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互联网搜索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近两年来,移动搜索技术在日益走向成熟,应用前景十分看好。移动搜索服务的最大优势在于打破了利用电脑进行搜索获取信息的终端局限性,让手机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获取所需的信息。
如今,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如何在海量的互联网信息资源中尽快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信息?人们自然会选择网络搜索服务。近两年来,在互联网搜索服务日益走向普及之时,以手机为载体的移动搜索业务也悄然兴起,成为无线互联网领域的热点应用。手机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功能的增加,已经成为了信息传递的主要设备之一。成为了移动通讯终端。
作为互联网搜索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近两年来,移动搜索技术在日益走向成熟,应用前景十分看好。移动搜索的最大优势在于打破了利用电脑进行搜索获取信息的终端局限性,让手机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随身携带的手机即时获取所需的信息。一些主要的搜索引擎公司如Google、Yahoo和MSN等已在最近两年着力于移动搜索,其搜索引擎的移动化版本已经问世并开始运营。
当遇到困难或是难题,也许我们首先想的并不是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而是打开电脑利用“百度”、“谷歌”。搜索引擎的诞生不单单只是便于用户快速的寻找答案,而是彻底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桌面搜索既是如此,可想而知移动搜索更是将来的主流技术。从目前来看手机的普及程度远高于个人电脑。在一些发达地区,每人一部手机应该算是最不成问题的事情。而将搜索引擎植入手机当中,利用手机小巧灵活的优势,可以随时随地、全天候的进行移动联网信息查找搜索。与覆盖范围比较广的固网搜索相比,移动搜索将更加符合移动、即时的特点。
业界专家认为,随着无线互联网业务的不断发展,手机用户对移动搜索服务的需求日益高涨。面向未来,随着3G商用的日益临近,移动搜索业务必将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移动搜索技术面临重大挑战和瓶颈
目前绝大多数的WAP网站内容以娱乐服务为主,产品同质性强,内容单一。因此,一直以来,WAP应用始终给人以“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我认为,基于手机搜索技术的实用业务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说,给WAP应用带来了创新。
手机移动搜索技术的出现,可以让用户更加方便快捷的从“移动的互联网”上找到更多的信息资源,满足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这为推动WAP实用性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不过,笔者认为,手机搜索技术仍然面临着来自传统搜索引擎及电话查询服务的挑战。
据了解,尽管目前利用手机上网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大多数手机用户更喜欢通过有线连接方式上网。如何让手机用户接受手机上网搜索这样的方式,对于搜索服务提供商而言意味着很大挑战。尽管与互联网搜索引擎相比,基于移动通讯网络的手机搜索最大的优势在于用户直接获得简明扼要的查询结果,而不是大量的网页链接。但让用户在短时间内改变多年电脑搜索的习惯,决非易事。
此外,随着电信114等声讯信息电话服务的完善,通过电话用户可以及时了解到很多信息。尤其对于一些中老年手机用户来说,一旦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可能首先想到的还是打电话。尽管手机搜索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节约用户的电话费,但是,相对繁琐的搜索过程可能让很多人感觉太麻烦,不如一个电话来得简单方便。
随着3G脚步的到来,无线互联网即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手机搜索技术的出现能否提升人们对WAP的接受度,拓展用户对手机增值服务的深层需求呢?现在还无法定论,也许正如摩根斯坦利所言:“变化才刚刚开始,我们相信头十年互联网商业所发生的一切不过是在演练,机会与换位将意义深远。”
移动搜索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信息,强调用户的体验、加强了搜索结果的针对性。同样,由于这项服务是基于在手机屏幕上实现的,从不同的使用者和提供者角度看,它将遇到以下的问题和瓶颈:
首先、对用户来说,按键太小和屏幕效果不好是亟待克服、以提高可用性的问题。因为手机在操作性、屏幕显示尺寸等方面都无法与电脑相提并论,小小的屏幕无法呈现清晰的画质,更难以承受网络上巨大的信息量,结果只能让用户睁大眼睛,一页一页不停地去滚动屏幕。
其次、对移动运营商来说,在3G 时代到来之前,手机上网的速度很慢,GPRS的传输速度更是远远不如互联网。一样的内容、一样的操作便令人形成强烈的优劣对比,不利于WAP搜索的进一步发展。
再次、对搜索引擎的服务提供商来说,提升搜索效率、节约用户时间尤为关键。移动搜索强调是精确搜索,真正的移动搜索需要专门的移动搜索引擎来进行页面优化,以适合手机阅读,好的用户体验才利于推广。
最后、对手机厂商来说,移动搜索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终端的支持,诺基亚、索尼爱立信及摩托罗拉等手机生产商也在积极向搜索靠拢。虽然雅虎、Google与手机厂商达成了协议,但运营商也有可能反对这种与其服务直接竞争的手机软件集成方案。
虽然移动搜索相对于彩铃、彩信等移动增值业务还处在起步阶段,但移动搜索市场一定会有一个不可估量的前景,尽管它才刚刚起步,盈利模式也尚未成型。手机搜索不仅是运营商、服务商的盈利项目,将来也会是普通手机用户不可少的生活帮手。
移动搜索增长空间很大
