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证券市场中,每次中级以上行情的启动与逆转,都有存在着一些不争的事实和前兆规律。以大盘阶段性底部反转启动为例,就存在着一条比较清晰的资金运作的主线:
1. 部分先知先觉的主导性资金,先期分批建仓未来的龙头个股。
2. 主导性资金不断单向的净流入,诱发该部分个股股价的异常波动。由于水涨船高的原理,在资金推动下,股价呈持续的、坚定的向上趋势。但同期市场仍处于困惑和观望之中…
3. 异动个股不间断的反市场趋势地上涨,带动所属板块和相关个股地联动。会出现某一板块整体的股价高抬,或数十只个股的纷纷启涨地局面。同期市场中,部分观望资金开始试探性地介入该批个股。但整体市场内外资金仍处于抑制状态。
4. 板块效应逐渐波及传递,出现多个板块启动的上涨形态;而热点板块中的大部分个股均已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吸引更多原处观望状态的投资资金开始进一步地流入。
5. 龙头个股及热点板块加速上涨,热钱趋之若骛,推动已经高企的价格一波又一波的创出新高…场外资金大批进场抢筹,新的龙头股、新的热点板块被后续资金不断的发掘出来,一棒一棒高企的股价在不同性质的投资资金之间相互传替。
6. 最早一批启动的龙头个股和板块,逐渐为新的热点所取代,原有先知先觉的资金已开始有秩序的分批立场。市场中呈现出的是老龙头的沉沦和新龙头的崛起,所有场外资金均已深度介入市场,而各类非理性非正规渠道的投资资金也赶场般的后续而至。
7. 新龙头个股中的主力资金开始获利了解,股价也不再一波一波地走高,挣钱效益逐渐消退,出现了个股深幅回调和高位承接者的套牢的现象。但是由于板块效益还存在,并未诱发场内大部分资金的惊觉和撤离。
8. 板块热点开始消退,越早介入的资金越发主动地开始兑现筹码,以求获利出局。后期介入的资金逐渐由先前的充分承接,逐渐转为适量承接。场内资金开始较不盲目的选择投资品种,一部分资金边拉边走,另一部分资金谨慎而行。
9. 随着先来的资金先走了,能走的资金已走了,市场中已不存在明显的热点板块,个别抗跌个股的上涨已难以吸引更多投资资金的介入。没来得及走的、没决定走的、才进入不久的、和不甘心亏着走的等各类资金,开始处于混沌状态,猜疑和自我否定是它们表现出的心态,而折射在买卖上就是快进快出、快出又折回快进的短线冒险行为。
10. 政策面、消息面、基本面、技术面…诸多因素均出现了不祥的征兆,场内的资金开始恐慌性的抛售,诱发指数和股价的大幅下挫。下挫带来的套牢恐惧进一步的带动资金的抛售,一轮转折就此开始。早已离场的资金,早就在观望市态的演绎。它们一般会在某个阶段性的下跌中继之前,战术性的抄底和诱多,以求利润的最大化。多个下跌中继的抄底和诱多后,造成一方面是主导性资金利润的边际效益越来越小,另一方面也逐渐的扩大了战术性操作失败的概率。至此,主导性资金彻底脱离市场而去。
11. 市场中多个下跌中继的演绎,造成众多其他从属跟随性亦想抄底资金的恐惧,转而也割肉离场观望。市场中的股价惯性下挫、疲劳性地止跌、无方向性地横盘小幅振荡、间或性地上扬…均为场内投资资金地自我流动和自救行为,属于体内循环。在没有强力外在供给的情况下,任何地横盘和上扬都会是短时期的,一旦出现即使是微小的利空消息,也会造成新一轮回补性地下挫走势,既市场将沿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直到遇到阻力…
12. 规律性的轮回。当时间走到某个时点的时候,终将开始新的起点,这就是所谓的、常言的周期。可一旦我们掀开“周期”的神秘面纱,不仅“时间”在这里变得不再神秘,而且“因果”的宿命也变成了科学的逻辑演绎。
既,资金流动的“因”是股价涨跌的“因”,流动方向的“果”就是股价运行方向的“果”。时间呢,那时间呢,最具神秘性不可预见性的周期性呢?它也隐含在资金流动的时间之中。既资金开始流入的时间,是市场新一轮行情启动的起点,而资金开始流出的时间又是市场反转的起点…
你只有找到了事物发展演绎的真正原因,你才可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你只有是站在真实的起点上,你才有可能不会运做错误了方向。
资金的流向,是也只有它才是影响和决定市场趋势和股价涨跌的不可获缺的必要条件。
至于我们—每个市场中的参与者,能否有效的成功的在投资生涯的汪洋中幸存下来,似乎还需要很多很多。简单中蕴育着深邃,市场亦然,人生亦然….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愿你我幸运!!!
