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开启了人才抢夺战的先河,上海应该居安思危


不久前在报纸上看到苏州市吸收了接近200多位高级人才,最年轻的才28岁,苏州市提供优厚的福利待遇和人才培养和优越的硬件工作环境,通过这条消息,正验证了笔者多年前的预言,将来各省市硬件都很完善的时候,就一定会通过优越的条件去吸引人才。苏州的这一做法其实也是对上海市各部门的领导的提醒,如果没有很好的吸引人才的策略,人才将大量流入到周边的城市工作。因此笔者建议,上海市应该适当放开户籍进入的政策,加大吸引人才的软件投入。这些年来,上海周边的城市在硬件建设上已经可以跟上海比美,但是上海如果还是停留在目前的人力资源的战略策略上,很有可能让这些人才出现外流的现象。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一部分顶尖的人才,这个城市将会出现滞后的现象。我们认为,应解决这些人才的后顾之忧,比如户籍问题是当前最困扰人才的问题。虽然上海是走在全国的前列,但是我们不能在引进人才依仗现有的人才政策上下功夫。希望就像正声同志说的,到08年底上海将出台新的户籍政策,变指标管理为条件引进管理。希望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人才济济,发挥全国的龙头作用。作为上海的各级部门应该积极转变观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居安思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