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艳照门”,最需要的是亡羊补牢
引爆网络的“艳照门”事件曾经被人形象地比喻为2008年初发生在网络世界的一场巨大“雪灾”,其对公众心理和社会道德观念等带来的冲击在互联网发展史上可谓是史无前例的。随着陈冠希的道歉并宣布永久退出香港娱乐圈,“艳照门”事件似乎离画句号为时不远了。然而,当前我们最需要的是反思,是如何应对可能产生的“次生灾害”,而非过于关注事件本身的进展。八家中央网络媒体共签自律公约,无疑做出了一个很好的表率,也是一个值得赞赏的明智之举。
在信息时代,网络本该是更快捷地传播信息、知识,使人和社会更快、更好地走向文明进步的平台,可是,极少数素质低下、道德败坏甚至别有用心之流为了达到各自的目的,却频频将各种各样的“生活垃圾”、“灵魂垃圾”塞进网络,严重污染着网络风气,给公众造成身心伤害,更容易造成世界观、价值观上的混乱。
事实上“艳照门”事件所产生的“次生灾害”已经开始显露出来,据广州日报报道,“很黄很暴力”和“娇身冠养”已经成为一些中小学学生的“口头禅”,从上周末开始,广州市“
所谓“亡羊补牢,犹为未晚”。网络不是垃圾场。依法开展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积极传播健康有益、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现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旗帜鲜明、毫不留情地抵制腐朽落后思想文化,不传播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违背社会公德、损害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各类网络垃圾,是各网站义不容辞的职责。吸取沉痛教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患于未然,是当前各家网站应对“艳照门”事件的当务之急。
八大中央网络媒体行动了,其他各家大大小小的网站也应该马上行动起来?网站行动了,广大网民们是不是也该行动起来?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殊性,有时可能难免有一些尘埃飘落网络空间,这不仅要求网管们勤奋打扫,保持网站的洁净,也要求广大网民在加强自律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配合网站经常开展“大扫除”活动,真正做到视网络垃圾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共同的精神家园,需要我们共同来呵护。
当然,仅仅有网络本身的行动还不够,还要反思如何堵住网络垃圾的源头,特别是我们的演艺界,更该作深入的检讨,如何引导、约束艺人行为,教育艺人自律,多生产高雅的精神食粮,少制造低俗的垃圾产品,避免“艳照门”事件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