资金流向分析理论的实战意义
量、价、时、空是进行证券技术分析的四要素,当今的证券技术分析大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价格这一元素上,而对另一元素成交量的关注只局限在定性的探讨上。虽有"量在价先"的共识,但对成交分析的深度挖掘还远远不够。
对于成交资金的明细分析,前提是区分出各类成交资金的性质和意图,既首先是判别出它是买量、卖量、对敲量的性质;其次量化其属性,区分出它是属于支配性主导资金行为,还是从属性跟随资金行为。
股价有规律的大幅度地涨跌和横盘振荡走势,必然存在外力的作用,既价格的规律性波动必然是一种有意识操控行为作用的结果。在这里,就涉及到到一个投资理念的问题,既价格是否是存在意识的。作为客观存在的价格,它的涨跌是人为意识作用下的反映,有什么样的操控意识就会反映出什么样的波动走势。至于操控是否成功、有效,还取决参与操控的主导性资金的实力及其操作水准、整体市场状况…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但是作为影响价格波动的首要因素“主导资金”必然是个前提。没有操控的股票,它的价格必然象死水一潭般的平静而无趋势,这样的股票也不是我们投资者应该选择的投资品种。股票只有存在较大幅度的规律性地涨跌之时,投资者才有较大回旋余地进出买卖和盈利的可能。
支配性主导资金流向分析
作为证券市场基本行情的数据包括价格、成交量、时间等元素,现在市场中的投资者也已普遍认为成交量是其中最重要的变量因素。因为从主导性资金运作的角度来看,成交量的变化比价格变化的成本要高,就是说成交量的变化比价格的变化更能真实的反映股票运行的轨迹。而在成交量中最能反映出主导性资金意图的是大手笔成交的攻击性买盘、卖盘和对敲盘。
由于原来市场上没有其他任何一种软件系统能全面反映出所有股票在每个交易日中每笔成交数据是卖、还是卖、是主力行为、还是散户行为…所以导致很多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也只能被迫靠自己的经验,观察其关注的部分股票中资金的真实进出情况。
从属性跟随资金流向分析
事物的演绎和发展往往存在其不确定性和反复性,为了能更为有效真实的作出判断,就需要我们变换看待事物的角度,从侧面,甚至是相反的一面去观察解析。在证券市场中,不仅在主导性资金中存在着操纵方向相互对立的力量间的矛盾;也还存在着从力量对比和能否决定股价走势大方向与否的角度而言的,与“支配性主导资金”相对的“从属性跟随资金”。从市场全局和长期交易周期的角度上来看,从属性跟随资金的运作方向往往是与支配性主导性资金的运作方向相反,这是由其资金实力和信息掌控程度的弱势地位所必然决定的。被支配的地位意味着被蒙蔽和被操纵,而后知后觉性地追涨杀跌又是该类资金必然的投资行为。
因而,投资者完全可以从另外一个视角来判断市场和个股的趋势。既在绝大多数的个股走势之中,在绝大部分的交易周期之内,散户资金的交易方向和交易的成败,是与主导性资金相反的。大部分散户资金的追涨流入之时,亦是主导性资金派发出逃之际;反之,在散户资金杀跌流出之时,往往又会是主导性资金打压吸货之际。
支配性主导资金流向与从属性跟随资金流向的辨正统一
相反事物的一面,能折射出事物的另外相对的一面。但是对于小概率事件的发生,既影响事物演绎的所有方面都只存在一个方向时,那必然是整体市场的趋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整体市场的方向又反过来决定了一切大大小小资金力量的总体方向。
1. 反映在指数上就是:大资金和小资金、主力和散户纷纷出逃流出;全局性资金的一致性长期净流出,带动指数的深幅下挫,类似目前市况所显示出的。虽然大趋势地演绎往往会相对较缓慢和出现反复,但是一旦形成共识,亦将在较长时期内不可逆转。
2. 反映在个股上就是:上市公司业绩的巨幅下降、丑闻黑幕的揭示、意外的天灾和意内的人祸、操控资金的违规…等等诸多意思,引爆了股价崩盘,大大小小的资金争相卖出夺路而逃,表象形式往往是迅猛强烈的。
关于量的归纳
没有量是万万不行的,仅有量是肯定不够的。
以水喻之。同样是水,有百折不绕的江河之水,亦有寸步不行的湖泊之水。
仅看量是置舟与湖泊之上祈行千里以至大海,不言量则是置舟于溪水之间祈至大海。
故,辩量不可不真明于心,不可不笃行于身。
量之要
其一在质也。买入量,涨之根本;卖出量,跌之缘由。
其二在势也。高位之量大,育下落之能;低位之量大,藏上涨之力。
其三在数也。量多或隐机会,量少不必妄测其向。
其四在态也。量呈随机分布,则如湖泊之水不可言趋势也;量显异态变化,当细察隐含何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