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归学子到经济入侵传教士之路(11月8日)


从海归学子到经济入侵传教士之路

 

关键词:海归  传教士  高等教育  企业培训  经济入侵

 

随着中国与国际的接轨,从市场到产品、从人才到资金都在进行越来越充分的融通。越来越多的海归学成之后回国效力,并以此为爱国与不忘本的表现,而其中相当多的是从事教育与培训行业。他们时刻在为中国与世界的融通做贡献,在国外修成正果之后,把在国外商学院、金融学院等学到的理论知识以及在跨国公司接受的“先进”的管理与企业运作经验,以及在海外耳渎目染的从业经验,带回国内来推广。

我们相信,在回国以及后来“传道”的过程中,海归们的传播是善意的,是为中国的企业更快速地发展,与国际化接轨的更好一些。当然,充分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也会让我们少走弯路,我们也必然需要对“老师”有必要的尊敬。

但遗憾的是,我们所收到的客观效果却是和预期的大相径庭。

 

首先是在学习的时候迷失自我。

做学生就是需要虚心一些。我们在学习东西之前,要有空杯心态,但虚心就意味着卑躬屈膝,就需要放弃自己固有的东西,假如固有的东西与所学的东西发生冲突,则自动以新接受的东西替换掉旧有的东西。

学生也是需要交学费的,因此,在我们确定接受什么的时候,很多时候,在学习的时候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学到的是什么?我们所学的东西所带给我们的又是什么?而当我们学东西的时候,假如综合考虑是收益大于成本,就值得;否则假如学了别人却造成自己的民族虚无主义,盲目地崇拜国外的东西,造成民族自豪感消失——倒不如不学。

我们保持清醒与理性,并不是说不需要有虚心的态度,而是需要以我为主。同时,做学生要保持清醒,好老师未必教出好学生,因此,老师是由于教出了好学生而成功,而不是好学生摊上了好老师而成功。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因此,并不是说学生因为遇到了好老师而成功?而是老师因为教出了好学生而成功?

事实是我们要分清,所学的是终极的“道”还是肤浅的“术”,术仅仅流于皮毛而无法得到其精髓,而得到精髓就意味着我们要放弃自己原有的体系,或许是“淮南之橘成为淮北之枳”,在别人那里是成功的经验,到了我们这里未必就会取得同样的成果。

当我们从外人那里学到一种价值观与方法论、以对方的标准与思维方式来要求自己?就需要先把自己内心倾空,然后再去装新的东西,其实是一种洗脑,是需要脱胎换骨甚至顿悟之后的涅磐的。

 

其次是把跨国企业的形象捧上神坛,同时也被洗脑了。

国外的企业绝大部分是被作为学生的企业家和作为老师的海归们吹捧上去的。

所有的案例都是来自商学院的,而商学院原本就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物,所有的教科书都是国外编好了的,考试标准也是国外制订的。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从那一刻开始,就沦落到当国外机构的学生甚至追随者的境地,聆听他们的教诲。而那些教授与海归们、咨询师与培训师们,大体都是从著名的商学院毕业出来的,或者是在跨国企业有过切身感悟的。拿出来做标杆的也都是国际企业的成功案例。

相对比的就是那些落后的国内企业——总之是以别人之长比自己之短。

而且几乎所有海归们都自觉地有那种“长他人之锐气,灭自己的威风”的倾向。似乎不如此就不能证明自己那几年海外求学、生活与工作经历的价值。从来都是以别人的成功之处对比自己失败之处,自己的优势却往往都被忽视掉的。

所以中国的企业家就永远是学生,需要做听话的追随者,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总是要仰视别人才可以的。就如田忌赛马一样,在这种博弈中,我们不可能取胜。

人首先要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才能主动地去寻找,查漏补缺,而是要从实际出发,不是颠倒过来,以别人之短对比自己之所长。

 

第三,教育和培训是资金与人才的流动的基础,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选择之一。

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轨,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企业肯定都是要融合进入国际大潮中的。小的企业被吞并或者消亡,或者沦落成为订单工业;大的企业被肢解、股权被蚕食,直到企业成为资本赚取巨额利润的工具与手段。

在受到教育与培训之后,是通过改变我们而使得与跨国企业融合的时候更容易一些。毕竟企业的投资是容易的,真正的融合就会困难得多。就像结婚是容易的,彼此的包容却是困难的,那些最终走向破裂的婚姻与最终没有实现真正融合的企业并购都是失败的。

面对国际化的趋势以及我们在市场经济领域的落后现状,我们不是要故步自封,不是要做井底之蛙。我们要做的是挖掘民族企业的闪光点、民族精神中人性化的东西、民族历史中的辉煌之处,我们需要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而不是搞什么虚无主义,不为别人所煽动的、所标榜的东西而信以为真。

在我们看来,所标榜的东西绝大部分是有目的的,是形象传播策略的组成部分。

 

比如,对执行力的要求核心便是选对人选对事。执行力首先是知道自己选择人才的标准,知道你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是在企业内建立务实而非官僚的企业文化,企业就是要寻找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而且要落实到任务执行过程中的细节,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资本从来都是最看重执行力的。而在选择投资对象的时候,执行力是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被约定的,其中资本的盈利执行力在于企业管理以及盈利能力、企业的盈利执行力考评在于中层的管控能力、中层的执行力标准在于基层在细节方面的能力,项目的选择是成败的关键。

 

当言必称哈佛、沃顿、MIT的时候,当MBA教育成为金领人士必备的职业武器,中国的学者,这些在中国土生土长的精英,也就逐渐成为新列强主义进行经济入侵、金融侵略的开路先锋,这是很可怕的现象,甚至会给中国带来一种毁灭性的打击。

 

特别是以权威的面目来为中国人洗脑,就更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而外资对中国教育培训领域的渗透也将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选择之一。

 

——海归的学者们,请不要成为经济渗透的传教士!

 

贾春宝

2008年11月8日星期六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 [email protected]

QQ469063961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