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美忠进高校,拷问网络舆论的“痛”与“痒”!
曾因在汶川地震中扔下学生独自逃跑而引发社会广泛争议的教师范美忠,将正式受聘于北京开华教育学校,担任该校文科教研室主任和潜能开发研究院研究员。并将在中央民族大学礼堂公讲人文关怀及如何考上北大。(东方早报2008-12-24 )
这一报道又开始引起网民的一片讨伐声,很多人认为“范跑跑”不再适合做老师!对此,人民网等多家网站都不约而同地推出了一个共同的话题:“范跑跑”能不能上岗再就业?网友对此发表了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按照“道德”要求,范美忠不够资格担任老师。也有人认为应该宽恕他,给他一次机会,因为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错了要改,不仅本人要该,我们周围的人也要给其改正的机会。否则,国人的心胸就太过于狭窄了!在这两相交锋难见上下的热烈讨论中,笔者似乎已经缺少往日的热情,想到的却是另外的一些问题:范美忠从地震之后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自我炒作”开始,到今天的进军高校,究竟是谁在推波助澜?将一个饱受争议的中学老师聘任为高校老师,该学校究竟又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目的呢?
从一个边陲小城的中学老师直接成为高校教师并晋级主任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有着“范跑跑”美誉的范美忠。而聘用范美忠为文科教研室主任的学校也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范美忠无论怎么说都是一个网络“名人”、社会“名流”。是的,今年在汶川大地震给了范美忠一个翻身的绝好机遇,他不仅以身示范率先丢弃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于不顾成为了第一个“先跑先生”,而且以自我炒作的方式在博客中说了“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等几句“真话”,由此便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寂寞教师摇身变成了受到从教育部和宣传部以及社会舆论的谴责和攻击,成为了网络的焦点和社会的热点,成为了一个社会“名人”。笔者在想,这或许就是范美忠的聪明所在罢——因为他深深懂得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只要能够成为“名人”就会身价百倍,就必然会有一个不匪的前程。于是,就在众多网民口诛笔伐,就在社会议论纷纷之间,范美忠将自己置于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了众矢之的,当之无愧地加入了“名流”的阵营,理直气壮地挺进了北京,走进了高校,成为了教研室主任。面对于这种令人“费解”的戏剧性的结局,笔者请问:网络舆论在这场闹剧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有人说,范美忠因为自己的言行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千夫所指不说,赖以养家糊口的工作也失去了。目前,北京这所学校聘用范美忠,对他来说应该是“雪中送炭”,我们也不能因为范美忠曾经的言行就否定了他的教学才能,就让他永远穷困潦倒下去。因此,无论北京这所学校是出于什么目的,对于范美忠再次获得工作,我们都应该宽容以待。但实事求是地讲,谁又能认定这原本就不是范美忠为自己的曲线再就业而精心设计的一个阴谋诡计与圈套呢?“破釜沉舟”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作为北大历史系毕业的范美忠岂能不耳熟能详?
聘任“范跑跑”为客座教师的学校声称让其将讲授人文哲学方面的课程是出于教学的需要。怪哉,一个连教育部都已经认定“做人不能太无耻”的、连教师基本资格都不具备的小城中学教师竟然优秀到了非他不能弥补你教学需求的地步?一个敢说像“地震来了亲娘也不管”之类的话的无耻之徒居然也可以大讲特讲什么“人文关怀”?诚如网友所言,范跑跑去经商,完全没问题;范跑跑去当官,那简直是侮辱了范跑跑,他比官干净多了;范跑跑去当教师,实在是侮辱“教师”这个神圣职务。由此可见,聘任“范跑跑”为客座教师的学校除了是要借助于范美忠臭名昭著的“名声”进行炒作为自己做广告以外,我们似乎再也难以想什么其他的理由!
就在“范跑跑”再就业重新掀起一股网络舆论高潮的同时,范美忠的新闻发言人出面表示,范美忠已经为自己的人性本能过错付出了巨大代价,包括下岗、舆论给他及家人的压力,和之前的商家包括前段时间的某食品商对他进行的恶意炒作等,但“范美忠有生存的需要和工作的需要,而学校和学生也是无辜的,不应该因此受到伤害。社会应以宽容和平和的心态对待这件事。”——看看,这就是“名人”的气派。你见过一个中学代课教师有新闻发言人的吗?这难道不是网络舆论给予范美忠的资本和气势吗?
从范美忠的一下一上,到范美忠进军北京以及新闻发言人的代言,无一不体现了网络舆论的功效。其实,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范美忠今天的“光宗耀祖”和“灿烂辉煌”,都离不开网民口诛笔伐与反复热议的鼎力相助。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设若没有网络,设若没有网民的声浪阵阵,就没有范美忠的今天的“脱颖而出”与“成功”。——这个口口声声称自己是“中国最优秀的文科教师”的无耻之徒,为满足自己的一丝之欲和实现自己离开边陲县城的梦想,巧妙地利用了网民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善良的人性理念,让自己得到了一个梦寐以求的“圆满”。难道不是这样吗?
为此,笔者再次奉劝善良的网民:千万别让一些居心叵测的小人的龌龊之举蒙蔽了我们的眼睛!千万别再让我们制造的舆论成为我们内心永久的“痛”与“痒”!
(李吉明2008年12月23日于河南新乡二十六中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