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秋声:从百年诺贝尔奖史留下的最大遗憾看“龚氏桥全整流电路”开创性成果离国家自然科学奖和诺贝尔奖远有多远?


    关健字:     诺贝尔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      龚氏桥全整流电路

   最近拜读了环球时报——段祎童写的: 百年诺贝尔奖的阴差阳错, 和科学时报——孙国际写的:基础研究宜“ 散兵” 这两篇文章很有感触。 诺贝尔奖自1901年开始首次颁奖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诺贝尔奖现己成为世界公认的全球最高科学奖项。我国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国策,开创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要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原始基础创新为根本,它是重中之重,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的对像,只有原始基础研究对世界做出重大贡献者才有可能获诺贝尔科学奖,我们很难想像一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一个还没有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的国家会被世界公认为创新型国家,因此,我国必需要在2020年之前实现诺贝尔奖在本土零的突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该对它进行重点资助。作者提笔写了这篇文章希望它能为早日实现本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有所启示,对我国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为什么会缺一等奖有所思考。

诺贝尔奖现己成为全球科学家最高奖项,它是全球科学家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尽管一年一度诺贝尔奖每一个奖项的候选人都多达数百人,评选过程又极为严格,但是在百年诺贝尔评奖历史上是还是出现一些遗漏重要科学成就的情况,因此有些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因此与诺贝尔奖无缘,这与历届诺贝尔奖评委水准与见识有关。百年诺贝尔奖历史上留下最大的遗憾要算是俄国天才科学家门捷列夫与诺贝尔奖无缘,1905年他就是诺贝尔化学奖的候选人,1906年又以一票之差与诺贝尔奖无缘。1907年门捷列夫离开人世,而给诺贝尔奖历史上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为什么是最大的遗憾呢?因为在百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数百名科学家中,能在世界上所有科学课堂讲授他们成就内容的甚少!在世界所有科学课堂都讲授的科学成果才是世界上所有人都公认科学成就, 诺贝尔奖得主的成就未必都能做到这点, 而门捷列夫发现元素的周期排列规律和元素周期表在全球所有大、中院校化学科学课堂都必需讲授的内容。如果他能多活1-2年,诺贝尔化学奖也一定会落在他的头上,诺贝尔奖历史上也不会留下这个最大的难以弥补的遗憾,俄国也会多一位最具影响力的诺贝尔奖得主。由此可知,科学家的生命不仅对本人很重要,有时对国家的荣誉和科学发展也很重要。

我国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奖,也成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己经成立20多年,资助了很多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项目,在所资助的项目中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奖的也不少,但是至今还没有见到有一项对民间自主提出基础研究项目的资金资助!更谈不上基金资助的民间基础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了!这也许是由于对民间基础研究的资金资助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所致,但我们不应该因操作有难度而把它放在一边而不去探索解决,我认为可以参照孙国际先生在科学时报——基础研究宜 “散兵一文中提出的办法。对于民间自主自费开展的基础研究项目,建议基金会每年组织一次民间基础研究项目的资助申报和评审,对于发现有重大开创性基础研究成果或前景的项目,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希望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甚至有希望冲击国际最高科技奖的项目, 基金会就应该立即进行追加或者收购(奖励)为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这样既有利于对民间基础研究的资金资助和管理,也不会使资金流失,又有利于支持民间基础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先生就在自然科学基金会成立20周年论坛大会上说过:中国政府应该更多的支持科学家出于个人兴趣而自由开展的研究,因为这类研究所获得的才是真正具有原创性的前沿研究成果。我认为历史上对科学做出开创性重大研究成果的多数都是出于科学家个人感兴趣而自由自主开展的研究成果,在取得这些重大科学成果之前的极大多数科学家都是民间科学家。因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如果认为丁肇中先生的话说到点子上,就没有理由不对民间科学家自主开展的基础研究项目开展资金资助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奖也应该对民间科学家所取得的重大开创性基础研究成果给予重奖。

