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改革开放先驱者任仲夷的伟大功勋不可抹杀(原创)


 

斗胆评点<<广东改革开放30件大事评选结果>> 之二

广东省改革开放先驱者任仲夷的伟大功勋不可抹杀

陈绪国

 

 

以我这个对政治一窍不通的思维愚钝、鼠目寸光的草民的眼光来观察,此次主办方评选广东省改革开放政策30件大事,肯定存在不同程度的蹊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写改革开放史,为什么不着重写党政集体领导的功绩,而大力渲染个人讲话的力量?

早在1980730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少宣传个人”的几个问题的指示》,这是针对文革中个人崇拜盛行,干扰政治民主、干扰党的方针政策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而进行事后补救、规范宣传口径的一大举措。《指示》中明确提出:“报纸上要多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多宣传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工、农、兵、知识分子为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成就,多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决议,少宣传领导个人没有重要意义的活动和讲话。”

当然,写改革开放史,多少要写个人的。问题在于,写历史要一定要有份量,要实事求是,不能乱点鸳鸯谱。

众所周知,广东的改革开放,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广东省党委、省政府集体领导下一步一步地探索进行的。在一系列的运筹帷幄过程中,有的人抛头露面多些,有的人抛头露面少些。但是,不能以为抛头露面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的地位和作用,更不能忽视集体领导的作用。

评选结果中,30件大事中,涉及到7个人物共9个人次,其中,邓小平一人出现了3次,分别安排在第1件、第3件和第15件大事之中。其余的是,李先念(第5件),胡锦涛(第12件),江泽民(第13件),胡小燕(第14件),汪洋(第16件),朱森林(第27件)。以上7个人物中,除朱森林是省长,汪洋是省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胡小燕是农民工这3人以外,其余的是在京的中央领导,在职的1名,离休的1名,已经离休、去世的2名。其中,涉及领导人讲话的,有7人次,仅仅李先念1人和农民工胡小燕1人不属于讲话之列。

在以上事件中,刻意将邓小平讲话的事件3次重复出现,刻意打乱时间顺序,将1992年的南方讲话放在第一位,是否有神化邓小平或者对之个人崇拜之虞,让大家来分析、让历史来证明吧。

《评选结果》在人物安排上,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呢?

一是由于栏目中安插的人员太多,将记事体公文写成了传记体公文。二是刻意渲染个别领导人的讲话,而忽视集体领导实干的作用。三是将广东省改革开放的先驱者任仲夷抛向脑后。四是《评选结果》中错乱的东西较多。

以上第二、三点下面接着谈,第四点下一期作专门的论述。

从《广东省改革开放30件大事评选结果》这个题目中,顾名思义,就是记事体的公文,结果写成了传记体公文。30件大事中,出现的人次达9人次,按件数比例计算,占30%人次/件;按人次比例数计算,占30%/人次。其中,邓小平1人出现3次,占9人次的30%,占30件人次的10%9个人次中,讲话人次7人次,占77.8%

笔者看到,同样类型的公文,不是这样写的。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见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801100948),也正好是改革开放3030件大事,出现人物的件数为2件共3人,第82人即江泽民、邓小平(在江泽民讲话中附带提出的人名),第211人即胡锦涛。按件数比例计算,占6.67%人次/;按人次比例计算,10%/人次。

我们还可以作个横向比较,以上中国改革开放的30件大事,是发生在中共中央、国务院这个全国的统帅中心,以及包括发生在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各条战线各个角落之中的,并且还有外交关系等一大摊子大事发生。实际所发生的大事和涉及的人物,可以说是广东省这块地方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包括广东省在内的全国各地在内,许多政策、政令、法律、法规、讲话、指示、文告和执行情况等,最先是从中央发出的。就是说,或者打个比方说,全国的那30件大事至少是由3000件大事浓缩而成的,广东省的那30件大事可能是300件大事浓缩而成的,即使按照这样的比例来衡量,全国30件大事与广东省30件大事的质量比例就有110了,数量的比例是101了。按照其件数的质量或数量来换算,广东省309人次,全国30件达到90人次,才可以与广东省的人次数安排持平。

再看其他的例证。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30年大事回顾》(见新华网20081020090355)共列出12件大事,人物出现1人次,第10件出现胡锦涛(在叙述事件中附带附带点名)。按件数比例计算和按人次数比例计算,均为8.3%

