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三级城市专卖店渠道的发展,据展签约专卖店已成为多个跨国品牌着力的重点。跨国品牌的心思不难理解:首先,渠道本身的生命力使然——专卖店渠道的迅速发展已成必然之势;其次,品牌竞争也决定了上述局面的出现。百货渠道的资源早已被各跨国品牌瓜分殆尽,发展中的专卖店渠道成了又一块诱人的蛋糕。
跨国企业力图在专卖店渠道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其中,除了资生堂在近几年的步伐最为迅速外,高丝也有望成为今后几年专卖店渠道的又一支生力军。
稳步拓展保“量”且保“质”
“高丝从2004年即携兰皙欧品牌进入专卖店渠道,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拓展专卖店渠道,要从2007年6月导入KOSE专卖店算起。”高丝化妆品销售(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勇如是说。
2007年6月起,高丝相继将“葛伦黛娜”、“若缇娜”和“润肌精”以崭新的“KOSE专卖店产品”形象推进专卖店渠道。时至今日,高丝已在湖北、陕西、浙江开设了20家KOSE专卖店。公司计划2008年再开设150家KOSE专卖店,到2010年达到500-800家。当然,单纯把店数作为发展的衡量标准是不可取的,但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外资品牌对二、三线市场的雄心壮志。
据了解,在20家KOSE专卖店中浙江就占了12家店,其中温州9家,平均单店月销已达到五万余元,显然,在KOSE的专卖店中,浙江地区店销最好的区域是温州市场。
据记者了解,去年10月,KOSE专卖店有了首个“十万元店”——温州鳌江素微化妆品商行。在同一片“热土”上,温州黄氏乐燕化妆品总汇店也在开店后的第一个月店销达到13万元。
温州鳌江素微店经理沈淑微欣喜地表示,从去年9月开始导入KOSE专卖店以来,最好的一个月销售已达到11万元,近几个月,平均也有十万余元。对于处在温州乡镇的化妆品专卖店,“开门红”的业绩无疑给足了供销双方信心。
跨国企业力图在专卖店渠道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其中,除了资生堂在近几年的步伐最为迅速外,高丝也有望成为今后几年专卖店渠道的又一支生力军。
稳步拓展保“量”且保“质”
“高丝从2004年即携兰皙欧品牌进入专卖店渠道,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拓展专卖店渠道,要从2007年6月导入KOSE专卖店算起。”高丝化妆品销售(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勇如是说。
2007年6月起,高丝相继将“葛伦黛娜”、“若缇娜”和“润肌精”以崭新的“KOSE专卖店产品”形象推进专卖店渠道。时至今日,高丝已在湖北、陕西、浙江开设了20家KOSE专卖店。公司计划2008年再开设150家KOSE专卖店,到2010年达到500-800家。当然,单纯把店数作为发展的衡量标准是不可取的,但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外资品牌对二、三线市场的雄心壮志。
据了解,在20家KOSE专卖店中浙江就占了12家店,其中温州9家,平均单店月销已达到五万余元,显然,在KOSE的专卖店中,浙江地区店销最好的区域是温州市场。
据记者了解,去年10月,KOSE专卖店有了首个“十万元店”——温州鳌江素微化妆品商行。在同一片“热土”上,温州黄氏乐燕化妆品总汇店也在开店后的第一个月店销达到13万元。
温州鳌江素微店经理沈淑微欣喜地表示,从去年9月开始导入KOSE专卖店以来,最好的一个月销售已达到11万元,近几个月,平均也有十万余元。对于处在温州乡镇的化妆品专卖店,“开门红”的业绩无疑给足了供销双方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