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铜器小件的收藏
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中国的各类收藏热不断升温,收藏的广度和深度都不断扩大和深入。从钱币收藏到玉器收藏;从邮票收集到奇石玩赏,各类收藏品的价格也随着市场的热度不断升高而愈来愈贵,一般收藏者想不用很高的价钱去收藏自己的心爱之物已不太可能,也不可能收藏到真正的好的收藏品。
本人经过多年观察,目前还有一个收藏方向被大家所忽视,就是杂项中的青铜小件。一谈起铜器收藏,人们总想到夏周春的青铜器,青铜器收藏是收藏中的重戏,其价格非一般收藏者所能承担得起的,即使收藏得起,也未必能收藏到真正的青铜器。
明清左右的青铜小件则不同,一是由于人们目前对其关注程度不高,拍卖市场的上拍机会不多,因此人们重视程度不够;加之铜价不贵,因而此类收藏品的收藏价格也不贵,一般几百元到上千元就可收到不错的青铜小件藏品。
这类清铜小件最大的问题是近代造假的特别多,尤其在旅游区类,满街都是黄灿灿的青铜小件和做旧的铜玩具,收藏这些东西是没有任何收藏价值的。
收藏铜器小件,认清铜器的年代相当重要,铜器至少在民国前的才能收藏,才有价值。鉴定其年代目前还只能从铜质、包浆和造型几个方面进行鉴定。
从铜质鉴定,我主要认“吉铜”,也称“金铜”,即铜的本质要看上去象金黄色的黄金色,非常漂亮。这种“吉铜”是否含有金,市场针论也较大,这里就不讨论。不过,有“吉铜”本质的小铜器真品的可能性非常大。你可用放大镜看铜表面,如果是“吉铜”,黄金色就会透过沁色而露出来。
二是包浆,包浆要自然,通常明清代的铜器包浆呈现黑色,褐黄色,一定要注意不能是人工染色的。老的东西人们常说其会说话,历史的年轮总能让人一眼看出。
三是造型,任何收藏品,其造型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美感就不要收藏。
下图是我收藏的两个小铜件,一个是铜马,其造型如徐悲鸿笔下的骏马再现,似欲飞天,非常漂亮。第二个是松树笔洗,非常沉稳,似背负着中国数百年的沉浮。细看其清除掉包浆的部分,铜质呈现黄金色的本质,非常漂亮。大家可以看一下总出感觉。
总之,收藏青铜小件,因其价格不高,人们关注程度还够,又有很高的美学价值,现在正值收藏的最佳时宜。等有一日世人皆知宝,再想收藏也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