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将此文献给我的亲密战友“淡雾清水”)
在“上海袭警案”上,“从容派”的观点和“忆通派”代表人物刘晓原的观点有着实质性、本质性差别。我的好友“淡雾清水”说,我现在开始同从容“作对”,你说杨佳没有杀人,拿出证据来。在此,我要真诚地谢谢他(她)的及时提醒。
刘晓原认为杨佳杀人了,应该受到审判,承担法津责任,只是程序一定要公正。而今不公正的程序已经走到了尽头,杨佳已被最高院核准了死刑,刘律师转而呼吁“问责”,针对程序不公“问责”。刘晓原为何至今仍坚持认为杨佳是杀人犯,从容搞不清楚,也没发现任何人问他要证据,他博文中对此没有解释。也许他私下悄悄告诉了个别人,不然个别人不会那么死死地紧跟他。刘大律师忙于代理案件、经营他的二十多个博客、接受中外媒体记者的采访,希望得到他的秘传私授的个别人能替他把杨佳杀人的证据公布出来。不要说证据上海警方都提交法庭了,因为那是伪证!如果刘律师真有令从容信服的证据,证明杨佳杀人,那么从容会立即关博撒手此案。从容决不会袒护、同情一个杀人犯!
从容认为杨佳没杀人,不应该受到审判,更不应该承但法律责任;把无辜之人当杀人犯判处死刑,自然不能走常规法律程序。栽赃诬陷的主要证据在一审判决书中,详见《17名现场目击证人,见证栽赃陷害》;辅助证据在人所共知的已经发生的7种事实中,详见《7件公认事实,印证栽赃陷害》。尽管如此,仍有人不依不挠。你说杨佳没杀人,拿出证据来。从容感到非常无奈,从来都是杀人要证据,没想到不杀人还得拿证据。
刘律师认为杨佳杀人了,没有一个人向他要证据。从容说杨佳没杀人,已经把栽赃诬陷的证据摆出来,可还有人质问从容,刘律师为杨佳做了那么多工作、出了那么大力,你凭什么攻击他,说他是潜藏的陷害派,你凭什么要刘律师听你的,你以为你是谁啊。从容无意让任何人听她的,但从容不能容忍一个专业人士忽视和漠视一审判决书中诬陷杨佳的铁证,不能容忍任何人轻视和践踏生命,更不能容忍任何政权机构、特权人物随意剥夺一个人无辜者的生存权,污辱他的清白人格,让他永久背上莫须有的杀人罪名。
死刑复核阶段,忽视诬陷证据带来什么影响、造成什么后果,从容当时没少警示提示,可有人偏觉得从容在搅局,喝斥从容听刘律师的,不要打乱他的计划;这几天为总结经验教训,从容也做过一些分析,可有人认为从容诋毁了刘律师,抹杀了他的功绩。既然最高院已经核准死刑,为复核阶段划上了句号,说得再多都于事无补,从容不想再多说了。
现在已经进入“后杨佳案阶段”(从容如此表述未必准确),刘晓原主张围绕“程序不公”进行问责,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渎职失职责任;从容一如从前,主张围绕栽赃诬陷问罪,揭开袭警案的真相,把袭警元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刘律师认为杨佳应为杀人负法律责任,从容认为杨佳死得太冤,应还他清白。
有朋友认为大家都是关注杨佳案的,只是测重点不同,目标一致,应该携起手来;有朋友说这又不是文化大革命,分什么派,分明是在搞内耗、搞分裂;有朋友说“我也有派,我是要真相派,要法律派”。 虽然大家都在关注杨佳案,但关注的角度和重点则存在着本质的差别。“派”不是分出来,是自然形成的,客观存在的。“派”是一种分析问题、辨析事物的方法和手段,引入“派”旨在说明观点的差异。按观点的不同划分派别,与派中人的身份、地位、职业、背景、来头等没有丝毫关系。关注此案的每一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只要他(她)认为自己的选择是认真的、合理的、慎重的,对人对己都是负责任的。
如果真有要真相派、要法律派,那么从容肯定会选择加入要真相派、要法律派。因为从容抓住此案实体不实、栽赃诬陷证据的目的就是要依法依理揭开真相,还杨佳清白,让真凶浮出水面,为杀人承担责任。如果哪位朋友现在依然认为杨佳杀人了,只是程序不公,那么我希望你去支持刘晓原问责,继续呆在从容的博客里,你会感到很不舒服很不开心,甚至会气出病来。因为从容只有诬陷杨佳的证据,实在拿不出杨佳没杀人的证据。
在此从容不禁要问好友“淡雾清水”和到博客里来的所有朋友:你杀人了吗?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你没有杀人?拿出证据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