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2008最有影响力专家百强评选”的想法


  首先,我认为“2008最有影响力专家百强评选”是个好事。这在

  《王仲礼的见解》(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comment.aspx?tid=3986)中有阐述:评选“最具影响力100强”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对促进咱们网站的快速发展壮大将起到重要作用。现代社会,只有多赢才是出路,才是发展的关键。NBA就是典范。只一方面赢,绝不能长久,这一方面最后也绝不能赢。网站借助于专家而发展;专家借助于网站而再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再发展。

  其次,对网友们对“专家”的见解有自己的看法。网友们有许多人认为,“2008最有影响力专家百强评选”被评选的人应该是“专家”。我同意这样的观点。我的观点在《对<专家解读新闻事件>的看法和建议》的一系列文章中都说明白了。(可到: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7/4/26/63460.html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7/4/25/63373.html

  等网页看我的文章)既然是“2008最有影响力专家百强评选”,就应该是“专家”才有资格参加评选。否则,也有“挂羊头卖狗肉”、“驴唇不对马嘴”之嫌。“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事不成。就是最后评选出了“专家百强”,也是变了味的“百强”,而绝非“专家百强”。“假作真时真亦假”。当然,什么是专家?则有不同理解。我看了王思彤的相关文章,他很有研究。我的观点很简单:法规意义上的“专家”,只指取得副高职称的人——国务院有明文规定;一般意义上的“专家”就是《现代汉语词典》说的,某一门学问有专门研究的人;擅长某项技术的人。这应该是“专家”广义的概念。

  再其次,由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2008最有影响力专家百强评选”,除了“影响力”条件外,必须有“专门研究”、“擅长某项技术”的条件。那么,怎么能看出一个人是否有“专门研究”、“擅长某项技术”呢?他的博客文章就是很好的证明。如,有的人只写了一两篇或几篇水平不高的文章,很明显不够专家水准。这些人,就应该排除评选范围。为了简便起见,可以每人自荐自己一、两篇最具代表性、最高水平的文章,由该专业的权威人士打分。如我的《论中国税收的问题与对策》、《论税收征管管辖》等,就是创新的,当今世界唯一的,并且对我国的税收事业的贡献是相当大的。

  最后,点击率是“影响力”的一定的表现,但不是很公平的评选条件,因为点击率不能反映文章的价值。我在文章中有表述:理论文章的价值不是点击率所能反映的。如我的《论中国税收的问题与对策》、《论税收征管管辖》等,是创新的,当今世界唯一的,并且对我国的税收事业的贡献是相当大的。但,它不是为广大普通读者所写的,对广大普通读者也可能是“无用”的。它的点击率显然不能反映它的价值。专业性越强的理论文章,读者群就越小。有道是“曲高和寡”,难道能因为“和寡”而否定“曲高”?当今世界,点击率最高的大概是“色”吧?圣人都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能说明“德”不“如”色?

  所以我赞同“把所有文章分两类,一类通俗文章......一类有理论价值但不通俗文章......”理论文章与通俗文章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硬要拿来直接比,不公平。从道理上讲,价值中国的文章,应依据价值标准来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