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中的国共较量


《周恩来在重庆》昨晚演到"皖南事变",以前单纯的文字描述还是不及影视的渲染,片段介绍了"皖南事变"的起因经过.看后,让人费解.

蒋介石当然是知道这种事一旦消息败露会是怎样的影响,毕竟不大光彩,可他采取的两种做法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

为防止消息泄露,一:蒋密令何应钦、白崇禧发布进剿命令,整个周密计划,整个军委会就他们三人知道,

二:消息败露后,令戴笠指使手下特务搞查封,查报馆,封舆论.

先不说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利益博弈是是非非,就这两点,蒋介石个人来说做的大错特错.

首先,战争讲究"名正言顺",共产党扛的是"抗日"的旗,他们是这么说的,一场"百团大战"也确实印证了这个说法,全国老百姓都知道了八路军,新四军的战争,全都是举民族大义,救民于水火,是抗日的。是对外的。扩大了共产党的政治影响。

而蒋在这个节骨眼上,竟然为了一己私欲消灭新四军,凭什么呢?"新四军搞摩擦"是他们的官方通告,谁会相信?搞摩擦就要全体消灭?而且,消灭新四军,同时是消灭抗日力量,你一个中国人,帮着侵略者消灭对手,这场战争一开始就没有堂堂正正的"名",名不正则言不顺,也立不住脚.立不住脚的战争谓之“不义之战”!

再,即使非要逆行,按照程序,也得整个军委会讨论通过才行,而国民党军委会几乎成了蒋,何,白他们三人的了.有独裁专断倾向.会让其内部高级干部有被忽略之感。重个人轻集体,此谓不团结!

后,纸包不住火.火既然烧起来了,应该做的是拿着盆泼水或找人救火,善后公关问题,却找几个穿风衣戴墨镜的特务实行强制镇压。火烧起来了,再一"强制"那就是,火上浇油!!!!!暴力政治历来都没有好结果的.套用一句话:政治就是把支持你的人搞的多多的,反对你的人搞的少少的.蒋却老用暴力让反对自己的人多多的.出问题,用“堵”而非“疏”,此谓不明智!

新四军遭提前预谋的突然袭击,损失惨重,吃了败仗.蒋打了场胜仗.但“不义”“不团结”“不明智”三点,却让他输了政治.遭到国际社会的孤立.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