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嘴王野平们”为什么总是能够“似是而非”?




  平静了许久,没有写博客直抒胸臆了,因为总觉得古人关于“牢骚太甚堪断肠”的告诫有些道理,得遵循一二,免得有朝一日遭人嫉恨。然而不断地听到一些政府甚至高官口无遮拦大放厥词,似乎又忍无可忍起来了。

  比如股市调整大盘急剧下跌,各界人士呼吁政府救市时,一介官方人士冠冕堂皇地踱出前台说,政府不可能救市。虽然其中藏着某些技巧和诡秘,但断不能拿政府的信誉作为代价和筹码,不然以后谁还相信政府呢?

  近些年来一些行业特别是国家垄断行业的高管和职工薪酬高得离谱,多至数千万一年的薪酬,社会各界无不议论纷纷甚至质疑的时候,没有哪个政府部门出来说话,或是承担责任。

  比如电力、烟草、中石油、金融等行业更是社会聚焦议论的焦点。针对外界质疑的电力行业职业收入偏高的问题,中国电监会副主席王野平长袖善舞,轻言化解,指出“企业职工的收入只要符合规范,只要合规合法,再高的收入也是无可非议的。反之,如果收入不规范,不合规,不合法,再少的收入也必须严加追究。”

  当然从严格意义上说,虽是辩解,但是可谓左右逢源八面玲珑,未留什么破绽。事实上的确如此,“只要合规合法”,拿再高的收入你也是无可奈何的。让你说三道四,任你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可见如今的大多数官员,为老百姓做事、对政府对社会对人民负责的意识和能力可能没有什么突出之处,但说大话、套话、官话的水平可是令人刮目相看,不得不佩服之致,他可以做到滴水不漏。而实际上他的屁股坐在那个方向,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

  对于目前社会公众极为关注的房价问题、物价问题、部分行业特别是高管薪酬过高问题,按道理说,政府主管部门和负责人应该有人出面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如果可以更高要求的话,需要有人负责,并承诺整改结果。但是恰恰相反,许多官员却没有站在社会公众和社会正义立场上,而是站在部分人的立场上,出于维护部分特殊群体的利益,信口雌黄,口无遮拦。就拿王野平来说吧,他认为,最近这几年,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也体现在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和利润的增加。在利润增长当中,除了主营业务利润增长以外,还有一块就是非主营业务利润增长比较快。最近几年电力企业的利润,很多是通过加强成本管理、控制煤耗、减少线损,使企业利润得到了增加。言下之意,电力行业薪酬增长,来自于其企业利润增加,是其主观努力的结果。但究其实不然,至多也只是一个方面而已。电力行业等特殊产业薪酬之高还在于其先天的垄断地位。同时,这些企业之所以利润提高效益好。某种程度上。还得益于国有企业改革,许多企业的债务、社会包袱全部由国家和政府最后是纳税人承担了。企业效益减低以后,又可提高要挟政府提价和补贴,政府没有不同意的。

  这些“王野平们”之所以敢于这样无视事实,可能最大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政治体制决定了他们,只是向上级负责对政府负责,而不是对社会负责、对公众负责。即使是社会公众不满意也丝毫不能影响他们的升迁之路。其二是,这些人及其所在的部门,总是和那些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信息产业部就和电信、移动等营运商原来就是一家人,说不定现在还有利害关系呢,你要他推进单向收费或降低资费,说不定就是割自己的肉,怎么下得了手呢?其三就是政府和官员没有责任意识,也没有纠错机制。比如,眼睁睁地看着那些金融高管拿着数百数千万的年薪,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然而政府主管部门居然孰视无睹听之任之。社会公众的心声、社会对他们的监督,没有任何约束力。

  正是诸如此类的原因和理由,他们才能可能大放厥词,而不承担任何责任,这样的局面、这样的体制、这样的机制、这样的环境如果不改变,他们可能一直依然故我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