与传统的互联网搜索市场竞争无比激烈的现状相比,中国移动搜索市场还只不过才刚刚起步。提供移动搜索的服务提供商还没有完全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式,移动搜索的盈利模式依然需要探索。同时移动搜索服务商需要进一步了解用户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好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而投资机构需要掌握移动搜索市场的发展趋势以确定其投资前景。
随着移动搜索逐渐走出市场培育期以及未来搜索渠道的丰富,未来将有更多的用户使用移动搜索,从而带动企业广告的投入。预计2009年,中国移动搜索服务提供商收入规模将达到29.1亿元。
尽管移动搜索在中国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但考虑到推广时机和市场环境,这项技术未来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这主要由于:
·中国手机用户人数为互联网用户的近三倍;
·用户已经熟悉互联网风格的信息访问方式;
·中国移动通信用户愿意使用数据服务,中国移动的短信统计数据足以说明这一点;
·信息员工对于移动搜索有着迫切的需求,而这一市场几乎尚未开发;
·移动搜索非常适合中国城市复杂的地理环境和相似度很高的企业名称;
·服务提供商可以跟踪用户的喜好,使搜索结果更加可靠;
·中国庞大的手机用户群体希望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获得需要的信息。
在移动搜索普及的过程中,营销是服务提供商必须面临的最大挑战。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4月13日称,中国手机用户每月增长600万至700万户,主要来自农村。印度塔塔咨询服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拉马多莱透露,印度现有移动GSM用户1.7亿,每月增长率达700至800万,主要来自城市。随着3G应用、互联网与手机使用愈加融合,中印移动市场将更具潜力,吸引了许多国外通信运营商合资经营。Google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表示,移动通信在亚洲发展迅猛,有人预测2010年,亚洲将会有17亿手机用户,全世界新手机用户有60%来自于亚洲。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手机市场,预计今年会接近6亿手机用户。要让如此多的用户了解移动搜索的价值并非易事。不过,一旦移动搜索的价值获得认可,服务提供商就可以获得稳定的用户群体。虽然中国移动搜索市场刚刚起步,但增长速度却非常快。据上海移动搜索服务提供商明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mInfo)称,过去一年该公司用户人数每六周就可以增加一倍。
布莱南表示,Google同微软之间的竞争将会加速互联网行业的分化,但并不会给中国市场带来太大的影响。不过,由于中国移动搜索市场刚刚起步,Google和微软都有机会抢占先机,因为这一领域有望成为两家公司未来争夺的焦点。从短期来看,中国市场将出现多起同移动搜索相关的大交易;从长期来看,那些能提前进入市场并推出高质量服务的公司可以获得丰厚的营收。布莱南预计,Google和中国移动将于下一季度公布合作的细节。
澳大利亚电讯(Telstra)上周宣布,已斥资2.54亿美元收购了搜房网51%股份。搜房网的主营业务是为房地产业、家装业提供信息、广告和黄页服务。澳大利亚电讯表示,将通过旗下广告公司森赛斯(Sensis)运营搜房网,以此进入增长迅速的中国市场。搜房网此前多次表示,公司将谋求在纳斯达克进行首次公开招股,但目前看来这一目标短期内无望实现。搜房网2005年营收为2000万美元,预计2007年将达到4000万美元。2005年7月,法国Trader Classified Media公司以2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搜房网15%的股份。
移动搜索前景看涨
手机搜索将是一项非常有“钱景”的业务,目前大多数网民都在使用各种搜索网站,有问题就上网搜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但是当身边没有电脑和网络时,通过手机连接无线网络进行搜索将是一个便捷的选择。
有咨询公司称搜索引擎市场规模正在迅速壮大,2004年国内市场规模已达9.4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以60%到70%的速度高速增长,2006年市场将达到约26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另有预测称,未来4年里,搜索市场每年将以35%的速度增长,到2007年,全球搜索市场的规模将达到70亿美元。
目前,移动用户数量已超过4亿,是固网互联网用户数的3倍,再加上移动搜索使用的便捷性,移动搜索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尽管移动搜索刚刚起步,但是我们可以预见,伴随着移动搜索业务的引入、成长以及成熟,移动搜索服务的市场规模将不逊色于固网搜索服务。
2005年对于移动搜索业务来说是关键的一年,Google、Yahoo、Cgogo等的热情推动自不必说,Cingular、Sprint、Verizon、T-Mobile和Orange等运营商也参与进来,手机厂商诺基亚还推出了引入移动搜索引擎解决方案的智能手机Nokia6680、Nokia6681和Nokia6630。随着产业各方的良性互动和市场培育,我们认为,2008年移动搜索业务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与互联网搜索相比,移动搜索的优势在于,移动通信终端具有的移动性、个人化,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隐私性的需求,同时对于搜索信息的精准性、时效性要求会更高。从硬件支持来看,与有线互联网搜索相比,移动搜索最大的不同在于使用者享受搜索服务的便利性。同时,用户对于移动搜索认知度的不断提升,对移动搜索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可以预见的是,除了即时信息搜索和娱乐搜索之外,地址搜索、购物搜索和商务营销搜索也将成为用户通过移动搜索的诉求点,进而可以成为搜索引擎运营商可以重点拓展的领域。移动平台的服务发展趋势是提供端到端的、针对不同细分需求的服务。用户体验成为移动搜索厂商是否能够吸引用户的重要因素,所以,利用移动平台作为互动的渠道,鼓励交叉营销,利用不同平台的优势进行互补,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成为移动、互联网和内容产业融合的重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