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拜读完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中心主任谢百三教授的《中国确实处于五千年来又一盛世之中》一文,才发现自己几十年来多少有那么一点点的愤世嫉俗是多么的不应该!我们生活的社会,正处于中华民族5000年来最大的盛世,你说这是多么的幸运?我们还有什么好不知足的?
可作为学者的谢百三教授在论述这一“盛世论”时,论点似乎有点牵强、论据似乎也不充分,似乎为我等平头百姓预留下发表不同观点的空间,请看我对谢教授“盛世论”依据的一一反驳:
谢教授的第一个理由就是“国际环境相当有利于中国”。在该条理由里,谢教授对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印边境战争、中越边境战争的作用吹得神乎其神(珍宝岛一战他也给搞漏掉了),认为“使美国从此再也不敢与中国为敌”。可事实上呢,美国的“第七舰队”却始终游弋于台湾海峡(这可是中国的固有领海),大陆想武力收复台湾还得看人家美国人的反应。
谢教授认为“几十个国家留学生在北大、清华、复旦等各大高校留学,这与唐朝当时情况极相似”。他就没有想到现在的地球已经变成一个村子了。如果因为有诸多国家的学生在本国留学就能说明该国处于盛世,那么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现在不是处于盛世?
谢教授的第二个理由就是“中国政治局势空前稳定”。这个理由我倒是万分赞同。可作为教授的谢百三在论述这一观点的时候,也实在太平民化了,以至于平民化到一般市民的论述水准,说“中国目前的政局是几千年来最稳定的”空洞话谁又能相信?“各级领导的学历也大多在大学、研究生之上”也能成为一种证明“盛世论”的论据?
谢教授的第三条理由就是“中国经济高速成长,成为世界经济又一火车头”。谢教授还好意思将中国GDP总量排名世界第4位拿来炫耀,抛开我国GDP的取得很大程度上是依赖牺牲生存环境为代价、过度掠夺资源而换得、需要子孙后代加倍偿还这一事实,看看总人口不及中国十分之一的日本吧,人家已经是5万亿美元了,是中国的2.3倍;连不及安徽省总人口的韩国也有了7000亿美元。这总量仅2.2万亿美元的GDP又怎么会成为衡量是否“盛世”的一个指标了呢?
我们的谢教授真的敢说,竟然把我们国家“ 工资低,仅为美、欧、日工人的十到二十分之一”也作为了盛世的依据。我寻思着,今后无论我们的经济如何增长,我们的工资还是不要和美、欧、日看齐,免得失去这一“盛世”前提;谢教授还把“人口每年净增700--1000万”说成是市场规模优势,看样子计划生育不搞,这一优势会更加明显;谢教授还有一个论据就是“人民特别勤劳、勇敢、拼搏、能吃苦。中国民工无论在俄罗斯、在非洲都广受称赞”。一个千载难逢的盛世,我们的民工又何必去俄罗斯和非洲当劳工?出去挣外汇的都应该是精英嘛!“两亿民工进城打工”也成了证明“盛世”的依据,可这一群体背井离乡凸显的却是他们对生活的无奈,五千年一遇的时代,是不应该有这么多人感到无奈的。
谢教授的第四条理由就是“台独势力被有效遏制”。这就是典型的睁着眼睛说瞎话了。自从李登辉上台后,岛内的台独势力是越来越得势,“台独”浪潮是不断升级,因而才有中央“台湾问题不能再无限期拖延下去”的呼声。眼前的历史都记不住,这教授当得……
谢教授应该还算懂点历史知识的,他毕竟知道中国历史上有过汉朝“文景之治”、唐朝“贞观之治”“开元之治”、清朝“康熙之治”“乾隆之治”等史上的几大盛世时期,但他应该了解当初这几个盛世时期的一个最大特点,也就是能够称得上盛世的最关键要素就是“一个国家暂时没有外患、没有竞争对手”。而今天,在世界大舞台上,我们的综合国力和人口还很不相称,还需要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甘当小学生的角色。我们只能继续韬光养晦,不要轻易夸大自己的实力。
好在国家领导人还能正视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如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三农问题和公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还有教育、医疗问题以及城市的高房价问题,等等。从这一点看,如果说谢百三教授的“盛世论”是当今御用文人的一贯作风似乎很不确切。那么,只能说明现在很多学者的奴性是千年遗传了,而这样的研究成果也只能是臣妾之道奴才之学了。
说“当前中国处于五千年来最大盛世”的人们,你们该结束意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