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师面临的挑战也是越来越大。英语作为一门工具课程,我们要注重突出交际性,工具性,文化性和教育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唱响英语课堂学习的主旋律。本文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谈几点体会。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的重要性 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主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作为新时代的英语教师,我们都应该有意识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二、如何确立学生主体作用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同样一个老师,同样一本教材,同一个教学环境,不同的学生却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导致这种差异有种种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不一。因此,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并确立自身的主体作用意识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做到: 1.树立创新意识,更新教学理念。二十一世纪将是高科技、高竞争的时代,对外语人才的要求显然与过去不同。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教师应该以促进者代替领导者,以引导者代替指导者,树立创新意识,更新教学理念。要坚持课课有新意,抓住学生注意力,让他们热情而主动地参与学习。 2.加强学法研究,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把以“研究教法”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研究学法”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英语学习的兴趣产生之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会逐步改善,继而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出的主体作用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与学真正进入良性循环。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励和增强自身主体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是保障其主体地位的决定者。为了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我们应努力让学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要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而英语就堪称为时代信息的首要载体。对于中国人来说,学会英语就等于打开了世界之窗,使自己与世界联系得更为密切。学生们只有把英语学习的目的与自己全部生活的目标联系起来,才能把英语学习真正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才能真正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 2.要善于自我激励学习动机。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基本条件。一个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可以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才能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3.要善于自我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要自觉地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认知结构。从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某种满足感,并以兴奋活跃的思维状态去面对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同时,使基础知识转移为语言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三、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创设最佳的学习状态 我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采用多种媒体协调课堂环境,创造一种轻松的气氛。例如: 在新目标英语8年级()Unit 9教学中,我们首先邀请本班两位学生用英语介绍他们所了解的情况,采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展示新加坡,图文并茂,介绍了geographypopulationpeopleschoolsfarmscities,…让学生讲述“The features of Singapore”。我把学生变成了教师,而自己充当一名指导者、激励者、辅助者和协调者。由于学生积极参与,课上得生动活泼。特别是同学们问了许多问题,例“Why is this country so famous?”“Could you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ingapore students and the students here?”“What do they think of China? 我精心安排以观看电影Rush Hour来引入新目标7年级()Unit 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的教学,使学生很快地就进入了最佳的语言学习状态,便于学生对电影这个方面的话题等有一深刻的认识,有助于把英语知识信息储存到学生深层的记忆中。 我结合新目标8年级()Unit6的课文教学,请班中集币、集邮、集卡片等爱好者用英语讲述自己的故事,介绍各自的收集体验,展示收藏的物品,让大家分享其中的快乐。2.注重语言交际功能,创设学习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教学计划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的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不仅掌握了语言知识,而且发展了语言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我注重交际策略的学习和应用,积极培育课堂真实交际的氛围。例如:在七年级()第七单元“How much are these pants?”的教学中,让学生将教室布置成服装店,衣物由学生各自带来。在课上,学生们分组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自编对话。