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苒苒
在创新中增强引导力,在竞争中把握先机,在策划中彰显个性,对行业媒体提升价值、扩大影响、打造权威性至关重要。
引导舆论,有效影响受众
增强舆论引导力、提高竞争力,重在保持定位、发挥特色,重在改进创新、扩大影响。作为全国铁路行业主流媒体的《人民铁道》报,充分发挥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在重大问题、突发事件、热点焦点上正确引导、主动引导、有效引导,体现权威、理性、负责的铁路行业主流媒体的特色。
2005年3月18日,中国铁路管理体制整体性、基础性、根本性变革全面开始。从这一天起,全国铁路实施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41个铁路分局全部被撤消。曾经存在于中国铁路半个多世纪的四级管理体制,被永远地写进了铁路发展的历史;铁路运输三级管理体制昂首走上了铁路历史发展大舞台。这次改革,是扩大铁路运输能力,提高铁路技术装备水平,深化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加快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铁道部这一重要改革举措,当时不仅在铁路内引起强烈反响,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震动。面对新形势,《人民铁道》报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为了有效引导舆论,刊发了一系列报道:中央领导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批示,社论《坚决夺取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改革的全面胜利》、《富有生命力的改革》、《增强生命力的改革》,宣传提纲《认清形式、统一思想、顾全大局》,以及铁路局直管管理站段改革呈现的亮点和启示。连续的报道,既从理论的深度上阐述改革的重大意义,也从铁路局直管管理站段的成功经验中给以指导,并对重点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之后,人民铁道报又组织专门力量,追踪研究。在充分调研、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铁路局直管站段的改革,取得了三方面成就:扩大了运输能力,极大地释放了运输生产力,适应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提高经济效益,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强化了安全基础。一年后的3月18日,《人民铁道》报隆重推出政论通讯《解放和发展铁路运输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对于解放和发展运输生产力给铁路系统带来的深刻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显著效果进行了充分的论述。这一系列报道,影响前所未有,充分显示了《人民铁道》报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发挥新闻宣传教育功能,切实履行舆论引导的职责,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把握先机,实施深层影响
在新闻竞争中,任何媒体都希望抓住先机、占据先机,追求能与事件同步,以第一传播者、第一解释权体现独特影响力。先机,绝非仅仅是时间的抢先优势,而使报道缺失深刻的内涵。真正抓住先机,占据先机,以达到最佳宣传效果,还需有独到见解、理性判断以及对形势的准确把握,有个人和集体的智慧,有战略的思维和战术的策划。《人民铁道》报记者于2005年采写的消息《海拔4161米:总理跟我们合影》的整个过程,就体现了抓住先机、占据先机,较高水准把握先机的独特能力。
青藏铁路举世瞩目,建设青藏铁路是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对于这一伟大壮举,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2005年5月1日,温家宝总理来到青藏铁路工地考察,与建设者共度“五一”国际劳动节。能否抓住这一重大契机,以独特的角度、体现深刻内涵地把新闻报道出来,是《人民铁道》报把握先机实施深层影响的关键。在此之前,报社对青藏铁路建设一直非常重视,不仅建立记者站,报社领导还多次带队全线进行考察报道,已先于其他媒体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和背景材料。此次必须充分挖掘、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这些新闻资源。经过周密策划,记者在“五一”前两天赶赴青藏铁路工地现场观察、采访,提前把握了大量相关信息,并制订了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环节、现场捕捉新闻亮点的报道预案。5月1日下午,温家宝总理来到工地看望建设者,在海拔4161米的玉珠峰车站站台上,主动提议与建设者合影。总理的亲切关怀和对劳动者的深情,让在场人员十分感动,给大家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5月3日,《人民铁道》报刊发了消息《海拔4161米:总理跟我们合影》。这一报道以感人的细节描述、独特的角度、深刻的内涵,产生强烈反响,并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彰显个性,提升竞争力
当下,媒体认识到,必须通过新闻策划,彰显个性,提升竞争力。新闻策划是对新闻资源的整合和深度开掘,报纸的竞争,既是观念的竞争,更是筹划层面的竞争。
铁路春运历来是社会热点,也是媒体关注报道的热点,更是铁路行业主流媒体《人民铁道》报报道的重点。如何体现其权威性、科学性和引导性,策划至关重要。有创新力、到位的策划,必须抓住热点,发挥行业媒体主观能动性,深入采访,把文章做深、做精、做透,用有特色的体裁表现出来。报社对历年的春运规律和今年的春运特点进行分析,今年春节比去年晚20天,节后民工流、学生流、探亲流高度叠加,农历正月初七将是春运高峰。据此,对今年的春运报道提前进行了策划。果然,农历正月初七,铁路旅客发送人数达到490万人,同比增加56.1万人,再次刷新节后春运历史记录。根据策划方案,这一天,《人民铁道》报和铁路系统的其他17家报社联手,紧紧围绕和谐春运主题,展开“尖锋时刻——聚焦铁路春运24小时”大型采访活动。50多名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从0时~24时,对春运一线的铁路各大干线、18个铁路局(公司)、20多个典型岗位进行采访,采写稿件30多篇、图片数百幅,以4个版面刊发24篇新闻特写和24幅现场图片,在行业中引起反响。
今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正式实施,标志着中国铁路跨入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先进行列。第六次大提速体现了建设和谐铁路的业绩,是铁路自主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全社会和各新闻媒体都极为关注,各类报道可谓铺天盖地。《人民铁道》报再次以不同凡响的策划,以全新的报道模式,全新的版面设计,全新的速度与和谐,出版100个版,由特别报道、深度报道、专题报道三大部分组成,对铁路第六次大提速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报道,实现了多项突破,切实体现了铁路主流媒体《人民铁道》报的权威性和引导力。▲
