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两个同事,魏昌泰、李景石,是曾经援越抗美的战士,如今他们退休了,经常和战友们回忆起那难忘的岁月。最近,他们和战友在再次的回忆中,抒发了当年战地情感,我听了深受感动。在这里把他们经历的那段历史和他们的热血情怀展现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回到那战斗的日子......
一九六四年六月,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为摆脱越南战场上的困境,推荐原三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泰勒上将出任越南大使。泰勒与侵越美军司令威斯特摩兰等积极推行“越南战争越南化”的“特种战争”战略。秘密制定了代号“42-64”的地面部队介入北越的应急计划,扬言要使“战争不断升级”,要“教训”北越。
一九六四年八月四日,美派出两艘军舰侵入北越海域,蓄谋挑衅。北越海军在警告无效的情况下被迫采取行动,双方交火,互有损伤。美国以此为借口,大肆渲染,于当日晚上公然派出六十四架飞机对北越沿海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越南战争全面打响,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北部湾”事件。在以后的日子里美机不分昼夜地对北越的交通设施、工厂、仓库等进行狂轰滥炸,并随时准备登陆北越,占领河内,妄图在越南战场上制造第二个“仁川”事件。至此,越南已经陷入了血与火的危难之中,战火烧到了我国的南大门。一九六五年春,越南人民共和国主席胡志明在湖南长沙会见了毛主席,提出了中国出兵支援的请求。中国政府和毛主席毅然决定秘密出兵,援助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这是我军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出国作战行动,也是我军与美军继朝鲜战争以后的第二次交手。
一九六五年四月份,我团接受了出国的命令,四月二十六日这一天,以营为单位传达到排以上干部并做了动员。所有工地全部停工,部队开始正面教育,只是说执行新任务不提出国机密,并轻装减负,准备开拔。
五月初,我济南军区建筑工程兵第111团奉命离开济南开赴广西集结,与北京军区的工程兵一0六团、沈阳军区的工程兵一二八团,还有军委抽调的海运大队、海底电缆工程团、陆地架线团、汽车运输团、高炮陆炮及北京各文艺团体选拔组成的文艺工作队,共两万多人组成了援越二支队。王辉同志任支队副指挥兼参谋长,军委工程兵政治部主任李良汉同志任支队政委。我二支队是首批进入越南的先头部队。我们111团的前身是一九五一年在南京建立的,为中央军委建筑工程兵第二十一团,团长姚家俊、政委张霖。一九五一年四月参加抗美援朝,一九五四年三月四日回国后,进驻军事要塞蓬莱。一九五五年改为中央军委建筑工程兵第一一一团,属济南军区领导,团长李根和、政委梁秀山。入越参战时团长刘志高、政委叶丛华。当时我团连以上干部大多是抗美援朝老兵,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和施工经验,从而为我团高质量、高速度完成各项复杂的援越工程任务和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奠定了基础。
一九六五年上半年,美国对北越轰炸实施“滚雷行动”就是要“增加轰炸次数,提高轰炸强度,扩大轰炸范围”。我们六月中旬入越时,越南南方已是战火四起,越南北方硝烟弥漫,整个越南已变成继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之后的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大规模的局部战争。为适应战时要求,团下属三个施工营、一个机械营、一个高炮营、一个运输连、两个炮连;营下属三个工兵连、一个高机排;连下属三个工兵排、一个混合排(混合排配机枪班、木工班、钢筋班),全团官兵四千三百余人。
