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小析理性诉求广告与感性诉求广告之区别

  情感诉求是指通过极富人情味的广告诉求方式,去激发消费者的情绪、情感,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进而使之萌发购买动机,实现购买行为。

  理性诉求是通过作用目标受众的理智活动,包括对所宣传的产品或服务的认知、分辨、推理、排疑等理性活动过程,使目标受众对广告宣传的产品或服务的信息内容报以理智的接纳与行动。理性诉求策略较为注重广告信息材料的真实性,强化各种数据、论据和证据,运用逻辑思维的理性色彩,关照目标受众的讲求事实、探索真理的思辨性心理,以理服人,从而取得最大的广告效应。

  以理性诉求为策略的广告,一般较多地运用在消费者常需经过较为周密而慎重的思考才可能购买的高档耐耗性消费品,它往往以较大部分的文案内容为消费者进行理性的实证或辨析,从而使受众对广告中有关企业、产品、服务等信息产生理性的思维和判断。

  如“金龙鱼”营销传播概念“1:1:1”的理性诉求,既形象地传达出金龙鱼由三种油调和而成的特点,让消费者认为只有金龙鱼才是最好的食用油。

  理性诉求强调理论及逻辑性,以事实为基础,以介绍性文字为主;理性广告的写作特点主要是事实清晰、证据充分确凿、论证详尽,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和可分辨性。

  感性诉求则强调直觉,以价值为基础,以形象塑造来进行诉求,,是用较重的篇幅或色彩描述感性的部分,往往感性的东西容易吸引人,可以使广告更受人注意,理性的东西则更能说服人,可以使广告更令人信服。

  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的社会,消费个性特征普遍表现为:重感情、重亲情、重家庭温馨、和谐、重亲朋之间的友好,人与人之间讲究一个“情”字,这种理念已经深深地隐藏在消费者骨子里。情感交流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动机、激发其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

  如:雕牌洗衣粉广告《下岗篇》中就以下岗女工和懂事、体贴的女儿为主人公,真实地再现母女亲情。一句稚嫩的语言:“妈妈说,雕牌洗衣粉,只用一点点就能洗好多好多的衣服”和让人心头一热的留言:“妈妈,我能帮你干活了”以及母亲对可爱的女儿所留下的疼爱、欣慰的泪水,再配上先哀婉、后奔放的音乐,合情合理地浓缩了母女亲情的全部内涵。由此,它突破了洗衣粉生硬地宣传其功效的常规,用亲情将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感性诉求类广告的表现特征主要体现为:

  一是以情感表露与阐释为基础,以情感的价值意义或情感的内在需求为诱导。诚然,广告文案中所抒发的情感或情调必须是有生活基础的、真切的、感人的甚至是入木三分的,它往往须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典型性,其风格类型及审美意味应与相应的受众阶层及时代特点相一致。

  二是恒久不变的情感主题(诸如生离死别、爱恨忧喜),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常挂怀的情感(诸如亲情、友情、乡情、世情以及自然之情等),都可能成为感性诉求广告文案加以捕捉和发挥的题材内容。

  三是感性诉求的广告较多地运用于日常生活消费品(诸如化妆品、日用品、食品、服装、家具及装饰陈列品等)的广告中。因为这类产品与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也较有可能使目标受众为之动心。

  其实,在广告诉求的策略与具体表现方式中,没有绝对的感情诉求与理性诉求之区分。消费者既需要具体翔实、准确可信的信息依据,也需要富有人情味与趣味的感受与娱乐;既需要理智的分析和逻辑的判断与推论,也需要感性经验的介入和生活情感的伴随。广告诉求总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双管齐下,以求获得最好的说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