在创新中增强引导力,在竞争中把握先机,在策划中彰显个性,对行业媒体提升价值、扩大影响、打造权威性至关重要。
引导舆论,有效影响受众
增强舆论引导力、提高竞争力,重在保持定位、发挥特色,重在改进创新、扩大影响。作为全国铁路行业主流媒体的《人民铁道》报,充分发挥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在重大问题、突发事件、热点焦点上正确引导、主动引导、有效引导,体现权威、理性、负责的铁路行业主流媒体的特色。
2005年3月18日,中国铁路管理体制整体性、基础性、根本性变革全面开始。从这一天起,全国铁路实施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41个铁路分局全部被撤消。曾经存在于中国铁路半个多世纪的四级管理体制,被永远地写进了铁路发展的历史;铁路运输三级管理体制昂首走上了铁路历史发展大舞台。这次改革,是扩大铁路运输能力,提高铁路技术装备水平,深化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加快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铁道部这一重要改革举措,当时不仅在铁路内引起强烈反响,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震动。面对新形势,《人民铁道》报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为了有效引导舆论,刊发了一系列报道:中央领导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批示,社论《坚决夺取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改革的全面胜利》、《富有生命力的改革》、《增强生命力的改革》,宣传提纲《认清形式、统一思想、顾全大局》,以及铁路局直管管理站段改革呈现的亮点和启示。连续的报道,既从理论的深度上阐述改革的重大意义,也从铁路局直管管理站段的成功经验中给以指导,并对重点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之后,人民铁道报又组织专门力量,追踪研究。在充分调研、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铁路局直管站段的改革,取得了三方面成就:扩大了运输能力,极大地释放了运输生产力,适应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提高经济效益,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强化了安全基础。一年后的3月18日,《人民铁道》报隆重推出政论通讯《解放和发展铁路运输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对于解放和发展运输生产力给铁路系统带来的深刻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显著效果进行了充分的论述。这一系列报道,影响前所未有,充分显示了《人民铁道》报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发挥新闻宣传教育功能,切实履行舆论引导的职责,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把握先机,实施深层影响
在新闻竞争中,任何媒体都希望抓住先机、占据先机,追求能与事件同步,以第一传播者、第一解释权体现独特影响力。先机,绝非仅仅是时间的抢先优势,而使报道缺失深刻的内涵。真正抓住先机,占据先机,以达到最佳宣传效果,还需有独到见解、理性判断以及对形势的准确把握,有个人和集体的智慧,有战略的思维和战术的策划。《人民铁道》报记者于2005年采写的消息《海拔4161米:总理跟我们合影》的整个过程,就体现了抓住先机、占据先机,较高水准把握先机的独特能力。
青藏铁路举世瞩目,建设青藏铁路是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对于这一伟大壮举,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2005年5月1日,温家宝总理来到青藏铁路工地考察,与建设者共度“五一”国际劳动节。能否抓住这一重大契机,以独特的角度、体现深刻内涵地把新闻报道出来,是《人民铁道》报把握先机实施深层影响的关键。在此之前,报社对青藏铁路建设一直非常重视,不仅建立记者站,报社领导还多次带队全线进行考察报道,已先于其他媒体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和背景材料。此次必须充分挖掘、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这些新闻资源。经过周密策划,记者在“五一”前两天赶赴青藏铁路工地现场观察、采访,提前把握了大量相关信息,并制订了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环节、现场捕捉新闻亮点的报道预案。5月1日下午,温家宝总理来到工地看望建设者,在海拔4161米的玉珠峰车站站台上,主动提议与建设者合影。总理的亲切关怀和对劳动者的深情,让在场人员十分感动,给大家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5月3日,《人民铁道》报刊发了消息《海拔4161米:总理跟我们合影》。这一报道以感人的细节描述、独特的角度、深刻的内涵,产生强烈反响,并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彰显个性,提升竞争力
当下,媒体认识到,必须通过新闻策划,彰显个性,提升竞争力。新闻策划是对新闻资源的整合和深度开掘,报纸的竞争,既是观念的竞争,更是筹划层面的竞争。
铁路春运历来是社会热点,也是媒体关注报道的热点,更是铁路行业主流媒体《人民铁道》报报道的重点。如何体现其权威性、科学性和引导性,策划至关重要。有创新力、到位的策划,必须抓住热点,发挥行业媒体主观能动性,深入采访,把文章做深、做精、做透,用有特色的体裁表现出来。报社对历年的春运规律和今年的春运特点进行分析,今年春节比去年晚20天,节后民工流、学生流、探亲流高度叠加,农历正月初七将是春运高峰。据此,对今年的春运报道提前进行了策划。果然,农历正月初七,铁路旅客发送人数达到490万人,同比增加56.1万人,再次刷新节后春运历史记录。根据策划方案,这一天,《人民铁道》报和铁路系统的其他17家报社联手,紧紧围绕和谐春运主题,展开“尖锋时刻——聚焦铁路春运24小时”大型采访活动。50多名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从0时~24时,对春运一线的铁路各大干线、18个铁路局(公司)、20多个典型岗位进行采访,采写稿件30多篇、图片数百幅,以4个版面刊发24篇新闻特写和24幅现场图片,在行业中引起反响。
今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正式实施,标志着中国铁路跨入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先进行列。第六次大提速体现了建设和谐铁路的业绩,是铁路自主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全社会和各新闻媒体都极为关注,各类报道可谓铺天盖地。《人民铁道》报再次以不同凡响的策划,以全新的报道模式,全新的版面设计,全新的速度与和谐,出版100个版,由特别报道、深度报道、专题报道三大部分组成,对铁路第六次大提速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报道,实现了多项突破,切实体现了铁路主流媒体《人民铁道》报的权威性和引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