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决定股市方向


  中国股市在一年的时间内下跌73%,这绝对是一项世界记录,美国在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股市虽然暴跌仅九成,但时间跨度是三年多,中国股市如此规模的暴跌就是崩盘,官方总是避讳“崩溃、崩盘”这样的词语,但我们普通投资者没有必要遮掩,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在这场空前的暴跌之下,亿万股民的财富大幅缩水,几乎被洗劫一空(股市平均损失超过七成)。就是这样的局面,股市依然承担了融资大任,2008年中国股市是世界融资最多的市场,与股市创下跌记录是如此的不匹配。由于股市连续暴跌,在2008年快要结束的最后几个月市场暂时停止了各项融资活动,要说明的是这一切是被动的,非证监会所愿,因为证监会的干员们在许多场合表示证监会发审委工作一直正常进行,证监会按市场节奏掌握发行速度。

  进入11月,在中国政府改变财政与货币政策之时,市场又抱有一线希望,四万亿的投资刺激令股市出现短暂反弹,市场略有好转,证监会又重启了融资安排,开滦股份、东方电气等上市公司实施了再融资,反弹因此受到抑制。中国股市仍然是一个严重的病人、如何经得起再次的被抽血?可笑的是证监会有关人员在新闻发布会上又作出了这样的表述:在市场经历大的调整之后,尤其是近期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很多企业,特别中小企业希望通过资本市场获得支持发展壮大。 这是什么逻辑?到目前为止受到金融危机伤害最大的就是中国股民,是中国的资本市场,不是那些张开血盆大口等待圈钱的企业,一个有点头脑的人都应该明白在经济衰退之时企业要做的是如何生存而不是扩张发展,盲目的扩张只会令企业陷入被动。目前最需要支持的是数亿受到洗劫的股民,只有稳定资本市场,企业才能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一味的圈钱而不顾股民的死活,股市只有崩溃。

  目前市场又面临着重大的选择,决定市场方向的是政策,尤其是融资问题,如果管理层不改变目前的态度宣布暂停新股发行,股市向下寻找平衡难以避免,最近市场资金大规模流出已经说明市场对IPO的担心。股市需要新鲜血液没有错,但不要搞错了目标,股市现在不需要更多的新股,而是需要资金注入,股民期盼的是政府推出平准基金,希望政府解决汹涌而出的大小非的抛售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