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券商造壳上市与靠天吃饭


 

中国券商造壳上市与靠天吃饭

——中国券商并不是华尔街的投行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董登新(教授)

  2005年上半年,中国券商全线亏损,近30家券商倒闭破产。历史不容忘记!2008年,美国华尔街投行纷纷倒下,或破产、或被收购、或最终转型为银行持股公司,昔日风光不再的华尔街投行模式是否会就此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令人反省,值得反思。如果说,华尔街投行的过错在于过度经营、过度扩张,那么,中国券商的问题则在于业务单一、靠天吃饭。如果中国券商“靠天吃饭”的命运一直无法改变,则在牛市“一夜暴富”的券商,仍将在熊市中“重返贫困”!这绝对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虚假繁荣的高价券商股,最终必然雪崩!

  迄今为止,全国已有8家证券公司上市,其中,除中信证券和太平洋证券为“原装”上市外,其余6家均为“造壳”上市。从融资技术上看,上市有利于解决券商发展的资本扩张与便利融资难题。

目前已上市券商名单

    上市券商    

  证券公司 

     2005年    

   2007年   

    2008年    

 原壳公司 

(新名)

 股票代码

最低价

最高价

最低价

 (旧名)

国金证券

600109

3.25

159.00

20.61

成百集团

中信证券

600030

4.17

117.89

15.41

中信证券

国元证券

000728

1.86

51.88

9.30

北京化二

长江证券

000783

1.56

42.44

9.18

石炼化A

东北证券

000686

2.82

74.88

10.15

锦州六陆

宏源证券

000562

3.05

53.00

9.80

新宏信A

海通证券

600837

4.81

68.53

8.73

农垦商社

太平洋

601099

49.00

11.14

云南证券

注:表中只有3家券商实施了送股分配:即国金证券、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且均为每10股送10股。

  (1)中信证券:熊市净利润4亿——牛市净利润124亿!

  中信证券:2003年1月6日上市,发行价4.50元,IPO募资将近18亿元,上市初总股本为24.815亿股。

  2004年,中信证券每股收益只有0.07元;2005年上半年每股收益仅为0.027元。这就是中信证券在熊市的真实面目!

  2005年,中信证券实现净利润只有4亿元;2006年,中信证券实现净利润23.7亿元,是2005年的近6倍!2007年中信证券实现净利润123.88亿元,相当于2005年的30多倍!,它是2006年的5倍多!这便是疯牛的威力!当然,这其中有相当大部分是股民“贡献”的佣金!还有中信证券创设权证所发意外“横财”!据中国经营报估计,2007年中信仅创设权证一项即可获利44亿元!然而,2008年前三季度,中信证券的净利润只有58亿元。

  (2)宏源证券:熊市净利润822万元——牛市净利润20亿以上!

  自2001年步入熊市后,宏源证券也同步转入“贫穷”:2001年和2002年,每股收益均只有7分钱;2003年每股收益进一步滑落至3分钱;2004年完全亏损,每股收益为-0.9556元;2005年每股收益只有1分钱!

  2005年,宏源证券净利润仅有可怜的822万元;2006年净利润猛地增至2.28亿元,比2005年增长近27倍!2007年宏源证券净利润20.38亿,相当于2005年的248倍!2007年净利润是2006年的将近10倍!这同样是疯牛的能量!然而,2008年前三个季度,宏源证券净利润却只有4亿元。

  (3)国金证券:成百集团——*ST成百——成都建设——国金证券

  成百集团:1997年8月7日上市。上市两年后即开始出现亏损。后来经过了多次重组:从*ST成百到成都建设,再重组更名为国金证券。成百集团上市以来每股收益的亏损或微利记录:

  年度亏损记录:1999年(-0.382元)、2000年(-0.44元)、2006年(-0.333元);

  年度微利记录:2001年(0.018元)、2005年(0.015元)。

  2005年、2006年和2007年净利润分别为0.01亿元、0.75亿元、3.75亿元,2008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6.9亿元。