解放军这一板块,30年来所发生的大事不比广东省少,军队的国防、政治、军事、组织、后勤、装备和军事外交等各方面建设与改革,可圈可点的也很多,但没有列30件那么多,仅列出12件大事。

《评选结果》刻意将众多的人物安排在其中,并刻意突出个人讲话的作用,轻视了集体领导的作用和以法为纲、以法治省的作用;在突出第三代中央和地方领导人的同时,忽略了第二代中央和地方领导人在改革开放中的开拓性作用(这一点随后分析)。刻意将邓小平一个人3次入选,有个人崇拜之嫌。

 

二、某些媒体刻意炒作、吹捧邓小平,这并不符合邓小平本人的意愿,连邓小平生前也是很厌烦个人崇拜的。

邓小平他本人生前是坚决反对个人崇拜,反对不适当地宣传他个人事迹的。19921019日,中共中央十四届一中全会在北京选举新领导机构,他作为一个离休干部的普通党员代表,也非常重视那次大会。他看了送审稿,说过这样的话:“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报告中讲我的功绩,一定要放在集体领导范围内,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加以提倡。要写得合乎实际。”

上述这个时段,正是1992119日至29日,邓小平视察广东并发表“南方讲话”以后相隔9个月,被广东等地的新闻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个人崇拜抬头的形势下,他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离休老干部的身份,专门对党中央作出正式表态的。

而《评选结果》30件大事中的“第一件大事”,故意颠倒时间次序的所谓“最高票入选”(到底多少票未写)特别炫耀的头一件大事,就是这个“南方讲话”。

当然,张扬邓小平一个“南方讲话”不过瘾,接着第3件大事,再次推出“1984年,邓小平视察广东”,发表“南方讲话”,“对广东改革开放成绩给予肯定”。第1件大事、第3件大事渲染了邓小平两个“南方讲话”以后,还是不过瘾,第15件来个再渲染:“上世纪90年代初,顺德市在邓小平南方讲话精神鼓舞下,以企业产权制度为突破口,进行综合配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下面还有一大段文字,主要企业改制方面的“8大经验”)

个人崇拜,不是个好东西。林彪搞“个人崇拜”,被“反林派”骂得个狗血喷头。林彪的“几大罪状”之一,就是对毛主席“个人崇拜”。华国锋下台的“几大罪状”之一,也是“个人崇拜”,被“反华派”充分利用。与林彪一样,华国锋的“个人崇拜”也十分荣幸地写进了中共十一大六中全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之中:“在继续维护旧的个人崇拜的同时,还制造和接受对他自己的个人崇拜。”

邓小平一向是反对个人崇拜的排头兵,在反对个人崇拜方面,他是很有一套办法的,他是出了名的。反对别人搞个人崇拜,也反对别人对他搞个人崇拜。如果邓小平在在天之灵有知,如果有人对他搞个人崇拜,他在在天之灵,也难以安息。

 

有观察家认为,邓小平在1977年7月复出,特别是尔后当选中共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以后,他的最大贡献在于,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香港总督彭定康的几场针锋相对的较量,为香港回归作出突出贡献。

 

在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方面,邓小平寸步不让,寸利必得。尤其是在谈及我国在香港驻军问题上,撒切尔提出要在香港保留驻军的权利,叫中国人不要在香港驻军,还说什么维护香港的自由、民主、繁荣离不开英国政府的支持。邓小平听到此话,气得发抖:“香港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为什么中国政府不能驻军而让英国政府驻军?如果中国政府到伦敦去驻军你能够答应吗?”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在英国政坛上混迹20多年,那一张锋利的嘴特别厉害。但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

 

三、在安排人物时,将第二代领导集体和领导人全部抛向一边,仅突出邓小平一个人

写历史,最起码的一条原则,是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否则,就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就是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待人世间的事物。

过去,公文中多半是讲领导集体,讲过“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以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以胡耀邦为首的党中央”、“以赵紫阳为首的党中央”、“以江泽民为首的党中央”和“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这些提法都没有错吧?可是,遗憾的是,客观实际中偏偏没有“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客观实际上有的而<<评选结果>>中也偏偏没有“以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以胡耀邦为首的党中央”、“以赵紫阳为首的党中央”。

