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消费运动律是生命运动的最一般原理


三个消费运动律是生命运动的最一般原理

 

根据宇宙大同性特征,宇宙消费运动定律等基本原理同物体的消费运动律、基本原理应是相关联或类似的。当消费运动定律发生在宇宙中时,则称为宇宙消费运动定律;作用于物体时,则称为物体消费运动定律。三个消费运动律同四大社会经济运行律一起构成531理论中的五大律。

作为宇宙消费运动律,包括循环相生相克、“O”态平衡打破建立、规范公私关系的无为有无三个子律。第一定律描述了宇宙按时间变化的生生息息无穷循环的一个个生命周期,里面包含着一层又一层的生命片段T2,生命片段间连接遵循循环相生相克律;第二定律描述了这个按时间变化的生生息息和相生相克闭链中以人类为参照系的一个起始环节:即能量“O”态点在空间中的打破与建立;第三定律指出了宇宙中物体运动所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即无为而治有为而理。上述三大消费运动子律表明,我们不仅要研究宇宙如何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还要研究空间层次中物体间的公私关系,更要研究制约宇宙初始状态(如能量“O”态点)的规律。

一、消费运动第一定律

消费运动第一律叫做循环相生相克律,其内容为一链一式一则T3,即宇宙或物体循环相生相克链、生命运动总形式、生命运动总原则。

(一)循环相生相克闭环链

 见图14-1宇宙生命运动轨迹模型,整个实心椭圆表达的是相生相克链。图中椭圆闭环无始无终、光滑平整,放大时好比宇宙冷却膨胀,收缩时好比黑洞湮灭而趋于微观量子;每个物体的生命周期都可看作成一个椭圆闭环链,环链相扣构成了空间上的高低级载体、时间上的一代又一代。就是这样,高低级载体一代又一代地构成相生相克生态社会链,链环相扣直到构成图14-1式的宇宙相生相克闭环链。动能势能切换临界面将相生相克链分割为激活生命的以动力为主的生命阳界T4和抑制自由的以引力为主的黑洞阴界T5。胀缩拐线将相生相克链分为有机生命存在为主特征的冷胀相T6和以有机生命逐渐消亡为特征的热缩相T7。整个闭环链分为四个期二个点,四个期为暴胀期T8、动力生命期T9、引力生命期T10、黑洞期;二个点为能量爆发时空零点T11、动力极大当量最大点T12。这样一个闭环相生相克链不仅可用来描述宇宙的生命周期即从空无到能量“O”态点到五构素到生命体产生返回到黑洞到能量到空无,而且同样可描述任何物种或一个物体从产生到生存到发展到灭亡到转换成任何形式的生命周期。组成高级载体的一个低级单元就是一个相生相克环,而一个物体的生命周期相对于组成其之所有低级单元来说,就是一条相生相克链。

(二)物体运动总形式

从图14-1不难分析出,宇宙生命运动轨迹基本分为产生、生存、成熟、灭亡、转换存在形式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分别对应于能量暴发时空零点、暴胀期、动力极大能量最大点、黑洞期、能量暴发时空零点,合称为物体生命运动周期。由于这个周期反映了一切物体(包括宇宙)的时空变化轨迹,故称这为物体运动总形式T13。显然这个总形式是指在相生相克总链中单个物体自身运动的封闭链,不管大链小链,一个环链就是一个生命周期。不同层次物体的封闭链关系为:同级链相扣而小链扣接成大链,每接入一个小链则大链扩张一节,每截出一个小链则大链收缩一节。所以图14-1实心椭圆放大后,看到的就是一环扣一环的闭环链。

(三)物体运动总原则

这主要是指在相生相克的消费运动中,所有物体运动应遵守的物物、物能、能能之间转化与守恒及生态平衡互为食物链的原则。显然,这是所有物体运动普遍遵循的原则,简称总原则。

二、消费运动第二定律

消费运动第二律叫做“O”态体打破建立律,其中的“O”即平衡体、参照系、基准点,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零”,是对称意义上的诸方面正、反物质的集合体。物体生命周期实质上就是“O”态平衡体的打破与建立之无限往复循环,循环相生相克链是发生在实现消费体系轨迹上的,由无穷个物体在无穷个时空点之“O”态打破、建立构成的更大物体生命周期。如人类胎胚一形成就意味着某时某地一个新“O”态建立,而人生的终结意味着某时某地现“O”态打破,其间时刻都在新陈代谢,在进行着小规模的“O”态打破建立。人类整个生命周期则必然是由无限个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家庭不同个人组成的。其中遍布的分分合合、离散团圆悲喜剧正是“O”态打破建立律的写照。

