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对语言文字有种天然的兴趣和小天赋,比如爱写空心字,爱写反笔字,以及模仿各地方言等等。
中学有段时间特别喜欢玩一种游戏,就是把人的名字(通常是同学之类的熟人)挨个加上反犬旁或者病字头。其实并非跟这些人有什么深仇大恨,只是觉得好玩儿而已。我甚至还把这些现在被称为“脑残体”的文字拿给当事人看,他们也只是嗔怒一下而已,不会真的生气。后来认真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懂得这是对人的不尊重,就不再这么恶搞了。不过,这个方法倒是可以提供给那些仇日、仇台的愤怒青年们借鉴,或许给小泉、阿扁的姓名也都添上反犬旁、病字头,会让你们感到很爽吧。那也算是我为和谐社会做贡献啦。
实际上,生活当中无需刻意为之,也常能碰上一些有趣的语文现象。我的一个大学同学从福州来京出差,向我惊叹:“你们北京的出租车真便宜,才三块钱!”北京的朋友都知道,这无异于天方夜谭;但北京的朋友想必也都知道,北京的出租车这几年统一了标识,车门上一概是个钥匙形状的图案,左边的圆圈里写着“北京出租”四个字,右边的长条里写着出租车公司的名字。我那位同学看到的恰巧是一辆“三元公司”的出租车,于是他就很傻很天真地以为“北京出租,三元”了。这个福建人的小小误会,反映的何尝不是咱广大首都人民的心愿?
误会无处不在。有一次在家看电视,拿着遥控器转到一个频道,猛然听到蒋雯丽大姐一脸焦虑地说:“妈的最揪心了。”我被吓了一大跳,这电视台咋这么不讲精神文明捏?但很快便意识到,人家那是一个药品广告,全文是:孩子生病,当妈的最揪心了。
最新的一个误会发生在两会期间,在办公室用在线电视收看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可能网速有些慢,老是时断时续。正听到关于资本市场的关键时刻,网络又卡了一下壳,接下来就传出总理铿锵有力的声音:“步(不)发展期货市场!”生生把前边那个“稳”字给卡掉了,搞得我差点儿没坐稳。一字之差,谬以千里。不知道那几天股市暴跌,是否和许多人听岔了总理的报告有关系?^_^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给人们带来更多新的便利,也带来更多新的乐趣——许多乐趣就是在无意间由“误会”引发的。早在五笔字型输入法比较流行的时候,我的一位前同事发现,每次打“党员”两字,冒出的总是一个“赏”字。这个发现令他很兴奋,认为其中蕴含了某种玄妙的哲理。
后来五笔字型少有人用了,各种拼音输入法层出不穷,更是生出一些由于谐音导致的妙趣。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我有位现同事的姓名缩写是QGD,很容易被敲成“穷光蛋”,他自己倒对此不以为意,自我解嘲地说:这年头,想要当个好记者,怎么可能不是穷光蛋?类似的例子还很多,考虑到涉及个人隐私甚至名誉权,就不在这里罗列了。当然,妙趣偶尔也会变成尴尬——假如给一个女孩发信息,把“敬业”弄成了“精液”,岂非有骚扰之嫌?
现在的输入法越来越智能化,不仅收录的词比以前更多,有词汇联想功能,还会根据字词的使用频率自动排序。王三表发现微软输入法里竟然收入了“假唱”一词,可见此风之烈。而我昨天输入“jiefang”这个拼音,排在前面的不是“解放”,而是“劫访”和“接访”。嘿嘿,可别小瞧这不起眼的输入法,简直可以称之为当代社会生态的清明上河图了。
有时候,文字游戏不是因为人们多么爱玩,也不是偶然撞上的巧合,而是不得不玩。最近祖国的西南边陲生事,那个省份的名称就成了网络上的忌讳,人们只好别出心裁地想出各式各样的指代办法,比如:茜臧、西(空格)藏、TBT等等,王小山那厮的主意最强:东躲。
这样的游戏,其实一点都不好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