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兽们又出来叫春了


叫兽们又出来叫春了

土山

中国的教授们本事不大,却总喜欢在媒体出头露面。诺贝尔奖虽然总和他们无关,但是标新立异的“观点”却也是层出不穷。因而,这些教授们经常成为娱记们关注的焦点。由于他们时不时的要出来叫唤一下,于是被广大人民群众戏称之为“叫兽”。

既然是叫兽,所以他们总是要经常出来叫一叫的。这不,中国政法大学的刘纪鹏、北京大学的曹凤岐等十位来自全国知名高校的教授又嚷嚷着要向国家有关部门联名上书,提出应把振兴股市作为恢复市场信心和落实十项措施的切入点

那么,刘纪鹏、曹凤岐等人究竟在“上书”提出了什么救国救市的方略呢?买了一大堆股票,亏得已经不忍再看我,迫不及待地仔仔细细把“上书”通读了N遍。令人失望的是,这篇集全国经济学精英们集体智慧写成的“上书”,除了用毫无逻辑的语言把一些诸如 多难兴邦“拉动内需”“振兴资本市场”“国际金融新秩序”等不着边际的时髦词语串连起来以外,所提出的具体建议,无非是早在市场上流行了多月的、毫无操作性的诸如“建立平准基金”、“限制大小非”等忽悠股民的天方夜谭以外,并无新意。

众所周知,大小非是中国证券市场先天不足的产物,而大小非的流通则是股改的必然结果。所谓的股改,改的就是大小非原本不能流通的弊端。我相信这十名教授是很清楚这里面的前因后果的,他们中很多人都参与过股改大方针的讨论。况且,他们中很多人都担任着一些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的职务。那么请问,当初股改的时候,你们为什么不提出“大非自锁,小非分割”的大小非解禁的方案呢?作为代表小股东利益的独立董事,你们在讨论股改方案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提出更为细致的小非解禁的对价来让流通股东投票呢?

从法律上来说,股改是上市公司的大小非和流通股东之间达成的要约,大小非是以向流通股东支付不等的股份和现金作为对价来换取流通的权利。在向流通股东支付对价后,大小非按照持股比例的不同在一年、两年或者三年后才能上市流通,这是经过三分之二的流通股东同意后才可实施的股改方案。任何人不能因为现在股价下跌了,就要求改变当初的要约。这是最起码的公平原则。流通股股东不可以,证监会更不可以。试想一下,当初的股改要约是在平等的情况下,由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协商达成的,证监会今天有什么理由可以变更要约?至于信息披露的原则,更没有必要因为大小非的减持而另立一个单独的规定。大小非在支付完对价后就不是大小非了,而是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限售条件一旦解除,它在提示性的公告后就和流通股一样了,证监会和交易所没有权利再设置更多的限制。总不能对价拿到手,就什么都不认了。那才是真正的无赖做法。

“大小非”是股市下跌的主因——这是半年多来弥漫在股市的一种观点。如果这是投资者对股市下跌的一种迁怒,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经济学教授也居然也把这当作自己的观点写进“上书”的话,那这些教授们不是真傻的话,就一定是在装傻。大小非的可流通是在股改的那一刻就确定了的事情,并不是股票炒高了以后才出现的。

2005617,第一家上市公司三一重工完成股改。从这天开始,就意味着中国股市迈步进入了全流通的时代,这一天上证指数是1085点。三年来,中国股市的大部分上市公司已经完成了股改,而三年后的今天,上证指数是1965点。三年多上涨了880点,上升幅度为81%

再拿第一家股改公司为例,三一重工的股改日是2005617日,这天三一重工的股票收盘价是16.61元,三年来,三一重工实行过两个十送十和一个十送五,今天的收盘价是17.81元。复权价超过100元。涨幅更是超过500%

再看看中信证券,股改日2005815日,当天收盘价5.2元,今天收盘价是20.9元,其中,除现金分红外还有一次十送十。涨幅超过700%

由此可见,全流通并不是股市下跌的原因,而大小非的解禁更没有改变证券市场的估值体系。此番股市的大跌根本原因是对2007年证券市场过分投机的矫正。是在全流通的情况下,投资者对证券市场估值体系的重新认识。我倒是觉得我们的教授们是不是应该好好地自我反思一下:有没有对2007年股市的不理性起过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我们没有忘记的话,20075月,当上证指数从1500点毫无阻碍的涨到4000多点的时候,刘纪鹏教授高叫:股市泡沫是伪命题,20076月份,这个刘教授又扬言“4000点是信心点。”这个刘教授,多次在媒体上表示“主张多用市场手段,少用或不用那些行政手段”解决股市问题,不要“改变市场规则”,但今天却跳出来“上书”政府:要搞平准基金,要限制大小非流通。看来这位教授就是喜欢“叫”。

教授不是算命大师,不要预言股市,不要忽悠股民,不然你们就真的是“叫兽”了。自重吧,教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