“空中有、有中空”是“O”态打破建立律的形象词,即破“有”成“空”而立“空”自然成“有”。如宇宙五构素本为无中生有,又在有中趋无。这符合“O”态平衡体的打破与建立运动定律。谁都知道生死循环是常理,依此就不难理解五构素物体任一存在形式即生命物体都是从空无中产生的,经过生命消费运动周期又从存在中消亡。按照现代物理学关于宇宙起源的爆炸说,现在的世界从空穴“极点”爆炸膨胀而来,未来浩瀚茫茫宇宙又终归要在黑洞中湮灭,进而趋于空无。事物个体都从某个时空点走来,经无限扩张到极点又沿着下坡路在一定的时空点消失。如目前仍无人知道自己从何时何地进入父母体内,又在何时何地从五构素扩张上升为精神膨胀而最后消亡。按照本部第十一章层次结构论,公中有私、私中有公就是空中私、私中空,即私是实体而公相对为空壳,私体生存在时空中一定的空壳点上而后才有公体。

三、消费运动第三定律

消费运动第三律叫做无为有为律。在处理自身同环境的关系或说公私关系时,应遵循“无为而治、有为而理”是对消费运动第三律的简洁描述,即能力不够时避害,力所能及时为之。如人类既能把握自己又不能完全把握自己;既要围绕自身消费体系作方向运动,又要服从宇宙控制、顾全大局。只有遵循宇宙物质规律,努力苦练内功捕捉各种契机,才有成功的机会正是“无为有为”律的普遍反映。

为什么消费运动既无为又有为呢?因为层次结构决定了物体以公私二种形式存在并使得物体能力有限,则某物体无论层次多高都有比其更高级的载体,无论其能力有多大都得服从比其高级的诸层次载体之虚物质的控制或受制于周围载体虚物质的影响。这种高层次载体(物体)对低层次载体的影响、制约关系就是有为而理,但低层次载体受制于高层次载体,适应社会环境却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使得一切任其发生、一切都将过去,不管你怎样费尽心机、如何动作,信不信上帝,宇宙总在调控着一切。就某层次的物体本身来说,其运动是有动机或方向的,即物体自身虚物质决定了自己实现消费体系的方向;动则有所为、静则无所为,所以切莫悲观消极,要依靠自身力量影响上层载体的约束,改变自己的命运。无为与有为的结合表现为外因与内因的有机结合,上层与下层的一体化,即物体生命消费运动轨迹由无为有为构成。有为反映了生命运动的必然性、大尺度性与可预测性,无为反映了实现消费体系之具体操作中复杂变幻、量子本性与不可捉摸性。

无为而治的原因在于下层载体难以感知上层虚物质,在于我们认识改造世界能力有限以及在时空中扩张活动的渐进性。随着我们能力的提高,无为不断转变为有为。有为而理正是我们努力探索虚物质、极力发展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高速扩张活动的时空范畴等,为实现理想、将无为而治转化为有为而理的奋斗。如果我们不求进取,则有为又会转变为无为。

四、三个消费运动律

    三个消费运动子律彼此间连贯相通、密不可分,共同反映了物体在实现消费体系过程中的片段、周期和处理公私关系所遵循的原则。因而消费运动三个子律统称为531理论中的三个消费运动律。

                              S(空间)  胀缩拐线

              冷胀相                            热缩相

动力极大当量最大点

                    

              动力生命期                        引力生命期

 

       生命阳界                                  

动能为主                                 势能为主

                                               引力动力分散相

    动能势能切换临界面                      

                                                                                       

                                                       

   黑洞阴界  暴胀期                     黑洞期 引力动力集中相         

t(时间)                                                                                        

                                               

                          能量暴发时空零点

动力极大当量最大点的空间最大五构素当量值也最大,相当人在中壮年期。该点动力大到几近极点,而五构素最大即质量达到最大点,从而使得引力与动力从平衡点走向引力生命期。“→”是指东西南北方面;“   ”是指具体的局部区域。

         14-1 宇宙(物体)生命运动轨迹模型

循环相生相克律说的是一个由参与构成循环链之诸种物体(即所有能量、物质的形式),分别在不同的时空点连接而成的闭环回路;整个回路中所有物体的消费运动表现为互为大尺度因果而微观量子测不准T14式的互为转化关系之一般原理。“O”态点的打破与建立律反映的是相生相克闭环回路中的一个环节或一个时空点上的物体运动状况,即无中生有、神出鬼没的量子效应、能量“O”态点的消失与爆破、宇宙及其中的能量与物质、物质存在形式(物体)间的转换原理等。可见,运动第二律是关于第一律中局部事物运动律,好比珍珠项链与珍珠个粒的关系。二个定律的合成作用是事物一代又一代相传,五彩缤纷、生生不息而起始相连。因整个循环相生相克链表现在宇宙层次结构中,于是所有物体都是以公、私二种形式存在的。所以物体相生相克运动就是普遍的公私对立统一矛盾运动,就是高低级载体间无为有为矛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