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力统一台湾不是最佳方案
由于陈水扁当局执意进行公投,台海局面再次危机,动武已经箭在弦上。但我认为武力统一台湾不是最佳方案,我不是不要动用武力,放弃动用武力,我的原意是武力统一台湾不是“最佳”方案,只是“次佳”方案,并不放弃武力。正如有的网友认为的,当前重点应放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的使用上,但武力是后盾,这些观点我赞同。
武力是保障台湾岛不独立分裂出去的后盾,如果不是我人民解放军战斗力强大,拥有着毁灭性的核武器,不是我国政府不放弃武力解放台湾,恐怕台湾岛早就独立了,不必等到今日还扭扭捏捏了。但反过来说,既然我人民解放军有着强大的战斗力,又有十几亿热爱祖国统一的人民为后盾,一个小小的台湾岛为何到现在还不能收回来呢?纵有一千种原因,但基本的、根本的原因只有一个:武力统一台湾不是最佳方案。
动用武力不但现在不是最佳方案,在1949年金门战役失败后,动用武力统一台湾一直就不是最佳方案,毛主席何等英明,抗美援朝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得屁滚尿流,乖乖地坐到了谈判桌前,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国耻。但对台湾除了炮击金门外,并未再有象样的军事行动,是他老人家不想统一台湾了吗,显然不是,而是形势使然。一个小小的台湾岛,弹丸之地,如果倾全国之力,动用几百万军队,征调、制造各种民船、军舰、飞机,打下台湾是肯定的。但在刚刚全国动员倾力抗美援朝后,为解放台湾再与美国在台湾海峡开战,加上周边国家敌对势力虎视眈眈,台湾一个小小孤岛,一个局部,将影响国家整体生存。为国家民族计,武力统一台湾在当时不是最佳方案。
在随后的时间里,美国曾鼓动台湾蒋介石搞“台独”,但在民族大义面前,国民党总裁蒋介石断然拒绝,并在金门岛与大陆上演了相互炮击的“双簧”,“反攻大陆”之声不断,最后蒋公客死他乡,为后人留下了一道统一的千古难题。
文革前后,毛主席的威信已经上升到了人神合一的地步,国家也有了原子弹,如果他一声令下解放台湾,以当时的国力已经绰绰有余。但他非但不对台湾动武,就是在中印边境冲突获胜后,也是主动后撤,使得到目前,中印边境仍有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为双方争议区。是毛主席惧怕动用武力而一心过安稳日子么,显然不是,而是毛主席从国家民族的大局出发,看到了武力解决不是最佳方案。无论台湾问题还是中印边境冲突问题,都只是局部中的局部,而当时的全局是搞社会主义建设、搞文化大革命。毛主席是真正的辩证法大家,是“弹钢琴”的高手,主题和协奏很明确,他决不会让协奏演变为主题,毛主席他老人家紧紧扣住主题,狠抓国内建设(对文革尽管有争议但当时确实是国家建设主题之一),同时决不放弃武力这一“协奏”,中印边境冲突、金门炮击战就是这样的“钢琴协奏曲”。
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同志为第二代领导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为和平发展是时代主题,战争只会是局部战争,世界大战短期内不会爆发,我国应抓住这一时机,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并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在这一总体思路下,战争、武力显然已经处于了次要地位,和平发展,大规模地搞经济建设成为国家的主要任务。但小平同志与毛主席一样,也在巧妙地“弹钢琴”,在各种情况下并未放弃武力的后盾作用,它不但强调建设现代化的军队,强调军队的科技含量,而且不断地对军队进行锤炼。对越自卫反击战就是如此,但并未影响国内建设,恰是在反击战过程中,我国经济特区蓬勃而起,改革开放全面铺开。在对香港回归问题上,提出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并推及澳门、台湾,他多次强调对收回香港、澳门、台湾决不放弃使用武力,对香港、澳门主权和驻军问题丝毫不让步,体现了一个伟大战略家的风范。
第三代领导集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军队建设,尤其对“两弹一星”的功勋人员进行了重奖。同时,在经多年论证后,果断决定建设三峡工程,显然,建设这一工程仍然建立在和平发展是时代主题,武力在关涉国家全局的问题上不是最佳方案的总体思维之上。但在局部上,比如对藏独、疆独、“东突”恐怖组织,毫不手软地动用了军事手段,对我驻南使馆被炸和南海撞机事件进行了妥善处理。时代和平发展主题与武力协奏曲在第三代领导集体中也在和谐地演奏着。
