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融经济学家默顿·米勒
1958年6月米勒和莫迪利安尼在《美国经济评论》上联名发表了题为《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的论文,提出了关于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分析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之间关系的新见解,后来又一起连续著文进一步修正和完善这一分析。这可以说是米勒对经济学的最大贡献。之后他俩还合写了几篇论文,直到60年代中期。1961年,他来到芝加哥大学。1965—1981年,他任芝加哥大学商业研究生院布朗(Edward Eagle Brown)讲座银行
他著作等身,主要包括:《经济学术语文选》(1963年)、《审计、管理策略与会计教育》(合作,1964年)、《金融理论》(合作,1972年)、《宏观经济学:新古典主义入门》(合作,1974年)《应用价格理论文选》(1980年)。论文主要包括:《内在弹性》(1948年3月)、《利息率变动的收入效应》(合作,1951年春)、《铁路货运最优规划模型》(合作,1961年10月和1959年9月)、《红利政策、增长和股票估价》(合作,1963年6月)、《对供电业资本价值的若干估算》(合作,1966年6月)、《厂商的一个需求模型》(合作,1966年8月)、《与不确定条件下投资规划相关的资本价值的若干估算》(1967年2月)、《与风险相关的收益率:最新发现的再考察》(1972年)、《出租、购买和资本服务的成本》(合作,1976年6月)、《债务和税收》(1977年5月)、《银行控投公司的管制方法》(合作,1978年7月)、《石油与天然气的定价:若干后续结论》(合作,1985年5月)、《金融创新:最近20年进展与未来发展展望》(1986年12月)、《30年之后的莫迪利阿尼—米勒定理》(1988年秋)、《毛利管制与股市波动》9合作,1990年3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