  (4)国元证券:北京化二——*ST化二——国元证券

  北京化二:1997年6月16日上市。同样,上市两年后开始出现亏损,其每股收益亏损或微利记录:

  年度亏损记录:1999年(-0.015元)、2001年(-0.484元)、2005年(-0.601元)、2006年(-0.955元);

  年度微利记录:1998年(0.045元)、2002年(0.009元)。

  截止2007年9月30日,北京化二继续亏损,每股收益-0.70元,每股净资产0.86元,每股未分配利润-2.21元,账面累计亏损-7.63亿元。

  经过重组后更名国元证券,2007年净利润高达22.8亿元,但2008年前三个季度净利润仅为4.5亿元。

  (5)长江证券:石炼化A——*ST石炼化——长江证券

  石炼化A:1997年7月31日上市。同样,上市两年后开始出现亏损,其每股收益亏损或微利记录:

  年度亏损记录:2000年(-0.18元)、2001年(-0.002元)、2002年(-0.158元)、2005年(-0.63元)、2006年(-1.39元);

  年度微利记录:2003年(0.044元)、2004年(0.01元)。

  截止2007年9月30日,石炼化A继续亏损,每股收益-0.37元,每股净资产-0.98元,每股未分配利润-2.265元,账面累计亏损-26.15亿元。

  经过重组后更名为长江证券,2007年净利润高达23.6亿元,但2008年前三个季度净利润只有6.8亿元。

  (6)东北证券:锦州六陆——东北证券

  锦州六陆:1997年2月27日上市。但与其他“壳”不同,它上市后虽未出现年度亏损,但长期处在微利状态,江河日下。其间每股收益记录为:2002——2006年,连续5年微利,前景不妙。截止2007年6月30日,锦州六陆出现亏损,每股收益-0.045元,每股净资产1.15元(贴近面值)。

  经过重组后更名为东北证券,2007年净利润高达11.1亿元,但2008年前三个季度净利润只有3.4亿元。

  (7)海通证券:农垦商社——PT农商社——都市股份——海通证券

  农垦商社:1994年2月24日上市。上市后一度创下连续5年亏损的最高记录。后被多次重组,从PT农商社到都市股份,再到如今的海通证券,其间每股收益亏损或微利记录如下:

  年度亏损记录:1996年(-0.397元)、1997年(-1.679元)、1998年(-1.68元)、1999年(-6.17元)、2000年(-1.06元);

  年度微利记录:1995年(0.025元)。

  2006年6月30日,每股收益下降至0.02元,在此情况下,海通证券开始入主重组。

  经过重组后更名为海通证券,2006年和2007年的净利润分别为4.33亿元和54.5亿元,但2008年前三个季度净利润只有26亿元。

  (8)太平洋证券:云南证券——太平洋证券

  太平洋证券是对原先倒闭的云南证券重组的基础上成立的一家新证券公司。2007年12月28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2007年净利润为6亿元,但上市后头一年就开始巨额亏损,2008年前三个季度净亏损5亿元,因为上市后即遇大熊市。

  我国证券公司基本上是“靠天吃饭”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三块:一是收取股民佣金;二是收取IPO承销费;三是自营业务收益。此外,还有一些运气好的券商创设了权证,并从中谋取了暴利。

  我国券商的上述几类收入来源均具有极强的“牛熊”周期性:每每牛市来临,券商就会成为“暴发户”,各类收入齐步暴增;然而,每每熊市来临,则各类收入齐步暴减,直至亏损,券商又沦为“返贫户”!与美国投行相比,我国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很窄,业务种类单一,抗风险能力极差。在牛市,券商股价格极容易被严重高估;在熊市,券商股则又会被打回原形或是被严重低估。因此,中国券商必须吸取华尔街投行的经验和教训,加强风险管理与风险防范,坚决杜绝过度扩张和违法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