有人目前认为中央对时代的和平发展主题判断有误,认为在此判断下导致了国家军备不足,总体战略形势陷入了被动,而在此判断的前提下修建三峡大坝更是错误的决策,这当然是片面的。看其论据,主要是近些年发生的科索沃战争,两次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中东地区冲突,及朝鲜半岛危机等来论证,这实际上未看到本质,先不说这些战争都是局部的战争,实际这些战争和危机都是超级大国美国为了维护自身整体利益而进行的战争。而美国的整体利益是什么呢,就是美国的和平、发展,美国高举和平发展之旗帜在全球各处进行的局部战争,对其国内和平发展起到了作用。美国的利益并不是孤立的,和平、发展对各个国家都是有益的,尤其在打击恐怖主义来说,各国有着共同的利益,这就是美国输出战争并未改变世界和平发展主题的根本原因。和平发展不会自动到来,是要争取的,包括武力争取,并要付出局部的代价,目前美国在这样做,世界各国在这样做,中国也不例外。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击事件也证明了中国为了自己在全球的利益,不能再坐视中国人受迫害不管了,有的人已经建议派部队出国保护中国人了,这是为了发动战争么,显然不是,这是为了维护和平与发展。
再看“台独”事件,陈水扁等人一再冲破禁区,向台湾真正独立迈进,但目前还并未露骨宣布立国,还沿用叫嚣的是“中华民国”,虽然国际上已经不再承认“中华民国”,但从蒋介石、蒋经国到李登辉,再到陈水扁,“中华民国”复国之梦一直在做着,只是到了李登辉、陈水扁已经对反攻大陆不报任何希望,完全绝望,能求自保就不错了。台独就是在这种对反攻大陆极端绝望的情况下而滋生的更加绝望的自杀式举动,这也说明台湾当局已经无路可走了,只有回归大陆一条路,否则就面临毁灭。大陆应当看透这一点,抓住时机,加大各种压力,不能放任台独蔓延到不可收拾,更不可轻言武力。以往无论如何,两岸是在承认“一个中国”的前提下的斗争,因而也是和平方式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斗争,武力解决任何时候都没有成为最佳方案,只是成为两岸的强大威慑力量。
显然,两岸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斗争一直在延续,只要“一个中国”的原则不被打破,只要台湾不回归大陆,政治、经济、文化的斗争将会更深入、形式更多样、破坏性会更大。“台独”势力为何在台湾岛日益增长,这与美国等国家对“台独”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但迫与大陆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实现统一的决心,台湾暂时不会轻言独立,陈水扁借公投问题来投石问路,只是试探,国家当然要有强硬反应,但并未到真正动武时机。
台海战争一旦爆发,正如一些网友担心的一样,可能由局部战争升级到全面战争,战胜了还可以,战败了国家民族经济建设遭毁灭性打击不说,面临的将是永不会恢复的有如前苏联式的解体局面。这是何等暗淡的前景啊,那些轻言战争的人面对如此前景不应该反思么。
为国家民族计,武力统一台湾不是最佳方案,两岸政治、经济、文化的斗争从来未中断过,但国家还从未从经济间谍战的高度来看台湾问题,倒是与美、日等国已经打了几场经济战。台湾问题不是俄罗斯的车臣问题,更不是科索沃问题和伊拉克问题。无论如何,台湾问题已经国际化了,其他国家除了纸面上的参与外,实际能参与到何种程度还是未知数。台湾能以公投试探大陆虚实,美国也敢于出动七艘航母在敏感时期、敏感地带搞军事演习,大陆不能仅用东山岛军事演习这老招式了,经济间谍战应当从战略高度予以明确了,要不惜经济代价,从经济文化上全方位立体式合围台湾、切入台湾、控制台湾。
和平解决希望只要存在,“一个中国”原则只要未被打破,大陆就应当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武力解决不是最佳方案,更不要说是核战争了,政治经济文化的斗争方式是必要和可能的,东西德的统一是个例子。经济间谍战目前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但武力仍然是经济间谍战的后盾,台湾方面之所以不急于宣布独立,最大的原因就是摄于大陆强大的军事压力,台湾当然也不想遭到毁灭性打击,武力也不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对台打经济间谍战,我们可能已经失去了很多机会,但目前的时机不能再错过了,台独分子摄于军事压力,在军事对抗未成熟之时,不会宣布独立,我们应抓住这一宝贵时机,展开大规模的经济间谍战,在这一点上绝不能手软。否则,失去时机,把国家带入战争之中,将是真正的灾难。