这就是说,在改革开放中,有5个不同主要中央领导人“为首的党中央”,其中,前3个是改革开放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时间跨度从197610月至19896月共13年时间。后两个是继续者,时间跨度从19896月至现在共19年时间。按照常规,改革开放是有个承上启下的过程,写改革开放史,只能写正史,不能写成野史、偏史,只能写全程史,不能写断程史。

这就是说,在改革开放中,邓小平充分发挥了他个人的聪明才智,充分地利用了权力资源,包括离休以后的权脉资源,但在职时,他毕竟是党中央、国务院整个领导集体中的一员,他所说的话做的事,也是不能脱离实际,脱离宪法,脱离四项基本原则的。

 

 

对于华国锋,怎么看待他呢?有人说他犯了错误,搞什么个人崇拜,两个凡是,搞什么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照着78宪法念经,还说工作忙,主动地让出国务院总理位置出来等。这个人反正是太复杂了。

原来,这个人在中央最高级别位置上还兼职总理什么的,也不是无所事事。197610月至19816,正是他不是无所事事的黄金时间:中共中央主席,加中央军委主席,加国务院总理。官实在是大,官职也真多,连我都羡慕。

说起改革开放,人们总说农村那个家什么承包制好像被改革派们提得最多的。据说,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件大事。很不幸,怎么在华国锋任上撞上了。

〈〈20世纪中国大事概观〉〉1978年)640页:

10  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将荒地借给农民耕种度荒,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有些地方实行包产到组,有的地方实行包产到户。这些方法得到省委的支持,并在滁县、六安专区和凤阳县进行试点。不到3个月,全省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发展到41000多个。与此同时,四川省委也采取了“放宽政策”、“休养生息”的方针。

上述资料中,点了四川省委的名,不幸的是,赵紫阳是四川省委书记、几年后成了中央的“一把手”。

当然,以上资料,还需要甄别,毕竟不是改革的激进派们写的。

 

第二件大事又摊上了:(第638页、第642页、第643页、第649页)

197845日至197915日,这多项政治民主化、政治民权化和“三个代表”民生化措施包括:

全部摘掉右派分子的帽子;

抓紧复查纠正冤、假、错案,认真落实党的政策;

作出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子的决定,决定地、富、反、坏右分子(除极少数坚持反动立场的除外)一律摘掉帽子,给予人民公社社员待遇;

开始将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及其他劳动者从原工商业者中区别出来,原86万工商业者中的70万人恢复了劳动者身份。接着,又明确肯定,原工商业者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其成分一律改为干部或工人。

 

有人说,华国锋这个人死脑筋-“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始终不渝地执行”。以上四件“解放”的大事,毛主席可没有叫他这样“蛮干”呀。

 

第三件大事又摊上了:(第635页)

1977年)810  国务院发出〈〈关于调整部分职工工资的通知〉〉,决定在国民经济初步恢复和国家财政情况开始好转的基础上,为部分低工资的职工调整工资。

 

华国锋的胆子实在是大。中国的工资冻结了十几年,他一上台就解冻了。他是不是个三民主义者?怎么这样关心民生?他是不个钳工或印刷工?怎么这样关心工人阶级?

 

第四件大事又摊上了:

19772月,任仲夷刚刚被华国锋解放出来,赴辽宁省委任职,屁股还未坐热,就被华国锋带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参观农贸市场,回来就整这项事情。

这么说来,华国锋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开放农贸市场的“吃螃蟹”的人了。

华国锋光这样整还不过瘾,是年(1977年),他批准在北京昌平县一个偏僻的乡村里,划出一片荒地,租给美国人阳早、寒春作机械化养鸡场。“北京鸡蛋”30多年来成为中国蛋业最具商业价值的品牌,北京鸡蛋销售到全国各个城市与乡村。

这么说来,华国锋又“敢为人先”了:他是我国第二代领导人中最敢想敢干的,解放以来,第一个亲自出马、亲自批准出租我国的土地给外国人(比深圳蛇口工业区出租的还早2年),第一个大力支持机械化规模化养鸡、养猪事业,第一个倡导“三高农业”的国家领导人……

 

第五件至第N件的事件又摊上了.

