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刘谷雨(刘咏梅之子,12岁,属鼠)
2008年在家评建手记(九)
作者:
一凡《刘咏梅[email protected]
日期:
地点:长沙市金地社区
联系QQ:359091935
联系Email: [email protected]
联系手机:13755025437
一凡《刘咏梅<[email protected]> 17:07:59
2008-04-04 23:19:44
大 中 小
标签:作文 应用文 文化
动人春色不须多(上)
——论应用文的写作
孔庆东
(北京大学
中文系副教授)
(续上回)
春色不须多,关键在于动人。出墙来的那枝红杏如果蔫了吧唧半软不烂的,那还不如跳墙进去自己采摘呢。红杏要有春色,必须在枝头“闹”起来。魏征那厮一天到晚跟皇上绷着个长脸,好像皇上偷吃了他们家猫粮似的,可为什么唐太宗能咽下这口恶气,听他教训、听他讥讽、甚至听他作弄呢——有回太宗玩鸟被魏老师发现,太宗急藏鸟入怀,魏老师故意说东道西,给太宗连上了两节课外加练习,魏老师走后,太宗出其鸟,死矣。这魏老师必有绝招才能镇得住一代明主。你看那《谏太宗十思疏》,完成“规定动作”后,略加助跑,便展开一套纵横挥洒的“十思连环掌”,打得满天乱鸟归巢,万里乌云散尽——把皇帝的行为规范十大守则都说全了,一气呵成而又波澜不惊,一个稳稳当当的落地,轻轻说一句“总此十思,宏兹九德”,这简直比秦叔宝大战尉迟恭的“三鞭换两锏”还要好看。虽然受这厮一点窝囊气,但换来的是“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聪明的皇帝何乐而不为呢?魏征的价值不止“三千毛瑟精兵”吧。如果说《谏太宗十思疏》属于最优秀的应用文,那魏征就是最优秀的“应用人”,因为他轻轻一“闹”,就动了人,动了君,动了江山社稷。
对“动人”这一点要求最高的应用文,是演说。谏疏要打动的对象毕竟只是一个人,即便是虎狼之君,桀纣之暴,也必有可以打动他的“气门”,以慈禧之昏、光绪之懦,尚且能够接受革新派的上书,最后同意“立宪”。古人很早就摸索出了谏疏文体的创作秘诀,打动统治者,是中国士大夫的拿手好戏。但是,打动被统治者,却是古人的弱项。古代社会不需要经常动员群众,“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因此演说不够发达。演说要打动的,是从几十个人到几十万人甚至几十亿人,所以,演说的立场必须跟大多数听众相协调。古代的著名政治家,一般都是文章高手,而现代的政治豪杰,多是演说高手。正面的林肯、列宁、孙中山、毛泽东,反面的希特勒、墨索里尼、汪精卫,都擅长演说。特别是丘吉尔,因为文采出众,居然还拿过一回诺贝尔文学奖。丘吉尔的演说在二战期间给了英国和盟国人民极大的精神鼓舞,抵得上整个皇家空军的作用,也充分显示出西方优秀的政治家思维之冷静、谋略之深邃,不仅值得我们中国学生认真体会,更值得当今西方的那些总统和首相们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