一九六五年五月,军委三总部在南宁召开作战会议,我团刘志高团长,叶丛华政委参加了会议。会议首先传达了毛主席、周总理的具体指示,下达了各团的作战任务。首长说,111团是从抗美援朝战场上下来的,两位主官都参加了抗美援朝作战,有经验。111团到援越抗美最前沿菇苏岛执行作战任务,一是登陆后以最快的速度构筑工事,二是对空作战,三是地面作战,做好与登陆敌人的作战准备。作为保卫越南首都河内和工业城市海防的第一道防线,要不惜一切代价,死守该岛。
当时我们是以中国后勤部队援越工程八大队的名义出国的,全部换上越南人民军的军装、戴盔式帽、不佩戴领章帽徽,部队行动严格保密,通讯地址是广西凭祥12号信箱.我团于一九六五年五月中旬至六月中旬在广西邕宁进行了出国前的战前教育和适应性训练,从六月九日开始分梯队从东兴口岸出境,过北仑河大桥进入越南。通过芒街,抵达先安后又连夜乘我海军登陆艇到达越南东北海域的前沿阵地菇苏岛、青林岛。岛上没有码头,登陆艇靠不上岸,官兵们在疲劳、晕船的情况下,坚持在海水中将空压机、搅拌机、发电车、汽车等施工机械及高炮、高射机枪、八五炮、八二炮、弹药等推运到岸上。岛上没有公路,到处是仙人掌,野菠萝,灌木丛生。部队上岛后顾不上吃饭睡觉,披荆斩棘,构筑作战工事,挖掩体,修便道,立帐篷。次日,美机就在岛上进行空中侦察、俯冲,刺耳的尖叫声令人毛骨悚然。我们刚入越南国土美国电台就播发了这一消息。南越电台广播说:“中国军队接管了北越沿海岛屿,岛上高炮如林”。
菇苏岛、青林岛位于北部湾西侧越南海域,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团首长决定,团部、三营、四营驻菇苏岛,一营驻青林岛。我团挺进孤岛后,远离大陆,没有回旋余地,一有战事难以接应。在这种情况下,决定把二营留在越南海防作预备队,以便策应。
部队上岛以后马上投入到紧张繁重的施工作战中,为越南构筑指挥所、炮工事、机枪工事、屯兵坑道,使沿海岛屿构成一个整体的防御系统。连队每班一个帐篷,住十二个人,非常拥挤,帐篷内温度达到四十五度,像个大蒸笼,使人透不过气来。加之施工又累,战士们食欲大减。团首长通知各连一定要让战士吃好饭、睡好觉,保持体力,以应付繁重的施工和作战任务。我们吃的全部是国内供应的大米、鸡毛菜、胡萝卜、旬瓜、茄子等干菜,也有部分罐头,每人每天的伙食费是四毛七分钱,在岛上施工另加两毛。为了保持战斗力,后勤人员不辞辛苦、日以继夜地冒着飞机空袭,从海上、陆上及时地把广西的生猪、湖南的皮蛋、湖北的干菜、上海的蛋粉等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阵地。为补充营养,炊事班就在海滩上生豆芽、种空心菜,战士们风趣地说:“越南供应我们的只有空气和水”。
越南地处热带,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原始森林灌木丛生,毒蛇遍地,眼镜蛇、四环蛇、竹叶青到处都有。我们支队一名卫生员不幸被毒蛇咬伤致死。为此部队领导下令,帐篷周围两米之内清除杂草,人手一根打蛇棍,只要外出,手不离棍,这叫打草惊蛇。深山野林,野猪、猴子成群结队经常在夜间大闹伙房,偷抢食物,值勤战士只好四处驱赶。山林里沟溪密布,腐枝烂叶、瘴气弥漫,蚊子、小咬、苍蝇、蚂蝗、毒蜂、老鼠横行无忌,特别是蚊子、小咬,咬着就红肿起包,发炎、化脓,战士们被它们折腾得食宿不安,体力大降,都把飞机、蚊子、毒蛇比喻成是“三大敌人”。我们就这样“战天”“斗地”享受着人生的最高价值。
由于天气炎热,劳动强度大,又缺乏营养,很多战士患上了皮炎,汗水、雨水加上厚厚的帆布军装,磨破了皮肉,鲜血淋淋,创面化脓,疼痛难忍。有的战士为了抢进度,坚持作业,不下火线,用口罩布把化脓的阴囊包起来,继续打眼放炮、推运沙石、浇灌水泥……血水、汗水湿透了内裤,撕破了皮肉,没有人叫一声苦,喊一声累。工地全是三八班,连排干部跟班作业,团首长、机关干部天天下工地指导工作,同吃、同劳动。文化队的同志经常到连队、工地演出,活跃生活,鼓舞斗志。我们不管是在工地上,还是在睡梦中,在吃饭休息时,只要飞机临空,立即拿起武器进入阵地,投入战斗。施工打仗、站岗放哨、卸船运料,我们每天工作都在十五、六小时,有的战士疲劳过度经常晕倒在工地上,加之“三大敌人”的干扰,战士们很难睡个囫囵觉。在施工中遇有停电等间隙时间时战士们就抓紧补一会觉。高炮、高机不管刮风下雨、不管白天黑夜都必须坚持在阵地上,发现敌情随时应战,守卫着海岛,保护着施工部队的安全。
