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短信,难挡贪婪之手


从今年春节开始,(山西)吕梁市纪委和监察局通过移动通信平台,每天向全市1113名处级以上干部发送一条廉政教育短信,以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

为使廉政短信能发挥更大的辐射效应,吕梁市主要领导带头自编廉政短信并署名发送。(317日《新华网》)

据吕梁市有关人员介绍,每天给副处级以上干部发廉政短信,一方面可以反映市里对反腐倡廉的决心和信心,通过提醒,也体现对广大干部的关心和爱护。另一方面,可以教育他人,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中营造一种人人抓廉政、天天受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吕梁市纪委和监察局给副处级以上干部发廉政短信,无疑会被上级部门视为创新举动,或许还有在更大范围内推广的可能。可一个小小的短信,就真能起到预防腐败的作用吗?反正我是持怀疑态度。

我们知道,目前中国政府机关的会议已经快泛滥成灾了,在各级公务员中开展的铺天盖地般的政治教育、廉政教育,或许是中国所特有的景象,每一项政治大事,最基层的公务员也都会花大量时间学习,还要考试。哪个公务员不知道“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这些口号?谁没有写过要当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可实际上又有多少人真的能够做到?

在新加坡、芬兰、冰岛等被国际上公认为清廉指数很高的国家,没听说他们的反贪部门要不断地给公务人员搞廉政教育,即使是同属中国的香港地区,公务人员恐怕也不会经常性地接受上司的廉政演讲。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讲,上司和下级在“贪与不贪”的思维上,应该没有多大区别。大小贪官最大的区别,恐怕还在于所贪数额的大小上,因为他们权力不一样,下级以权换钱的筹码显然要轻于上级。

就近几年落马的官员看,一些人案犯时甚至扮演着“反腐斗士”的角色,老百姓私下讥讽他们是“台上反腐败,台下搞腐败”,这样的官员给下级讲反腐倡廉,还有什么可信度?山西省临汾市委宣传部部长王月喜,曾以主编的身份出版《廉政读本》,可他却也是一个大贪官。这几年,不少专职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官员落马,也反映出靠宣传来遏制腐败是难以达到既定目标的。

如果仅凭每天一条短信息就能达到预防腐败的作用,那中纪委何不请短信写作高手来编写廉政短信,再向全国公务人员每人每天发去多条呢?

不贪,本应是公务员最基本的操守。可为什么在各级反贪部门花费大量的精力发反腐文件、开反腐大会,甚至请贪官现身说法、声泪俱下地悔恨当初,外加对贪官打击力度的加大,可中国的贪污现象却依然严重,甚至有愈加猖獗的趋势呢?关键在于制度设计漏洞依然较多,用人机制还不科学,监督机制还不是十分有效,官员个人权力过大,政务不够透明,老百姓对官员的监督力度太弱。

只有让公务尽量暴露在阳光之下,让全体人民易于监督,才能消灭腐败的土壤。靠每天一条廉政短信息来预防腐败,只能是花拳绣腿,必定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相关新闻 

山西吕梁每天向处级以上干部发一条廉政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