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界性股灾
世界性重大股灾先后有两次,即1929年和1987年世界范围的股灾。这两次股灾是迄今为止波及范围最广、破坏性最大的股灾,详见表3~4。
表31929年世界性股灾
1929年世界性股灾起源于美国。1920~1921年,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经济走出谷底,开始回升。1923年,美国股市开始启动,稳步攀升到1928年。美国股票市值从270亿美元增至480亿美元,共增长78%,年均增长13%。这一期间,美国股市基本上处于慢牛走势之中,股市和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大致吻合。
然而,1928年和1929年,美国经济“持续繁荣”被过分喧染,新当选的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HebertHoover)甚至扬言:“美国今天比任何地方的历史上的以往时期更接近于取得消灭贫困的最后胜利。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欧文·费雪(OwenFisher)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股市已经达到像永久性高原那样的平稳时期。”
美国到处都充满着欢乐祥和的情绪,整个股市和投资者都沉浸在兴奋、狂热之中。这极大地激发了华尔街投机商的野心,他们将原先繁荣的股票交易演变成一种疯狂的投机活动。众多投资者在股市赚钱的示范效应下和股票推销商的煽动下,纷纷进入股市,美国出现了空前的全民股票热。大量流金从银行流入股市,证券机构也大量透支给投机商炒股。一些投机商和上市公司相互勾结,私下传播内幕信息,公开则喧染公司的虚假繁荣。在此情况下,美国股市一反过去的慢牛走势,股价扶摇直上。道·琼斯指数在1929年9月初摸高452点,比年初暴涨了1倍多,比1921年最低时上涨了5.95倍。美国股价被炒高到极不现实的地步,远远超过了其实际价值,股市风险日益增大到一触即发的地步。
在美国股市暴涨的同时,持续增长7年的美国经济在1929年的下半年开始显露疲态,工业产量出现萎缩。1929年9月5日,美国金融家罗杰·巴布森(RodgerBabson)预言“一场市场崩溃迟早要来临”,然而却遭到股评人士和投机商的无情谴责。但当罗杰·巴布森的话在道·琼斯金融消息自动记录器上被引用的时候,市场真的发生了突然变化,昔日股票指数狂涨已被大幅下挫所代替,整个9月,美国股市价格时起时落,“永久性高原那样的平稳时期”已经过去。1929年10月21日,人称“黑色星期一”,美国股市一开盘就像溃堤的洪流急剧下泄,人们纷纷抛出股票。纽约证券交易所当天共有1600万张以上的股票易手,是该所有史以来最大成交额。10月24日,尽管美国总统发布了“经济形势平稳”的新闻讲话,但纽约股市仍被1300万股抛单压得直线下泄;10月28日,面临崩溃的纽约股市来不及喘息,再次以空前的幅度狂跌,当天跌幅高达12.82%,股票持有者急于抛股已到了不计价格高低的地步。从此,美国股市步入长达5年的漫长熊市,到1932年7月,道·琼斯指数已跌至58点,①较1929年9月最高点452点已跌去89%;股票市值也从1929年9月的897亿美元跌至1930年的156亿美元,市值损失了82.3%共741亿美元。著名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股票价格从396美元跌到最低只剩下8美元,跌幅高达91.9%。受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溃的影响,不仅美国经济陷入瘫痪,而且引发了长达4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直到1954年,在事过25年后,道·琼期指数才重返1929年的峰位452点。
表41987年世界性股灾
1987年世界性股灾也起源于美国。1980年,罗纳德·里根(RondldReagen)当选美国总统。1982年美国经济出现复苏,通货膨胀率下降,美国以至整个西方经济进入了一个持续的增长期。在美国提高利率和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双重引导下,国际游资大量流入美国。据美国官方统计,1982~1986年外国资金流入美国高达3037亿美元。这些游资大量涌入股市,促使股价大幅上升。道·琼斯指数从1982年的776.92点上升到1986年的1955.57点,1987年8月25日更是升至2722.40点,较1982年最低点上涨了2.5倍。在1982年8月至1986年底,意大利、西德和日本的股价指数也分别上涨了3.56倍、3.51倍和1.6倍。整个西方国家的股市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全面牛市之中。