紧张的施工任务,频繁的对空作战,恶劣的生活环境,我们的战士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因为他们有一种不怕苦、不怕死、永不屈服的精神!正如同钱家禄同志在他的“战地日记”里写的:“为完成祖国人民和伟大领袖毛主席交给我们的任务,为履行我们的国际主义义务,为五个伟大(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党、伟大的军队、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争光,就是战死、累死也是值得的”。
据美国国防部公布:从六五年到六八年十一月,美军对北越进行了10.77万次空袭,投弹258万吨,平均每平方公里落弹16.2吨,投弹密度和轰炸强度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一场战争。美国飞机频繁的骚扰和不间断的轰炸,指战员们怒火填胸,憋着一肚子气,要为死难烈士报仇,为越南人民血恨,求战心非常迫切。一九六五年十一月十日下午三点,两架美机掠过海面,低空朝我高炮阵地窜来,妄图偷袭。高炮三连战士、六炮手田永明在六千米处发现了敌机,立即拉响了警报,全连指战员各就各位,在敌机进入六百米最佳射程时,连长果断下令开火。密集的火网带着仇恨的子弹一齐射向飞贼,一架敌机拖着浓浓的黑烟坠落在三十里以外的桑梅岛上,驾驶员当场毙命,七秒钟胜利结束战斗,田玉明同志记二等功。十一月十六日二营在涂山遭到十多架敌机的轮番轰炸,在营长高富、教导员高永慎和各连长的指挥下,全营的高射机枪、重机枪、步枪、冲锋枪一起开火,同仇敌忾,英勇作战,发射一万二千多发子弹,击落敌机一架。六连班长高立太被炸断了一条腿,高机排一个班荣立集体二等功。美国飞机不分昼夜出动,发现目标就炸,给我军造成极大的威胁和损伤,一九六六年四月十五日下午两点多,两架AD5型螺旋桨攻击机,对停泊在菇苏岛附近的两艘越南海军运输船发起了攻击,发射四枚火箭,一船沉没,一船被击毁,死亡五人。五月二十二日上午十一点钟,一二八团八连采石场遭十二架飞机的轮番轰炸。二十七名战友殉难,三十九人重伤,其他同志不同程度轻伤。七月二十九日十几架敌机沿四号公路先安至锦普段往返轰炸。当日三名越南军民被炸死,九人受伤;我九大队一个观察哨被炸,八个人中,三个重伤五个轻伤;我海运大队运输船在北部湾海域遭美机袭击,三人战死,多人受伤;团放影队在三营0五号坑道口放电影,突然遭到两架美机攻击,两颗炸弹在电影场附近一百米处爆炸,有一人轻伤,至今魏昌太同志还保存着从现场拣回来的炸弹皮;二连伙房被美机机关枪打穿屋顶……一九六六年九月九日是我们永远不会忘却的日子,二连战士隋守家同志在四号公路九号哨所担任防空警戒执勤,为保护四支队汽车和司机的安全,临危不惧,跳出战壕,连发六颗子弹向汽车鸣枪报警,却遭到三架敌机六十二枚火箭的袭击,隋守家同志壮烈牺牲,汽车安然无恙,司机受轻伤。还有三连战士徐西录同志、三营测绘员李永梓同志在施工作业中遭遇塌方,不幸以身殉职,他们年龄只有二十岁左右。当时根据两国商定,以朝鲜战争为例,牺牲的同志就地安葬。直到现在,他们还长眠在异国他乡。部队回国后才通过各级政府通知了家人。
援助越南的工程全在沿海岛屿,山高坡陡,地质条件差,坑道工事大都在悬崖峭壁上。我们施工机械落后,风钻、镐头、小推车是我们的主要工具,遇有险要工程,战士用绳索挂在空中作业,往上看壁立万仞,往下看海浪翻滚,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战士们光着身子硬是把上百吨的砂、石、水泥、钢筋手推肩扛地搬运到施工现场,这才仅仅是一个小炮工事所用的材料。全团多少个工事,多少条坑道,又需要多少材料呢?现在回想起来,那种精神令人难以置信。就是在这种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我们战胜了重重困难,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了菇苏岛、青林岛、涂山岛、高套岛、挡门岛以及先安、梅扎角的全部计划工程,按计划这些工程需要三年。难怪我们完成任务回国时,越方非要留下我们继续建设红河三角洲的防御工事。
我团全体将士从一九六五年六月中旬出境登上菇苏岛、青林岛,至六六年七月十四日全部撤离菇苏岛转赴梅扎角施工。完成任务后到十月上旬六连最后回到国内。在490个日日夜夜里防空作战几百次,共击落美机8架,击伤多架,赢得了越方的高度赞扬。全团四千官兵用钢枪和铁镐作笔,用鲜血和汗水作墨,在中越友谊的史册上写下了千古不朽的篇章。越共中央书记黎笋一九六六年春节到部队给我们拜年时说,你们为越南的抗美救国斗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越南人民不会忘记你们,历史不会忘记你们!
