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与分析系列---谁为慢性大病患者的今后负责?
曾经一个苦涩的话题、一个让病人再次寒心的话题、一个考问一些所谓医学专家良知、医德的话题:
糖尿病的并发症究竟还能通过医改的慢性大病复检吗?
在医学上,对搪尿病患者的治疗可分为:心理治疗、食疗、医药控制等方法。
心理治疗是因为糖尿病人切忌生气、劳累,好的心情是他们“维持生命”(不是痊愈)的基本保证;食疗是治疗、巩固病情不在继续恶化的根本所在;医药治疗才是治疗后续保障。
一个电力职工在1999年末的一个施工工地上发现的糖尿病,因过度的劳累而诱发了低血搪(抢救不及时就有生命的危险)而晕厥在施工现场。他当时的血搪值是24—26之间,当地的医疗机构说没有技术、治疗保证,让病人回到郑州接受治疗。
在经过郑州市中心医院、市中医院的诊断治疗后,确诊为:糖尿病及并发高血压、眼底病变、冠心病。并与2000年第一次的慢性大病申请中,通过了审核。
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在今年的复审中被告知只通过复审的是高血压,而其作为糖尿病的并发症却没有通过。
一个疑问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作为电力系统的大病主要医疗检验的河南电力医院,刚结束了对这个病人的住院治疗、职工例行体检和大病复检。住院的主要病历就是冠心病和糖尿病控制,例行的体检时大夫还明确指出该病人的眼底病变结果远比上年度的眼部照片严重!!!
那么,才时过数日的河南电力医院为何又在大病的复审中有了如此的结果呢?
这其中又有什么原因和蹊跷呢?
如果连这种糖尿病的并发症如此明显的病情都得不到复审,那你们究竟要给什么人、什么样的病情审议、通过审批呢?
据一个知情人士透露,该病人没有通过复审的原因是因当时的检查结果中血搪值不高。也有人为此和所谓的权威机构、专家协商、反映过这个问题,结果是让病人明年三月在参加明年的评审。
血搪的控制好,说明了病人的治疗还是有成效的,这就能用做不批复的结论吗?
如此的答复不显得太幼稚与滑天下之大稽吗?
得到这个结论后,我们也研究了病人的今后治疗问题。
病人今年的医疗卡(医疗统筹的帐户卡)上可使用的费用是不到2000元,他到发稿时截止已经在个人帐户上支出了4500元。总医疗费用为14500元。按慢性病报百分之75计算,实际上已经有帐而钱支出了。那么到明年三月的报审到审批下来的期间,他将面临着由个人负担一切发生的全部医药费用。这还不包括他用其他不在慢性统筹范围内的药物治疗和可能随时发生的住院治疗(连续几年,该病人每年都因心脏病、糖尿病住院治疗)。
那么作为一个还有良知的朋友,你认为他应该为自己今后的治疗费用买单吗?
那些吃大处方回扣、挣每年的复审、评议的医学大碗、那些专家、泰斗们,你们没有一个有治愈病人的丝毫本事,可你们还有那人性中丝毫的良心与良知吗?为什么还要给患者在人为的增加心理上、精神上的新创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