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克斯将结束吴方亮营销时代


奥克斯将结束吴方亮营销时代

文/于清教

 

    叱咤空调界多年的吴方亮即将要离开他一手打造的奥克斯空调?连日来,从奥克斯集团和奥克斯中央空调,同时传出吴方亮辞去奥克斯中央空调公司总经理职务并要离开奥克斯集团的消息。这一爆炸性的新闻令包括笔者在内的众多业内人士颇感震惊和诧异。为了验证消息的准确性,笔者多次致电奥克斯集团和奥克斯中央空调的相关负责人,知情人士均讳莫如深,不愿发表看法。就在笔者做进一步的求证时,奥克斯集团又传出消息:吴方亮被调到集团任职了,不再担任奥克斯中央空调总经理一职。而事实上吴方亮日前已经离开奥克斯集团。事出必有因,事情的来龙去脉究竟怎样,外界不得而知。

    三年前,笔者和家电业的一些精英们聚在常州一位好友的婚礼上,那次英雄会令我难忘,吴方亮的锐气和思维至今还记忆犹新,难以释怀。家电业这几年的风风雨雨已经让众多的英雄激流勇退,他们在完成了特定阶段的历史使命后都找到新的归途,迈上新的征程。然而隐藏了几年的吴方亮却重新露出水面,问题在哪?他在思考,奥克斯也在思考。

 

十八年赤胆忠诚换来无言的结局

    1990年,吴方亮进入三星奥克斯。当时的三星奥克斯,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农村信用社下属的小企业,主做三星电表。经过三年的广东市场拼杀和历练,吴方亮从一个初生牛犊、毫无经验的高中生,慢慢成长为一位优秀的销售人员。1994年,奥克斯集团为了做大做强空调,吴方亮被调到空调部任上海办经理,又是三年的拼搏,奥克斯空调终于在华东市场以及在空调行业内立足了脚跟。由于业绩出色,1997年吴方亮调任宁波三星奥克斯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负责全国市场的销售。在这期间,吴方亮的策略是“先做销量再做品牌”,因为每一个新兴的品牌都要经历漫长的培育过程才得以成就,而当时奥克斯的实力不强、资源又有限,如同一个拼力争取生存权的人一般,只有选择低调——低调地做事、低调地说话、低调地发展,才能使自己存活下来,再通过尽可能多地积累让自己发展壮大。

  经过5年的辛苦耕耘,奥克斯空调渐渐弥补了自身的缺陷,也开始具备了向更高层次冲刺的能力。2001年,奥克斯集团正式任命吴方亮为奥克斯空调公司总经理,从生产、采购到销售,掌管空调公司发展的方方面面。集团此次充分放权,就是让他放开手脚尽情施展才华大干一场。吴方亮自然也不辜负集团领导的信任,在精心筹划一番后,把以往的策略调整为“边做销量边做品牌”。一向敢闯敢拼的吴方亮,此时开始显现他过人的胆识和“霸气”,一方面他提出了“市场不可失,条件可以谈”的营销策略,千方百计开拓市场,提升销量;另一方面主动出击,借助事件营销和名人效应打响奥克斯的品牌知名度。在当时,“爹娘革命”、“成本白皮书”等策略让人深深记住了奥克斯这个空调品牌,至于世界杯期间米卢出任品牌代言人之举,更是将奥克斯的知名度推到了空前的高度。同时,吴方亮还在国内的营销领域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即“事件营销”,对国内营销界和世界营销界的营销实战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天道酬勤,付出总有回报。奥克斯空调的销量,从2000年度的20余万套到2001年度的60余万套,再到2002年度的90万套、2003年度的157万套,2004年度的250余万套,平均年增幅达到60%以上。在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吴方亮不负重望,顺利完成了“边做销量边做品牌”的既定目标。

        是集团缺乏人才,还是吴方亮“功高盖主”?2005年,正当家用空调的各项工作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吴方亮提出实现销售360万套的目标时,集团再次对吴方亮的职位进行调动,让其担任亏损严重、业内称其为乱摊子的中央空调的总经理。可以说,在此之前,吴方亮对中央空调从未涉及过。这次的调动,让吴方亮花了一年的时间调整和充实自己。毕竟,人非圣贤,可以想象吴方亮从家用空调领域的“拿破仑”一下变成中央空调领域的“小学生”时,需要多大的勇气来接受。

       或许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须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经过一年时间的边学习边调整,吴方亮和他的团队们齐心协力终于扭转了局面,奥克斯中央空调渐渐在销售和产品质量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起色。企业也从亏损4000余万元,到2006年底的盈亏平衡,再到2007年底的盈利3000余万元;销售额也从2000余万元,到2007年底的4.6亿元。

       当业内人士都把目标投向奥克斯中央空调,议论它的发展速度;都认为它又有可能像家用空调那样跳跃式大发展;都在评说和探讨吴方亮战绩的时候,奥克斯集团在2008年年会上再一次宣布,集团要接管奥克斯中央空调。显然,吴方亮又一次做了冲锋陷阵的“先头部队”。令人感叹的是,江山打下来了,“功臣楼”也被“烧”了。如果说把第一次“杯酒释兵权”理解为集团为了做强做大中央空调,把认为最有能力的人调到最需要的岗位上,那么这一次的“中央集权”就有点让人看不懂了。是“逼”吴方亮离开,还是认为凭吴方亮的能力确实不能再把奥克斯中央空调带到更高的高度?作为业内人士,我们不禁对奥克斯重新审视起来,也想探究:奥克斯此举究竟何意?

       人,总是有感情的。吴方亮从2008年年会后至近日做出辞职决定,前后找集团总裁谈了好几次。毕竟,面对战斗了近二十年的营地,总想做些最后的努力,希望能够继续坚守岗位。但,遗憾的是最终还是离开。

 

缺千里马还是缺伯乐?

      看惯了跳槽,见多了招聘,也听厌了人才难求。不知道究竟是没有千里马?还是缺少相千里马的伯乐?

       其实,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都是人才,只是要看服务于什么岗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方能显其本色。如果对一个人要求太高,其结果不外乎两种,要么催人奋进,要么把人压跨。如父母对子女的学习成绩一样,除非是100分,否则永不满足,然而100分又岂能每门都考到,也岂能每次都考到;尤其是意志力薄弱和情感脆弱的人,也许会因此一蹶不振,甚至放弃一切努力,随波逐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关键要看其特有的能力和价值,“择其善者而从之”。然而,按照大多数用人单位的选人标准,都要求被选对象是全才,最好是将才,以这样的要求追求完美是好的,而实际的结果又岂能面面俱到。试想,如果每个企业用人都怀着这样的出发点,难免会出现即使是有用之才也不能很好地使用的情况,这样势必造成人才的浪费,而企业最终也会承受损失。 

       此时此刻,我们并不清楚奥克斯的领舵人出于什么样的谋划,用意何在?但是,中国家电业发展到今天并不容易,更经不起真正有实力的人才的流失,一个产业如此,一个企业也是如此。那么,我们如何以宽容的心态重新审视那些曾经的英雄,如何以睿智的胸怀广揽天下?如何胸怀无畏与坦荡,如何在做强做大、做专做精的道路上探索出中国民企的新天地?……这些都是业内每一位掌舵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更多精彩观点阅读

于清教

“押宝”手机浏览器

争食3G手机浏览器奶酪

把脉中国3G命运

手机终端与中间软件商分析研究

中国3G运营商如何定位自己

3G命运是否攥在运营商手里

3G带来产业冲击波

谁是3G产业链的维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