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金融之战”


                            也谈“金融之战”
                                                 作者:耿丽娜

   

  “金融之战”是近段时间在网络和媒体出现较多的一个词组。前些日子,我在博客里转载了网上《金融保卫战》一文,转载此文的主要目的,是想时时提醒自己保持高度的警惕,为小小资本的投资掌握一个合适的“度”。不要使自己头脑发热、忘乎所以,从而一败涂地。

   

   “金融保卫战”这一词组和概念,使我联想到了中国近代史的片段。 20世纪中华民族遭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顽强抗击侵略者的战争,这是一场关乎着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中国共产党顺应民意及时提出了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得到的全中国人民和各个党派的支持。虽然这场战争打得旷日持久,异常惨烈,但中国人民全力以赴,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而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进行的过程中,也从弱到强发展壮大了起来,在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同时也赢得了历史,从而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完成了政权的更迭。

   

    综观近几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过程,为了使中国的证券市场跟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树立中国在世界资本市场大国的地位,我们的主帅和将军们摸着石头过河,一手举着火,一手提着水。证券市场低迷的时候烧一把火,给些温度,过热的时候浇一些水,降降温度,目的是让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平稳地向前发展,走出一条既具中国特色,又能与世界资本市场接轨的中国证券之路。为了在这场战争中夯实一个基础扎实的阵地和坚固的战壕,我们的指挥员们简直是处心积虑、如履薄冰。

  

   “金融之战”一词的概念在我的想象中,就像过去中国曾经历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改革开放的历史战役一样,也将会持久而残烈,且瞬息万变、险象环生,稍有不慎就会掉进深渊。我们每个同时代的人,既是这场战争的参与者又是旁观者,中国的金融机构和企业都是此次战斗中一个个的军团。关键问题是,如何在战役中巧妙、合理地排兵布阵,在战中学、在学中战。这是一场关乎金融、石油、货币、粮食和住房等多种手段并用没有硝烟的战争。打赢这场战役,宏观上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综合国力,微观上关乎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既得利益。

   

    有人说,现今大国掘起的本质是大国金融的掘起。而在今天全球资本市场进入相对低迷状态和整体混乱的阶段,此次的“金融之战”对于中国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如何抓住契机迎接历史性的机遇和挑战,借势、借力巧妙地打赢中国的“金融保卫战”。这或许将改变世界资本市场的历史格局,起到稳定和促进世界金融证券市场和谐向前发展的作用,对世界的资本市场做出与中国大国地位相应的贡献。

   

    笔者不是金融专家,不懂行业的专用名词和深奥的理论,只是以一位普通公民的身份对于“金融之战”一词,表达一种朴素的观点和认识。但我坚信,有着五千年文化底蕴的沉淀,并善于把西方人优秀的东西拿来为我所用的中国人,会站在民族和国家利益立场考虑问题,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国家的利益而战,我们的主帅和指挥员能够站在国际化的高度因势利导,实事求是、求同存异、审时度势、与时俱变,运用科学发展观及辨证法的法则指挥全盘战役的话,那么中国的证券市场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

   

    也许若干年后,当中国成为世界金融强国的时候,我们深情地回眸一瞥这个历史进程,原来这场战争曾随同你、我、他共同走过。

  

   “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我一直推崇这句话中所蕴涵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人类的发展史是在不断开拓创新的过程中逐步向前推进的。期望中国打赢此次“金融之战”。祝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生存的环境自然、清新、美好!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足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