美国经济虽然持续增长,但也存在不少隐患。1986年,美国财政赤字高达2210亿美元,外贸赤字高达1562亿美元,外债达2636亿美元,美国已沦为世界最大债务国。为了吸引外来资金,以弥补国内资金的不足,美国保持着较高的利率水平。这些因素都不支持股价持续上涨,反而是股价下跌的动力。1987年10月15日和18日,美国财政部长公开对西德提高央行重购回贷款利率表示不满,并扬言重新调整当年西方七国财政部长已达成的稳定汇率的协议。受此影响,已经出现较大波动的纽约股市终于在1987年10月19日出现了狂跌。这一天,道·琼斯指数暴跌508.32点,跌幅达22.62%,①超过了触发经济危机的1929年10月28日暴跌12.82%的记录。是日,纽约股票交易量达到6.043亿股,比10月16日创记录的3.385亿股又增加了78.52%。据统计,10月19日上市的所有股票,在一天之中就损失了5000亿美元,受害的股票持有者达4700万户。10月26日,美国道·琼斯指数再次下跌157点,跌幅为7.9%。
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暴跌,触发了世界性股灾的发生。10月19日,伦敦《金融时报》指数下跌183.70点,跌10.8%,创伦敦股市历史上日最大跌幅;日本日经指数10月19日跌620点,跌幅为2.35%,10月20日再跌3800点,跌幅14.76%;澳大利亚股价指数10月19日跌3.74%,10月20日又跌24.90%;香港恒生指数10月19日跌420点,跌幅为11.2%。停市4天后,10月26日香港恒生指数再暴跌1121点,日跌幅高达33.33%,创世界股市历史上日最高跌幅纪录。此外,在10月19日或20日,法国、荷兰、比利时、新加坡股市分别跌9.7%、11.8%、10.5%和12.15%,巴西、墨西哥股市更是日跌20%以上。10月26日,美国股市再次暴跌,整个西方股市又一次陷入恐慌的跌幅之中。整个10月,股灾造成世界重要股市市值损失了17920亿美元,相当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3380亿美元的5.30倍。
世界性重大股灾先后有两次,即1929年和1987年世界范围的股灾。这两次股灾是迄今为止波及范围最广、破坏性最大的股灾,详见表3~4。
表31929年世界性股灾
1929年世界性股灾起源于美国。1920~1921年,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经济走出谷底,开始回升。1923年,美国股市开始启动,稳步攀升到1928年。美国股票市值从270亿美元增至480亿美元,共增长78%,年均增长13%。这一期间,美国股市基本上处于慢牛走势之中,股市和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大致吻合。
然而,1928年和1929年,美国经济“持续繁荣”被过分喧染,新当选的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HebertHoover)甚至扬言:“美国今天比任何地方的历史上的以往时期更接近于取得消灭贫困的最后胜利。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欧文·费雪(OwenFisher)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股市已经达到像永久性高原那样的平稳时期。”
美国到处都充满着欢乐祥和的情绪,整个股市和投资者都沉浸在兴奋、狂热之中。这极大地激发了华尔街投机商的野心,他们将原先繁荣的股票交易演变成一种疯狂的投机活动。众多投资者在股市赚钱的示范效应下和股票推销商的煽动下,纷纷进入股市,美国出现了空前的全民股票热。大量流金从银行流入股市,证券机构也大量透支给投机商炒股。一些投机商和上市公司相互勾结,私下传播内幕信息,公开则喧染公司的虚假繁荣。在此情况下,美国股市一反过去的慢牛走势,股价扶摇直上。道·琼斯指数在1929年9月初摸高452点,比年初暴涨了1倍多,比1921年最低时上涨了5.95倍。美国股价被炒高到极不现实的地步,远远超过了其实际价值,股市风险日益增大到一触即发的地步。