 

如果说以上出版的资料“不够级别”、“不够品位”、“不算数”的话,那么,他们自己写的《广东改革开放30件大事评选结果》应当够级别、够品位、应当算数。(资料来源:广州日报)

 

2件:1979年,广东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经济特区成立

5件:1979年,蛇口建立我国大陆第一个出口加工区

6件:1978年,广东率先进行价格“闯关”

9件:1980年,广东推进流通体制改革

17件:1978年,“三来一补”外贸形式首度出现

21件:1981年,经济特区立法先行

29件:1979年,中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广州“东湖新村”

 

以上7件大事,是改革开放的精华部分,也是30件大事中的核心大事。如经济特区的成立,标志着以地市为单位(广东深圳、珠海、汕头、福建厦门)的大面积对外开放区域的形成;蛇口工业区也创造了第一个毗邻海外加工贸易的大本营;商品房建设与运营,开启了房地产的新时代。有对外开放的大事,有对内搞活的大事,有两者兼有的大事等等。

 

结论只有一个:

 

华国锋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经理、奠基人和孺子牛!

 

与任仲夷一样,尽管功勋显赫,却是不被“改革激进派”看好的“另类”。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数典忘祖”,还有个成语叫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还有个成语叫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什么意思就不用说了。

 

至于胡耀邦、赵紫阳,都是华国锋的接班人,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经理。胡耀邦当总经理有7年多时间,赵紫阳当总经理有3年时间。

胡耀邦的事迹也很多,他对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比较精通,发表过很有见地的长篇文章。80年代初那次在改革开放中全国大规模反腐败,是在邓小平提出“两手都要硬”10年前干的,干的很漂亮。中国最早提出“利用两种资源”(国内、国外)和“打开两个市场”(国内、国外)的理论,也是最早由胡耀邦提出的。

 

赵紫阳在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期间,其突出贡献之一,就是他主持制定新的土地政策。

 

1987年11月13日,中国开始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并允许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国家批准在上海、天津、深圳、广州和海南岛进行土地有偿转让试点。这一重大事件,在改革开放整个布局进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将促使经济建设的融资格局发生根本改变,由单纯依赖外商资本融资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土地转让、抵押的土地资本融资的轨道上来,解决经济建设中的“瓶颈”。这一重大举措,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土地学说,开辟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土地市场和房产市场,将会快速地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同时促进改革开放向纵深方向发展。

 

 

尽管邓小平是某些人最看重的人,“邓小平思想”是他们百分之百肯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急先锋,他所讲的话,只能代表他自己,尤其是在非正式场合、在离休以后、在身体素质不佳情况下讲话,只能代表他自己个人的观点。他个人的观点,只能作为中央参考。至于讲话会不会被中央参考,全程的效果如何,与邓小平关系不大。

1992年“南方讲话”时,邓小平离休已经3年多了,几乎相当于一个普通公民,无论他在什么地方讲话,讲什么,讲多少,讲得有多么精彩,不能代表中央,只能代表他自己。代表不了中央的话,本身是不具备权力效力和法律效力的,最多是一个参考性意见。

1992年南方视察与“南方讲话”,从119日至29日,从深圳、珠海到顺德(注:此次视察行程,邓小平的第一站是武汉,最后一站是上海,也发表了同样内容的讲话),整个行程,是由邓小平女儿邓楠陪同的,完全属于个人行为。活动本身,既不能代表党中央,也不能代表国务院。即使是党中央、国务院组织上派他去视察、讲话,也不能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因为一个离休以后纯粹是一个普通公民,凭什么可以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呢?

以上“南方讲话”,是《评选结果》中的第1件大事。再看另一次“南方讲话”,即《评选结果》中的第3件大事。

1984124日至25日,邓小平视察广州、深圳、珠海、顺德,对广东改革开放成绩给予肯定,这是所谓的第一次的“南方讲话”。这次讲话,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对广东的成绩,不是邓小平一个人才肯定的,党中央、国务院包括总书记胡耀邦、国务院总理赵紫阳等同志,都肯定了广东的成绩。党中央、国务院也不仅仅对广东省的改革开放给予肯定,而且对于福建省及其他开放城市给予肯定。