部队在越期间和回国后,中央军委三总部、驻越使馆、济南军区、广州军区、湖南省以及越南政府纷纷发来慰问信,高度评价我们在越南的突出贡献。中央政府派来慰问团到前沿阵地慰问演出,还送来了天津的小站大米、糖果。越南派出了杂技团到岛上慰问演出,地方政府及驻地居民也给我们送来桔子、香蕉、菠萝等祝贺春节。新华社记者到阵地采访,新闻电影制片厂在阵地拍摄了纪录片,把被击落的美机残骸、被活捉的美国飞行员等战斗情况和我们的施工、作战、工作、生活一一记录在内。
一九六六年十月二日,工程移交书在河内签字,二支队指挥部主任王辉参加了签字仪式。越方对我完成的工程,给予高度评价。他们在移交书上写到:“中国工程部队援助越南东北地区建设的国防工事、水底电缆、通讯线路三项工程,工程量大,条件十分困难,中国工程部队超额和提前完成了计划任务。整个工程坚固、适用、伪装好。”
我们在越南园满地完成了施工任务后。于一九六六年九月遵照命令分期分批离开越南经广西友谊关回国。在宁明稍事休息后,部队奉命开赴湖南耒阳。不知是军委有意安排还是巧合,十年前入朝作战的第一支回国的部队也是由朝鲜直接开赴耒阳的。我部回国后由广州军区代管,改编号为广字五0五部队。周恩来总理亲自给中南局书记陶铸打电话指示:要热烈隆重地欢迎广字五0五部队胜利归来。在友谊关、在凭祥、在宁明、在衡阳、在耒阳,沿途红旗招展,锣鼓喧天,标语口号称我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每到一地,群众列队欢迎,老人、小孩、学生、青年男女给我们提壶送水、送鸡蛋,一个劲地往车上扔水果。每到一个车站,站台上都有欢迎人群,并表演文艺节目。车上车下热情的问候声和亲切的答谢声融为一体,那场面、那情景,激动人心,催人泪下。
中国援越抗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保密的,直到中越自卫反击战前夕,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二十日,人民日报才首次公开宣布:在越南抗美救国斗争时期,“中国向越南派出的防空、工程、铁道、后勤保障等支援部队总计达三十二万余人”,揭开了尘封十五年之久的援越抗美作战的秘密。
二00六年十一月七日《瞭望东方周刊》披露:一九六五年至一九七五年“在越南战场上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一千一百多人阵亡,四千二百多人负伤。”同时指出,“在新中国的军事史上有过六次对外作战,其中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才是真正历史意义上的中国派兵到海外作战。”
回顾援越抗美这段历史,我们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至今我们还保留着越南政府总理范文同亲笔签名的“团结战胜美国强盗”的荣誉证书和友谊纪念章。
历史属于过去,但历史也会告诉未来……
援越抗美是建国以来仅次于抗美援朝的一次大规模的出国作战军事行动。对我们这些曾经参加过这次战斗的老兵来说,感到无比的光荣和幸运,是一生中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
这次战争尽管已经解密,但是作为济南军区派出的111团,在越南战场上的施工、作战情况,媒体还从来没有全面的报道过,世人知之甚少。111团的四千多官兵中80%以上是山东人,他们来自淄博、烟台、潍坊、泰安、济宁、临沂等地。他们不怕苦、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无愧于山东人民,无愧于济南军区,也无愧于家乡父老.当然还有全国各地的战友,我们曾经并肩战斗,他们同样是祖国的优秀儿女!
在纪念四十年前这次出国作战的时候,我们对战场上牺牲的战友表示哀思,对健在的战友表示祝福。由于战时条件的局限性和当时的保密规定,很多有价值的镜头未能记录下来,很多战友竟然连一张照片都没有保存下来,加之能力有限,对整个111团来说亦难窥全豹,惟在寄情,意在往顾,难免有错,敬请战友及各界友好谅解和指正。
你们是最可爱的人,向最可爱的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