我国建国以来国家科技奖中能有几项被国内外所有科学课堂都讲授的内容?! 比单相桥式更好的龚氏桥全整流电路只在世界教科书上教学了百年并且公认为性能最好的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上画上1个二极管, 并改变其触发信号的相位那样简明,它就能输出桥控电路的2倍直流电流和4倍直流功率, 解决半波、全波和桥式三类经典单相可控整流电路在调低输出电压时都存在着:功率因数低、谐波大、输出电流少和效率低等多个百年未解决的世界性难题,打破了自有三类经典可控电路以来在调低电压时,其最大输出直流电流都必须降低的科学规律,从而在世界上开创了一大类:在调低输出电压时,其最大输出不但不会降低,反而可以增加的第四类单相可控整流电路—龚氏桥全整流电路,奠定了现代复式相控技术的理论基础, 在整流电路领域内开创了一类介于全波电路和桥式电路之间的“桥全电路”科学分支。因此,桥全电路的发明和它的内在科学规律的重要发现,它使世界可控整流电路的面目一新。在全球大中专院校电工科学课堂讲授百年的半波、全波和桥式三类经典电路,以桥式性能最优讲的内容最多,桥全整流电路发明之后在全球所有教学单相可控整流电路的专家和教授就没有理由不讲授比它桥式更好的桥全整流电路,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世界影响最为广泛, 能够走进世界所有科学课堂讲授的开创性基础电路研究成果, 它虽然比不上元素周期表, 但世界上还是有上亿人在科学课堂上学过龚氏桥全电路,并且今后世界上所有科学课堂还必将继续讲授桥全电路,这一开创性基础研究成果大家可以与我国历年来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的成果以及它们对世界科学的贡献和影响做一个比较,大家可以发现它毫不逊色。那为什么2007年度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会缺项呢?问题在于:国家自然科学奖申报不允许毛遂自荐和民间推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和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奖只是向国家单位开放,而没有向民间单位和个人开放所造成的。发明人的1个妹妹和1个弟弟已相继离开了人世, 如果发明人也因某种原因离开人世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无缘,与国家自然科学奖无缘,而我国会后每年又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学习和使用龚氏桥全整流电路,那就可能会和百年诺贝尔奖历史上留下的遗憾那样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历史和中国科技奖历史上留下遗憾.。如果民间基础研究成果能在世界上所有大中专科学裸堂讲授而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并向国际最高科学奖冲击时,还未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和认可,那一定会给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留下难从弥补的遗憾!至少可从说明国家自然基金委会对资助民间基础研究的工作没有做好。

从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来说, 那些写入世界教科书在世界上所有科学课堂上都讲授的科学发现和发明,是人类文明史的结晶,毫无凝问它们是全世界最广泛公认最有影响力的开创性基础研究成果,即使与诺贝尔奖无缘也丝毫不会影响其成就的伟大和对全人类文明进步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因为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除了要有重大开创性基础研究成果之外,还需要有机遇和运气,有时还需要科学家的寿命来做保证。历史上有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对人类的科学贡献还是远比不上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门捷到夫!这是不可争辨公认的历史事实,因此,从这方面来说现在的科学家又可以不要太在意诺贝尔奖,更多的主意力应放在自已对科学和人类的文明进步的历史贡献方面,但是对一个要获得世界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来说获诺贝奖又是必需的,因此,我国科学家也有此重任。我认为我发明的桥全电路和它的内在科学规律的发现(相控整流电路在调低输出电压时,其最大输出电流不但不会降低,反面可以增加的科学规律)以及为现代复式相控技术基础理论所做的贡献,将改变出全球大中专院校电工教学,可与我国历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成果相媲美,可向诺贝尔奖提名冲击,离国家自然科学奖和诺贝尔奖都不会太遥远,因此,采访的记者问我下一个奋斗目标时,我回答是:将用我发明的整流电路和滤波基础电路的开创性研究成果向诺贝尔奖冲击,江西日报社新法制报也就公开了我这位院士水平的民间科学家这个美好的愿望。我可能是我国第一个被媒体公开提出向诺贝尔奖冲击的民间科学家.欢迎大家评述!                     

(2008-2-22

   

本文作者龚秋声:中华民族振兴金会副会长、南昌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