该抛出手中的股票给那些看多的人,到更低的点位再吃进来才是,而他们却又不原在高位抛出,说这是“割肉”。市场上从来都是高抛低吸才能赚钱,高抛就是“割肉”,没有真正的割肉,除非你退出股市。如果你看空却不抛空,行为和动机不一致,是何道理?这种自己想做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外界自然就懒得管他了。

之五,抑或喊救市的人的确是想通过政府救市解套而从此退出市场。不过赌徒不走运的时候都是这个心态,一旦真的市场被“救”而好转起来,他们的心态就会转变。你见到有几个赌徒能够做到见好就收金盆洗手的?

 

当然,救不救市,还要弄清楚市场里都是些什么资本。如果市场上都是些游资热钱闲钱,当然不必救不能救。假如管理层“不作为”的目的恰恰在于“阻击游资热钱”,其实已经是在“救市”了,是无为而为。只不过政府这个“救市”救的不是眼下套牢者希望的那个“市”罢了。

再说了,对于那些在前期做空成功并在低位补仓抄底成功的机构来说,也巴不得政府救市,这样一来,被套的散户是解套了,或许还可以少赚一笔,但是这些机构来说,可是要用国库的银子装得盆满钵满了。

还有一些人是希望救市的,就是那些挪用公款炒股但不走远被套的人,他们最希望快进快出,赚一把就溜号,神不知鬼不觉地用他人的资金为自己牟利。否则,就面临着割肉亏损的局面,还可能暴露行径。

但是,如果市场里有太多的大爷大妈被忽悠进来的退休金养老金,有太多的卖掉当掉辛辛苦苦省吃俭用购置的房子换来的钱,这个问题就另当别论了,救不救市就不是市场问题了,变成政治问题了,这要有民主机制的多数原则来决定,而不是由经济学原理决定。

赞同在市场上引入民主政治机制的可以跟帖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