请出几位同学充当评委,评出最佳合作小组,最佳扮演者,以及最佳创新者等。面对这种真实的交际场合,学生们发挥得非常自然,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表演欲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热情高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效果很好。同时,在活动中又充分体现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又如,在教初中英语第三册Unit l5A doctor for animals58课时,我在课文整体理解和分段讲述之后,要求学生围绕课文内容以多种方式做展开性的提高练习。我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让学生把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在实际交际中运用。根据课文线索,分别请学生扮演James Herriothis classmatesworkmatesrelativesthe host of dogs等,其余同学均为Reporters进行现场采访。了解他小时候的爱好;在学校的情况;治疗动物的过程以及他最大的愿望。我也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其它人物阅读课文英语教改实践。 3.激励创新思维发展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特别注重学生思维发展训练,培养思维能力,其做法是: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我们在着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下,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质量和效果,所提问题做到既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模式的发展,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在新编英语教材中有些课文以对话形式出现,我们要求同学以短文形式进行改写;有些课文我们则要求同学改编为对话形式,或者让学生续写故事、改编故事等等。以此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改编过程中,学生们不但充分利用了课堂上的知识,而且还通过查字典、老师求助等手段,运用了许多课外的知识,很多学生的表现积极真实。通过这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学生的思维又一次得到了较好的创造性的发挥和拓展。现以初三Unit l7 The missing necklace为例,我通过多媒体完成课文整体教学,再请学生以故事形式改编全剧,然后还作一些开发创造性思维的讨论。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如下问题的讨论:What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during the experience of apersons education? 时代呼唤创新人才,英语作为“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学科,在新形势下它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的任务应是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英语。让学生由“陪客”、“看客”而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学习英语的主体作用。参考文献[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Hamer J.《How to teach English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3Tarone,E&GYuleFocus on the Language Learner》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建立音形联系提高词汇记忆效率——谈初中英语初始阶段教学泾县教学研究室郑宗明人教版七年级新目标英语《Go For it!》取材广泛,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口语化程度较高,同时它也具有词汇量大、语言点多的特点,因此,很多英语教师都认为每周45节的课时数不够。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自然就成了我们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帮助学生过好单词关是一个突破的关键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会看到许多学生开始学英语时很感兴趣,但随着学习内容的日渐复杂,遇到的困难多了,他们的兴趣和信心就减弱,甚至丧失了。导致学生掉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记不住单词则往往是掉队的最初也是最主要原因之一。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许多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最大的困难是见词不能读,听音不会写,单词记不牢。不能准确地拼读、拼写和记忆单词自然就成了阻碍我国学生学好英语的一个拦路虎。那么,如何帮助学生过好单词关呢?通过近年来的新教材教学和教研实践,我发现,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搞好字母、音标、单词三位一体的教学,培养学生通过建立单词的读音与拼写的有机联系来优化单词的记忆不失为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一、在字母教学中渗透音标的教学 字母教学是英语教学的最初也是最为简单的内容,由于不少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接触过英语,进入中学后,学习字母比较轻松,一般教师也认为不必在这上面再多花功夫,就匆匆进入后面内容的学习了。实际上,如果我们能利用学生对字母比较熟悉的情况,在进行字母教学的同时,及时渗透音标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字母的同时学习基本的英语音标读音,就会对学生学习和记忆单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都知道在遇到不认识的汉字时去查字典,然后通过拼音来把字音拼读出来。而英语音节的拼读与汉语拼音的拼读方式有很大程度的类似:在一个英语词汇的音节中,辅音相当于汉语拼音中的声母,而元音则相当于汉语拼音中的韵母。如汉字“彧”的读音是由声母y与韵母ù拼成的,而字母B的读音是由辅音[b]与元音[i:]拼读而成的。所以在学生掌握字母B的读音后,只要教师结合学生以往拼读汉字音节的经验适当指导,学生就能很容易地学会音标[b]和[i:]的读音。同理,在学生能准确认读26个英语字母后,我们就能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如[d]、[k]、[e]、[ai]、[ju:]等大多数英语音标。