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依赖也就是网隐,谈论它的人很多,在实践的人也很多。我在劳动部主办“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的培训中,主讲“网络依赖的成因与教育对策”。其中有些观点与大家商榷。
一、哪些孩子容易产生网络依赖?
事实上,并不是经常上网玩的孩子都会上隐,上隐的只是一小部分,因此,网络无罪。我们发现,上网成隐的孩子的特点是:
家庭教育的失败;
家长教育权威的缺失;
生活的失败;
学习的失败;(学习优秀的学生并不一定是喜欢学习的人)
个性有缺陷。
二、网络依赖的孩子在网上干什么?
上网成隐的孩子们并不总是象人们所说的,在网上玩游戏,他们有三种类型:
玩游戏者;
网上聊天者;
陪别人玩。最后这一种人,他们根本就不会上网,也不喜欢上网,只是喜欢那个环境,陪别人玩也能上隐。
他们在玩时,也很少有人对游戏感兴趣,我调查的结果是:对网络游戏喜欢的人不到1%,他们在玩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玩一会这,玩一会那,一边玩游戏一边聊天,或是一边玩一边睡觉。甚至有的孩子对游戏深恶痛绝。很少有人痴迷一个游戏。也就是说,更多的人在那里耗时间。
三、网络依赖的孩子的特征是什么?
生活虚拟化,他们的生活离现实很远,他们有了自己虚拟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在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统统在虚拟中体验到,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生存;
情感淡漠,他们没有现实生活中的正常情感,甚至没有喜怒哀乐,对现实生活无动于衷,没有同学之情,没有了亲子之爱;
责任感缺乏,他们不再思考现实中的问题,对社会不负责,对他人不负责,对自己也不负责,今天不想明天的事;
思维空洞,由于缺乏足够的生活因素的刺激,他们缺少思维的素材,思维开始僵化,不善于言语表达,词语匮乏,逻辑思维受限。
问题行为增加,由于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常人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自然更难以得到社会的接纳,他们的情感沟通渠道更加不畅,情绪难以自制等,所谓的不良行为越来越多。
四、怎样预防网络依赖?
不能对网络妖魔化;家长不能有网络依赖的特征;
让孩子尽早地接触网络,培养他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和鉴别能力;
对于小些的孩子,家长可以和他一起上网;
对于大些的孩子,他可能不喜欢和我们一起玩,但电脑应该放在公共区域;
发展孩子的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尤其是运动量大的户外活动项目,使他们有发泄多余精力的合理渠道,有自己的生活圈子,有多彩的生活形式;
在社会主要评价标准方面,要有意识地补充孩子的能力,使他们不被边缘化。比如,“孩子的主流评价标准是学习”,“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如果我们的孩子在学习方面不能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承认,他就会转向网络;
家庭营造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让孩子体会到爱,同时熏陶孩子的良好个性,能辩明优劣,能反思自我,能约束自我,能学会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权威不能丧失,对孩子的引导权不能丧失;
家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