在美国股市暴涨的同时,持续增长7年的美国经济在1929年的下半年开始显露疲态,工业产量出现萎缩。1929年9月5日,美国金融家罗杰·巴布森(RodgerBabson)预言“一场市场崩溃迟早要来临”,然而却遭到股评人士和投机商的无情谴责。但当罗杰·巴布森的话在道·琼斯金融消息自动记录器上被引用的时候,市场真的发生了突然变化,昔日股票指数狂涨已被大幅下挫所代替,整个9月,美国股市价格时起时落,“永久性高原那样的平稳时期”已经过去。1929年10月21日,人称“黑色星期一”,美国股市一开盘就像溃堤的洪流急剧下泄,人们纷纷抛出股票。纽约证券交易所当天共有1600万张以上的股票易手,是该所有史以来最大成交额。10月24日,尽管美国总统发布了“经济形势平稳”的新闻讲话,但纽约股市仍被1300万股抛单压得直线下泄;10月28日,面临崩溃的纽约股市来不及喘息,再次以空前的幅度狂跌,当天跌幅高达12.82%,股票持有者急于抛股已到了不计价格高低的地步。从此,美国股市步入长达5年的漫长熊市,到1932年7月,道·琼斯指数已跌至58点,①较1929年9月最高点452点已跌去89%;股票市值也从1929年9月的897亿美元跌至1930年的156亿美元,市值损失了82.3%共741亿美元。著名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股票价格从396美元跌到最低只剩下8美元,跌幅高达91.9%。受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溃的影响,不仅美国经济陷入瘫痪,而且引发了长达4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直到1954年,在事过25年后,道·琼期指数才重返1929年的峰位452点。
表41987年世界性股灾
1987年世界性股灾也起源于美国。1980年,罗纳德·里根(RondldReagen)当选美国总统。1982年美国经济出现复苏,通货膨胀率下降,美国以至整个西方经济进入了一个持续的增长期。在美国提高利率和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双重引导下,国际游资大量流入美国。据美国官方统计,1982~1986年外国资金流入美国高达3037亿美元。这些游资大量涌入股市,促使股价大幅上升。道·琼斯指数从1982年的776.92点上升到1986年的1955.57点,1987年8月25日更是升至2722.40点,较1982年最低点上涨了2.5倍。在1982年8月至1986年底,意大利、西德和日本的股价指数也分别上涨了3.56倍、3.51倍和1.6倍。整个西方国家的股市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全面牛市之中。
美国经济虽然持续增长,但也存在不少隐患。1986年,美国财政赤字高达2210亿美元,外贸赤字高达1562亿美元,外债达2636亿美元,美国已沦为世界最大债务国。为了吸引外来资金,以弥补国内资金的不足,美国保持着较高的利率水平。这些因素都不支持股价持续上涨,反而是股价下跌的动力。1987年10月15日和18日,美国财政部长公开对西德提高央行重购回贷款利率表示不满,并扬言重新调整当年西方七国财政部长已达成的稳定汇率的协议。受此影响,已经出现较大波动的纽约股市终于在1987年10月19日出现了狂跌。这一天,道·琼斯指数暴跌508.32点,跌幅达22.62%,①超过了触发经济危机的1929年10月28日暴跌12.82%的记录。是日,纽约股票交易量达到6.043亿股,比10月16日创记录的3.385亿股又增加了78.52%。据统计,10月19日上市的所有股票,在一天之中就损失了5000亿美元,受害的股票持有者达4700万户。10月26日,美国道·琼斯指数再次下跌157点,跌幅为7.9%。
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暴跌,触发了世界性股灾的发生。10月19日,伦敦《金融时报》指数下跌183.70点,跌10.8%,创伦敦股市历史上日最大跌幅;日本日经指数10月19日跌620点,跌幅为2.35%,10月20日再跌3800点,跌幅14.76%;澳大利亚股价指数10月19日跌3.74%,10月20日又跌24.90%;香港恒生指数10月19日跌420点,跌幅为11.2%。停市4天后,10月26日香港恒生指数再暴跌1121点,日跌幅高达33.33%,创世界股市历史上日最高跌幅纪录。此外,在10月19日或20日,法国、荷兰、比利时、新加坡股市分别跌9.7%、11.8%、10.5%和12.15%,巴西、墨西哥股市更是日跌20%以上。10月26日,美国股市再次暴跌,整个西方股市又一次陷入恐慌的跌幅之中。整个10月,股灾造成世界重要股市市值损失了17920亿美元,相当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3380亿美元的5.3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