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博会”能否成为山西的国际名片?
查看原文:http://news.21our.com/ReadNews.asp?Id=1501412 点击次数:3
■ 费建法 /文
今年9月16日,一个国际煤炭与能源产业合作交流的盛宴将在山西省太原市拉开帷幕。于是有人预言,“煤博会”将成山西的国际名片。
其实,自从去年9月,首届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简称“煤博会”)将在太原举行的消息发布后,山西就由一个隐身山间、颇受污染和矿难诟病的“煤黑子”,开始走向了国际舞台:不仅代表山西,而且代表全中国,将坐上国际能源合作交流的谈判席。
这是一份 荣耀,但更重的是一份责任。因为这是山西惟一的国家级展会,也是中国的第一个国际级的煤炭与能源产业专业博览会。在4月中旬举行的煤博会组委会第一次会议上,组委会主任、山西省省长于幼军强调,要切记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和国家级、国际性的定位,精心策划,扎实筹备,举全省之力,将首届煤博会办成服务全国、影响世界、促进国内外交流合作与共同发展的盛会。
这样的强调,与商务部部长薄熙来的定位是完全吻合的。薄熙来说,中国经济发展的焦点是能源、是煤炭、是煤化工,必须把主战场放在山西。
资料显示:山西的煤炭年产量约占全国的1/3,年调出量占全国省际间煤炭净调出量的3/4,年出口量占全国的1/2,供应全国28个省区、市用煤;焦炭产量占全国焦炭产量的40%左右,占世界产量的20%左右,占国际焦炭市场供应量的50%左右;山西的外送电排全国第一。同时已探明:山西的煤炭储量和产量都超过全国的四分之一,煤层气储量约10万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铝矾土、金属镁、耐火黏土等储量居全国首位,金、银、铜、铁、锰、硅等储量也名列前茅。
不容讳言,在煤炭与能源新产业方面,山西有资格坐上国际商务合作的谈判席:撇开悠久的煤炭生产历史不说,仅煤炭产储量在国际上的影响和产业发展的新探索就已足够;于幼军执政山西以来,实施的“关停、整合、集团化”三大主题煤炭战役,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实效,正在向最后的战役冲刺;而实现由煤炭资源基地向综合能源基地、由煤炭工业大省向煤炭经济强省的战略转变,把山西建成国家最重要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规划的实施,以及今年展开的以煤化工深加工发展为主体的山西环保风暴,则正逐步探索着“中国鲁尔”的发展模式。
而首届“煤博会”作为由山西省政府和商务部共同主办的中国首个煤炭能源类专业博览会,将以“循环经济新思维,能源产业新增长,交流合作新平台,对外开放新跨越”为主题,通过煤炭与能源相关联产品的形象展示、产品展示和技术交流、投资贸易洽谈、高峰论坛及大型文化活动等,推进传统煤炭产业升级,确保煤炭资源科学开采和保护,加速煤炭再生利用和深度开发,构建稳定、环保、节约型能源供应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