由于陈水扁当局执意进行公投,台海局面再次危机,动武已经箭在弦上。但我认为武力统一台湾不是最佳方案,我不是不要动用武力,放弃动用武力,我的原意是武力统一台湾不是“最佳”方案,只是“次佳”方案,并不放弃武力。正如有的网友认为的,当前重点应放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的使用上,但武力是后盾,这些观点我赞同。
武力是保障台湾岛不独立分裂出去的后盾,如果不是我人民解放军战斗力强大,拥有着毁灭性的核武器,不是我国政府不放弃武力解放台湾,恐怕台湾岛早就独立了,不必等到今日还扭扭捏捏了。但反过来说,既然我人民解放军有着强大的战斗力,又有十几亿热爱祖国统一的人民为后盾,一个小小的台湾岛为何到现在还不能收回来呢?纵有一千种原因,但基本的、根本的原因只有一个:武力统一台湾不是最佳方案。
动用武力不但现在不是最佳方案,在1949年金门战役失败后,动用武力统一台湾一直就不是最佳方案,毛主席何等英明,抗美援朝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得屁滚尿流,乖乖地坐到了谈判桌前,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国耻。但对台湾除了炮击金门外,并未再有象样的军事行动,是他老人家不想统一台湾了吗,显然不是,而是形势使然。一个小小的台湾岛,弹丸之地,如果倾全国之力,动用几百万军队,征调、制造各种民船、军舰、飞机,打下台湾是肯定的。但在刚刚全国动员倾力抗美援朝后,为解放台湾再与美国在台湾海峡开战,加上周边国家敌对势力虎视眈眈,台湾一个小小孤岛,一个局部,将影响国家整体生存。为国家民族计,武力统一台湾在当时不是最佳方案。
在随后的时间里,美国曾鼓动台湾蒋介石搞“台独”,但在民族大义面前,国民党总裁蒋介石断然拒绝,并在金门岛与大陆上演了相互炮击的“双簧”,“反攻大陆”之声不断,最后蒋公客死他乡,为后人留下了一道统一的千古难题。
文革前后,毛主席的威信已经上升到了人神合一的地步,国家也有了原子弹,如果他一声令下解放台湾,以当时的国力已经绰绰有余。但他非但不对台湾动武,就是在中印边境冲突获胜后,也是主动后撤,使得到目前,中印边境仍有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为双方争议区。是毛主席惧怕动用武力而一心过安稳日子么,显然不是,而是毛主席从国家民族的大局出发,看到了武力解决不是最佳方案。无论台湾问题还是中印边境冲突问题,都只是局部中的局部,而当时的全局是搞社会主义建设、搞文化大革命。毛主席是真正的辩证法大家,是“弹钢琴”的高手,主题和协奏很明确,他决不会让协奏演变为主题,毛主席他老人家紧紧扣住主题,狠抓国内建设(对文革尽管有争议但当时确实是国家建设主题之一),同时决不放弃武力这一“协奏”,中印边境冲突、金门炮击战就是这样的“钢琴协奏曲”。
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同志为第二代领导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为和平发展是时代主题,战争只会是局部战争,世界大战短期内不会爆发,我国应抓住这一时机,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并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在这一总体思路下,战争、武力显然已经处于了次要地位,和平发展,大规模地搞经济建设成为国家的主要任务。但小平同志与毛主席一样,也在巧妙地“弹钢琴”,在各种情况下并未放弃武力的后盾作用,它不但强调建设现代化的军队,强调军队的科技含量,而且不断地对军队进行锤炼。对越自卫反击战就是如此,但并未影响国内建设,恰是在反击战过程中,我国经济特区蓬勃而起,改革开放全面铺开。在对香港回归问题上,提出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并推及澳门、台湾,他多次强调对收回香港、澳门、台湾决不放弃使用武力,对香港、澳门主权和驻军问题丝毫不让步,体现了一个伟大战略家的风范。
第三代领导集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军队建设,尤其对“两弹一星”的功勋人员进行了重奖。同时,在经多年论证后,果断决定建设三峡工程,显然,建设这一工程仍然建立在和平发展是时代主题,武力在关涉国家全局的问题上不是最佳方案的总体思维之上。但在局部上,比如对藏独、疆独、“东突”恐怖组织,毫不手软地动用了军事手段,对我驻南使馆被炸和南海撞机事件进行了妥善处理。时代和平发展主题与武力协奏曲在第三代领导集体中也在和谐地演奏着。