这样做的好处是,教师只要稍加指导,学生就能较容易地学会分解字母读音并掌握字母中所包含的音标,同时也初步学会了音标的拼读方法。因为,他们只要参照字母的读音和音节拼读的经验,就能很容易地联想起相关音标的读音,不需要教师一遍遍地带读,更不象单纯地学习音标那么抽象。在基本掌握这些音标后,我们可将已学的字母按读音归类,让学生了解辅音字母与元音字母的概念。在以后的教学中,再逐渐补充未学的音标以及音节、轻重读、连读、升降调等相关语音知识,使之完整化、系统化。二、在单词教学中强化音标的介入 通过在字母教学阶段渗透音标教学,一般学生都能掌握音标的读音及音节的初步拼读方法。但要让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和利用音标,还需要在单词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强化音标因素的介入。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英语是拼音文字,一个词的发音与其拼写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一个词的“音”与“形”的联系并不是完全的绝对和直观,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多数单个辅音字母在单词中都发与其小写字母所对应的音标,如:b—[b]、d—[d]、f—[f]、 v—[v]等等。所以在单词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这种基本的对应关系。有些辅音字母并没有其小写字母所对应的音标,如c、j、q、x、y,这就需要结合相关单词的读音对这些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作特别的交待。通过这类专项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英语单词的读音与拼写的基本对应关系。其次,在单词教学中,我们还应教学生学会把较长的单词按其读音分成几个音节来记忆,如congratulation可按其读音分成congratulation五个部分,分别对应[kn]—[gr][tju:]—[′lei]—[n],根据读音上的对应关系,就能比较容易地写出这个单词。英语中大约有70%左右的单词我们可以实现这种“认读—拼词—记忆”的有机统一,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要求学生这样去记忆单词。三、熟悉字母组合、构词方法及读音规则,优化单词的记忆 在拼写上,许多英语单词里有一个甚至多个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母构成的相对固定的字母组合,而且这些组合基本上都有相对固定的发音,特别是词缀和辅音字母组合。如:ee-[i:]、oo-[u:]、ph-[f]、th-[]/[]、sh-[]、ch-[t]、ck-[k]、tion-[n]、ture-[t]等等,学生熟悉和掌握这些组合和词缀对提高他们记忆单词的能力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可以避免养成按字母逐个死背单词的不良习惯。实际上,只要教师用心去做,就能总结出许多这样的字母组合和词缀,而学生也能从中得到很大的益处。同时,作为教师,我们也应有意识地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和验证相关的规律或特点。如果我们更深入地去探究英语单词读音与其拼写间的关系,我们会发现,也有不少英语单词的读音与拼写形式有一定程度的不一致。这是因为,一个字母或字母组合特别是元音字母及元音字母组合在不同的单词中可能有不同的发音,这主要取决于它们在词中的位置,如所处的音节特点、邻近字母或组合的特点,有时还有单词本身词性的影响。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还得通过对具有类似结构的单词的比较教学,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发音规则,如单个元音字母在不同类型的音节中的发音规则,各种元音字母组合及元音字母与rwy构成的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特点等等,对于一些在发音上与一般情况有显著不同的,要作特别的强调。如school中的ch; question中的tionsays中的ay等等。只有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基本的读音规则,记忆单词的能力才能更上一个台阶,从而使学生对单词的记忆得到更大的优化。 四、加强对学生听音、辨音训练,养成良好的语音习惯 有不少学生对一些字母、字母组合及词缀的发音基本规则有一定的了解,但只停留在理论上,在实际学习中却不能运用自如。如card这个词,他()只会整体认读成[kɑ:d]却不能把它分解成[k]—[ɑ:]—[d]三个音,听到believe这个词,却不能把它分解成[bI]—[′li:v]两个音节,更不用说把它分解成五个相应的音标了。所以,这样的学生尽管掌握了一些语音知识,却不能学以致用,单词记忆能力得不到质的提升。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听音、辨音能力的训练。在起始阶段,教师在教学单词时,要注意在整体教读后,补充以适量的分解训练,如整体教读class后,应慢速地把每个音读出来——[k--ɑ:-s],并注意教学生[l-ɑ:]的拼读。也就是说,初级阶段的单词认读教学,最好应采用“总—分—总”的方式。当这种训练达到一定的量后,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会自然地建立起单词读音与拼写间的基本对应关系,从而达到快速、准确记忆单词的目的。另一方面,从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语音习惯也很重要。读音是英语学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英语单词与准确拼写单词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学习词汇时,应严格按照音标来读每一个单词,避免加音、吞音或近似音不分的现象,否则,自然就会造成交流中表意不清或是书写时出现拼写错误等问题。如:把work读成/′w:k/<worker读音),把cold读成/kud(code读音),把think读成/sik/(sink),把life读成/naif(knife)等等。 当然,我们说字母、音标、单词三位一体的教学,并不等于说,学生一接触到字母和单词,就要求学生马上掌握所有的音标及单词,而是让学生在学习字母和单词的过程中逐步积累音标及相关的语音知识,最终完成语音知识的系统化,并达到运用语音知识来促进学生科学记忆单词的能力的形成。在教学中要采用渗透式、循序渐进式的方法,切忌急躁冒进式的大量填塞,而不注意与语言教学材料的有机结合。实践也证明,采用字母、音标、单词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较早地(基本上在七年级前半阶段)掌握音标及其相关语音知识,既有助于学生准确无误进行地听、说交流和快速有效地记忆单词,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又为教师今后的课堂教学节约了大量单词教学的时间,而这些时间可被用来进行其它内容的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课时少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