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融经济学家默顿•米勒


现代金融经济学家默顿·米勒

 

1923516,米勒出生于美国麻萨诸塞州的波士顿。1940年也进入哈佛大学。1943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49年,他入学巴尔的摩的约翰·霍浦金斯大学的研究生院,并于1952年获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学位。1952—1953年他任伦敦经济学院的访问助理讲师。19531961年执教于卡内基工学院,即现在的卡内其·梅隆大学。当时,他们的工业管理研究是领导美国商学院新浪潮的第一家,也是最有影响的一家。在这里,米勒的同事中有西蒙和莫迪利阿尼,他们分别是1978年和198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19586月米勒和莫迪利安尼在《美国经济评论》上联名发表了题为《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的论文,提出了关于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分析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之间关系的新见解,后来又一起连续著文进一步修正和完善这一分析。这可以说是米勒对经济学的最大贡献。之后他俩还合写了几篇论文,直到60年代中期。1961年,他来到芝加哥大学。1965—1981年,他任芝加哥大学商业研究生院布朗(Edward Eagle Brown)讲座银行金融学教授。1966—1967年,在比利时的鲁文大学作了一年的访问教授。曾在1976年当选为美国金融学会会长和《商业杂志》副主编。1981年至今,任芝加哥大学商业研究院马歇尔(Leon Carrol Marshall)讲座功勋教授。自80年代初以来,米勒的兴趣转移到金融服务业的经济和管制问题,特别是证券和期货交易方面。米勒现在是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一名董事。此前,他曾担任该所的特别学术委员会委员,对19871019—20日的危机作事后分析。1990年当选为美国经济学协会杰出会员,并于当年与哈里·马科维茨、威廉·夏普一起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米勒还是美国经济计量学会会员。

    他著作等身,主要包括:《经济学术语文选》(1963年)、《审计、管理策略与会计教育》(合作,1964年)、《金融理论》(合作,1972年)、《宏观经济学:新古典主义入门》(合作,1974年)《应用价格理论文选》(1980年)。论文主要包括:《内在弹性》(19483月)、《利息率变动的收入效应》(合作,1951年春)、《铁路货运最优规划模型》(合作,196110月和19599月)、《红利政策、增长和股票估价》(合作,19636月)、《对供电业资本价值的若干估算》(合作,19666月)、《厂商的一个需求模型》(合作,19668月)、《与不确定条件下投资规划相关的资本价值的若干估算》(19672月)、《与风险相关的收益率:最新发现的再考察》(1972年)、《出租、购买和资本服务的成本》(合作,19766月)、《债务和税收》(19775月)、《银行控投公司的管制方法》(合作,19787月)、《石油与天然气的定价:若干后续结论》(合作,19855月)、《金融创新:最近20年进展与未来发展展望》(198612月)、《30年之后的莫迪利阿尼米勒定理》(1988年秋)、《毛利管制与股市波动》9合作,19903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