有人目前认为中央对时代的和平发展主题判断有误,认为在此判断下导致了国家军备不足,总体战略形势陷入了被动,而在此判断的前提下修建三峡大坝更是错误的决策,这当然是片面的。看其论据,主要是近些年发生的科索沃战争,两次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中东地区冲突,及朝鲜半岛危机等来论证,这实际上未看到本质,先不说这些战争都是局部的战争,实际这些战争和危机都是超级大国美国为了维护自身整体利益而进行的战争。而美国的整体利益是什么呢,就是美国的和平、发展,美国高举和平发展之旗帜在全球各处进行的局部战争,对其国内和平发展起到了作用。美国的利益并不是孤立的,和平、发展对各个国家都是有益的,尤其在打击恐怖主义来说,各国有着共同的利益,这就是美国输出战争并未改变世界和平发展主题的根本原因。和平发展不会自动到来,是要争取的,包括武力争取,并要付出局部的代价,目前美国在这样做,世界各国在这样做,中国也不例外。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击事件也证明了中国为了自己在全球的利益,不能再坐视中国人受迫害不管了,有的人已经建议派部队出国保护中国人了,这是为了发动战争么,显然不是,这是为了维护和平与发展。
再看“台独”事件,陈水扁等人一再冲破禁区,向台湾真正独立迈进,但目前还并未露骨宣布立国,还沿用叫嚣的是“中华民国”,虽然国际上已经不再承认“中华民国”,但从蒋介石、蒋经国到李登辉,再到陈水扁,“中华民国”复国之梦一直在做着,只是到了李登辉、陈水扁已经对反攻大陆不报任何希望,完全绝望,能求自保就不错了。台独就是在这种对反攻大陆极端绝望的情况下而滋生的更加绝望的自杀式举动,这也说明台湾当局已经无路可走了,只有回归大陆一条路,否则就面临毁灭。大陆应当看透这一点,抓住时机,加大各种压力,不能放任台独蔓延到不可收拾,更不可轻言武力。以往无论如何,两岸是在承认“一个中国”的前提下的斗争,因而也是和平方式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斗争,武力解决任何时候都没有成为最佳方案,只是成为两岸的强大威慑力量。
显然,两岸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斗争一直在延续,只要“一个中国”的原则不被打破,只要台湾不回归大陆,政治、经济、文化的斗争将会更深入、形式更多样、破坏性会更大。“台独”势力为何在台湾岛日益增长,这与美国等国家对“台独”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但迫与大陆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实现统一的决心,台湾暂时不会轻言独立,陈水扁借公投问题来投石问路,只是试探,国家当然要有强硬反应,但并未到真正动武时机。
台海战争一旦爆发,正如一些网友担心的一样,可能由局部战争升级到全面战争,战胜了还可以,战败了国家民族经济建设遭毁灭性打击不说,面临的将是永不会恢复的有如前苏联式的解体局面。这是何等暗淡的前景啊,那些轻言战争的人面对如此前景不应该反思么。
为国家民族计,武力统一台湾不是最佳方案,两岸政治、经济、文化的斗争从来未中断过,但国家还从未从经济间谍战的高度来看台湾问题,倒是与美、日等国已经打了几场经济战。台湾问题不是俄罗斯的车臣问题,更不是科索沃问题和伊拉克问题。无论如何,台湾问题已经国际化了,其他国家除了纸面上的参与外,实际能参与到何种程度还是未知数。台湾能以公投试探大陆虚实,美国也敢于出动七艘航母在敏感时期、敏感地带搞军事演习,大陆不能仅用东山岛军事演习这老招式了,经济间谍战应当从战略高度予以明确了,要不惜经济代价,从经济文化上全方位立体式合围台湾、切入台湾、控制台湾。
和平解决希望只要存在,“一个中国”原则只要未被打破,大陆就应当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武力解决不是最佳方案,更不要说是核战争了,政治经济文化的斗争方式是必要和可能的,东西德的统一是个例子。经济间谍战目前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但武力仍然是经济间谍战的后盾,台湾方面之所以不急于宣布独立,最大的原因就是摄于大陆强大的军事压力,台湾当然也不想遭到毁灭性打击,武力也不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对台打经济间谍战,我们可能已经失去了很多机会,但目前的时机不能再错过了,台独分子摄于军事压力,在军事对抗未成熟之时,不会宣布独立,我们应抓住这一宝贵时机,展开大规模的经济间谍战,在这一点上绝不能手软。否则,失去时机,把国家带入战争之中,将是真正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