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经济政策暨房地产业政策走势分析
本文用这个题目来解读2009年中国的国政方针和经济政策的走向,意味着,2009年中国失业率的问题无论会不会成为报章传媒的焦点,都将成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关注的焦点,所有的已出台的政策或即将出台的政策都将带有这个标题投射的拉长的阴影。
解决就业,减少失业率将是中国2009年经济政策的底线和方向。失业率是中国经济增长率屁股下的烧红的铁板,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率保证不下滑的促推压力。无论做如何的经济判断和大势分析,不站在这个思考基点来思考问题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经济观察者许子枋认为,房地产业虽然是中国很重要的产业,但绝不是2009年中国经济最重要的一环。替代房地产业拉动效应的主角已成为公共设施建设,而且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可能成为现实,因此,房地产绑架地方政府的力量在极度减弱;也因此,房地产企业在确立自己的发展战略时必须重新审视自身一直以来养成的思维惯性,重新审视自身所能调用的流动资金,不要再寄望政府成为救市主,一定要主动自觉地接受经济危机的洗礼,从而成为中国步入市场经济轨道后的领先的真正成熟产业。
2009年,失业率攀高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而是一个全球的难题。新当选的美国草根总统奥巴马一上任,就宣称要推动一项强劲的经济刺激计划,该计划包括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化,还包括提升医疗保障服务、推广网络技术、改善学校设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力争在3年内,创造25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
作为以社会主义为标榜的中国,作为一直以来以关注民生为表征导向的这届中央政府,作为一直以来人口问题成为头顶悬剑的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中国,作为必须将社会和谐稳定当作压倒一切的头顶大事来抓的中国政府,在国内外经济危机双层挤压下,失业率不可阻遏地攀高将成为威胁改革以来取得的成果和危及下一步深化改革的导火索。
沿海企业倒闭,民工返乡,加上新增大学生就业难,退伍军人安置,虽然真实准确的数据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感同身受,耳濡目染,2009的失业压力和风险将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期。他们都是以青年为主的最有冲击力的社会动力群体,在未来几年中,失业及就业的巨大压力将有可能成为导致青年与社会形成紧张、冲突关系的第一因素,青年人口有可能成为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上的高风险人群。
分析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的观点,即使2009年全国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00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5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3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仍将在4.5%左右。考虑到明年就业形势的异常严峻,上述目标若想完成,都非一件容易的事。
而且,我们知道中国目前所采用的失业率是城镇登记失业率,不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不包括农村进城务工的劳动力。中国从1994年开始,统计上才开始采用失业率这个指标,但只是计算城镇失业率,还没有计算包括农村失业率的全社会失业率。中国官方目前唯一公布的失业率统计数字也就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其计算方法为:城市登记失业人口/(城市期末就业人口+城市登记失业人口)。而城镇失业人数,是指劳动年龄内(男16-50岁,女16-45岁)的城镇居民,具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而未就业,并已在劳动部门进行登记的人数。
目前,新闻媒体频繁报道沿海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困难乃至倒闭,农村务工人员提前出现返乡潮,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数字却仍然岿然不动:连续三个季度,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数字都维持在4.0%这个数字。所以,我们认为,中国的全社会失业率才应该是一个更有价值的指标。
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就业人口基数巨大,即使中国的全社会失业率为8%,那失业人口总数的绝对值都是一个可怕的数字。所以曾记得有一个国家领导人讲:中国所有的问题,如果除以中国的人数,那就是一个小问题,中国所有的问题如果乘以中国的人数,那就是大问题了。中国任何一届中央领导班子都不可能摆脱这个宿命。
据相关传媒预测,鉴于国际金融海啸和国内经济下滑已严重冲击就业市场,如何稳定民众就业和收入水平,将成为制定明年经济政策的一大重点。不同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应对措施的是,中央最近推出的4万亿投资计划,将改善民生作为最重要的着力点,有关民生的就业和收入问题,正是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
中国经济的骤然下滑,令中央决策层先于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就已打响了经济增长8%的保卫战。我们看到,这个保卫战不得不打,因为这只不过是失业率绑架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必然结果。而且,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保就业”的组合拳必然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推出,而且还会贯穿到2009年所有的经济政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