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制不可能解决互联网的所有问题


  对于中国而言,我觉得其实只要有意识地去培养这种习惯,还是问题不大的,毕竟,我们迈进“互联网时代”,也不过10年左右,很多问题还没有积重难反,改变起来会比较容易。

  价值中国网:互联网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社会交往以及经济生活的一部分,在您看来,什么才是健康的网络生活?

  张刚:我个人感觉,现在健康的网络生活值得提倡.大家能看到,很多时候,人们(尤其是少年等)在利用或使用互联网的时候,往往会陷入无度的泥沼中,这首先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影响,另外,也会间接对家庭、对社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关于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好像也有不少讨论,但至少目前,还没有形成规范而有效的体系。我个人的感觉是:健康的网络生活,除了不违背法律法规之外,首先应该参考社会通行道德标准(比如,不违反诚信原则),其次,不会对家庭、社会产生过于负面的影响(比如青少年因为沉溺网游而盗窃等)。

  价值中国网:那您觉得网络实名制是否对减轻这些负面的影响有所帮助?或者说是在某个层面上能够规范网络生活?比如您刚才提到的诚信原则.实名制是否能够用"实名"这个准则来起到一个约束个人网上行为的作用?

  张刚:我觉得是可以的。但在另一个层面,实名制也不可能解决互联网的所有问题,毕竟,实名制会带来一定的限制、不方便等,所以不能对此寄予过高的期望。

  而且,“网络无国界”,在实际生活中,还会有因为国别、地域不同而导致的实际困难,真正严格按照实名制来管理,也是不太现实的。

  但在某些方面,实名制的好处在于,它可以给人带来一定的安全感,比如,在论坛上,有人可能因为别人掌握不了他的实际情况,而为所欲为,而这种行为又没有违反法律法规,所以只能吃“哑巴亏”,如果实行了实名制,相信类似问题可以解决。

  价值中国网:从韩国的情况来看,因特网实名制有4种形式可以选择:一是纯粹的因特网实名制,即从加入会员到论坛发帖等所有步骤都需要进行实名确认;二是因特网留言板实名确认制,即只有通过登录和本人确认手续的会员才能在论坛上发帖;三是因特网留言板实名制,即在发帖的同时标注网上昵称和真实姓名;四是实名留言板优待制,即对实行因特网实名制的网站给予优惠政策。从中国的客观情况来看,以上的形式是否适合中国?如果不适合,您觉得应该怎样实行实名制?

  张刚:对于韩国的这几种形式,我觉得都是有探索必要的。比如,会员制,在WEB2.0时代,就尤其明显,这可以形成很多有效的圈子,比如高端的圈子,有思想的圈子,或是有同一爱好的圈子。留言板实名制,对于一些门户网站可能很有必要,比如,可以对某些重大的、自己关心的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当然,这些可能会带来管理成本的提高,所以,第四种方式,我个人觉得是最好的一种方式,这等于是用疏导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对于中国而言,我觉得其实只要有意识地去培养这种习惯,还是问题不大的,毕竟,我们迈进“互联网时代”,也不过10年左右,很多问题还没有积重难反,改变起来会比较容易。

   【记者:张盛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