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呈现历史罕见的加速下跌走势,已经演绎到了极度恐慌的地步。市场沽空搏傻成风,机构带头倒逼政策,盘面也变成情绪化的宣泄场所。一千多家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已经低于去年5.30前的收盘价,下跌幅度已经是相当大。无论是从市盈率还是成长性,都不至于这样非理性的下跌。投资者对市场的预期已经发生了了恶化,而盘面是过度反应了投资者的心理变化。多少反映出投资者对政府,对管理层的失望情绪的的宣泄,而新兴加转轨的市场,其脆弱的市场特性再一次暴露管理体制的缺失。
市场普遍担心经济增速放缓,宏观调控压力加大,特别是一季度市场已经形成较明确预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经济体,08年的投资、外贸、内需、物价、汇率和股价将会如何演绎,令世人瞩目。但通涨压力有望减弱,宏观调控的压力也将减轻。内需依然强劲,07年内需第一次成为经济增长贡献第一位,这是近7年来第一次。相应带来行业增长的变局,表现为外需性行业的普遍繁荣时代即将过去,内需性行业相应兴起,08年面临这样一个转换过程。虽然外围市场不确定因素较多,但对国内来说,却是好的机会。另外国内经济的放缓是主动调控形成的,经济增长基础依然牢固,长期经济增长依然可期。结合外围环境,08年经济增长依然是确定的,先抑后扬的走势可能性很大。
大小非解禁的担心在弱市下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心理压力。但李融荣已经对国有股减持做出了非常清楚、明确的解释,核心行业是不可能减持的,要保持国有资本的控股地位。而且优秀资源的筹码就那么多,也不可能大幅度增加,市场所能了解的是大小非减持总量和解禁时间,股东减持的动机和力度并不能够准确计算出来。投资者无法判断大小非股东的真实减持动机和时间,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小非减持在08年和09年将对市场上涨造成持续压力。
再融资与扩容、印花税抽血所造成的资金压力也是短期的,通过政策的微调,即可解决。再融资是对市场资源的再配置,而不是圈钱比赛,更不是对市场三公原则的挑战。两会期间,委员们已经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形成提案。管理层已经对市场呼吁有所回应,也在讨论制定解决之道,比如在发布《创业板规则征求意见稿》后,昨天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金融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就有非同寻常的用意,管理层手中的可出的牌很多,恢复市场做多信心,只是在选择时机和出什么样的牌而已。这些微调即保护了市场健康发展,又是三公原则的体现,也是必须的。并且根据市场状态,解决的时间也为期不远,对市场的压力也会消除。
目前众多投资者由原来的观望、犹豫已经开始变成绝望、恐慌。市场底部总是在最黑暗、绝望处产生,就如同市场做顶前的辉煌。恐慌性杀跌往往是短线出现转机之时,利好累积效应会在后面逐渐得以体现。从最近盘面可以分析,由于股指短期跌幅已大,市场随时会出现较有力度的反弹,在恐慌急跌中容易形成底部,因严重超卖而出现报复性反弹。
投资者要稳定住恐慌悲观的情绪,在股指连续暴跌后,一味看空、沽空更存在风险。从经验来看,在年K线的下影线中入市,全年都会有较大的机会。今年到现在为止只有三个月,股指上下震荡的空间已经很大了。08年开盘指数为5265点,摸高5522点,而目前在3400点,就目前的指数而言,是比较安全的区域。近一阶段的做空力量主要来自指标股、基金重仓股,而低位的破位缩量大跌正是主力设置的空头陷井,因为牛市思维和去年的赚钱效应,中小投资者不肯割肉,当熊市来了的观念植入小散的头脑中之后便会乖乖的在低位交出筹码。政策之所以迟迟不肯出台,并且还在不断出台利空,是有其战略考量的。
在弱势行情中,技术支撑位往往均会跌穿,通过持续跌穿技术支撑位,才能引发恐慌性抛盘,达到诱空的目的,迎来市场的最后一跌。政策底失守之后,市场底正在逐渐构筑。在跌穿所有市场认可的技术支撑位,击溃了大多数散兵游勇的信心之后,大盘真正的市场底部就可浮出盘面。上证指数已经严重失真,已经严重扭曲了市场原貌,国内投资渠道也非常贫乏,投资信心提振后,资金会迅速回流市场,而目前底部特征已经非常明显。市场对利空因素的再评估,导致市场近乎崩溃,同样,市场底部的出现、转折的产生,也在于利空因素的再评估。经过这次大震荡,市场将进入理性、成熟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