邓小平的第一次南方视察和南方讲话,也属于私人活动的一部分。这个时段,是他本人休假到广州市过春节的,趁着空闲时间出去走一走转一转,然后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

第一次南方讲话时,按照职务来排列,邓小平当时算几号人物呢?这个个时期的中共中央总书记是胡耀邦,国务院总理是赵紫阳,不是邓小平。邓小平是个军委主席,主要负责军队工作的。

邓小平的第一次南方讲话,没有什么经典语言。邓小平第二次南方讲话,发表了长篇大论,从解放生产力谈到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不能争论姓“资”姓“社”,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左、右的影响会葬送社会主义,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他还肯定了1984年到1988年“加快发展(速度)功劳不小”。

邓小平确实发挥了他的雄才韬略,邓小平理论构建了他个人的“邓小平思想”。邓小平真如人们所说的“总设计师”和急先锋。

但是,其一,“邓小平思想”不等于毛泽东思想,“总设计师”不等于“总经理”;邓小平的智慧不等于全党全军的集体智慧,不等于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邓小平的讲话并不等于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规章、法令;邓小平的讲话,充其量是代表他个人的意志与愿望,不能与集体领导划等号。其二,讲话归讲话,实践归实践,即使讲话100%是正确的,从讲话到实践,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还需要等待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的实践的检验。

改革开放,需要的是理性,而非激情。评价个人功绩,需要的是理性,而非激情。激情过度,理性不足,不仅仅是准确地评价个人功绩的问题,而且是直接影响到今后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斗争策略,直接影响到如何完善和保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大是大非问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检验改革开放的理论学说,涉及到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方面面。

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涉及到政府体制改革、公务员制度改革、执政党体制改革、组织人事制度改革、军队裁军与体制改革、撤销人民公社建乡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政治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政治体制改革、金融政治体制改革、专政机关与司法制度改革、对外关系制度改革等等十几个方面。所有这些改革,仍然是在探索之中,其中的未知数仍然很多。

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有对外开放的,有对内搞活的;有先对外开放的,有后对外开放的;有发展国有企业的,有国退民进的;有发展民营企业的,有优先保护外资企业的;有发展乡镇企业的,有撤销人民公社企业的;有发展民族企业的,有以“反垄断”为名限制民族企业的;有一股就灵的,有一股不灵的;有一改(制)就好的,有一改(制)就差的;有一放就活的,有一放就死的;有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有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有能够改善生产关系的,有能够破坏生产关系的;有全面提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固执地执行毛泽东企业制度的;有提倡市场化、自由化、民营化、私营化和全球化的,有提倡保护国有重点控制企业的;有主张政府主动承担市场救市责任的,有主张企业自由竞争自然死亡一卖了之的;有主张外资企业享受三年免税、二年减半交税享受种种超级国民待遇“80年不变的”,有修改企业所得税法、令内资和外资企业享受同等国民待遇的;有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的,有损失浪费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和资本资源的;有使共同富裕的,有使两极分化的;有消灭剥削制度的,有使剥削制度重新抬头的等等,不一而足。拿改革派的话来说,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过去是在“摸”,现在还在“摸”,谁能保证谁说的话百分之百是正确无误的呢?

列宁说过,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一个领导人的一次或几次讲话,就能改变一切,就能改变中国,就能改变世界,那还要集体领导做什么?那还要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做什么?那还要制订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做什么?那还要政治民主化、经济民主化和法制民主化做什么?

写改革开放的大事,不管是1事大事还是30件大事,重点是“做什么”,不是“说什么”。

有人将邓小平说成是党和国家的“第二代领导人”,我看他与李先念同属于第一代领导人。尽管他三起三落,下过野,甚至蹲过监,从1949年到1976年毛主席去世之前,长期担任中央和国务院的要职,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和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总参谋长等要职;在同一时间,李先念也长期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常委等要职,级别比邓小平高一些。

不错,邓小平是进入过第二代领导人的核心,当过第二代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总参谋长等要职。但他担任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时间远远长于第二代,本质上仍然是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一员。

就是说,在《评选结果》中,第二代中央领导人和广东省的领导人都被除了名。

如果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还原历史,在第二代领导人中,中央的三名领导人中至少有两名不能忽视:华国锋和胡耀邦。广东省省委5任主要领导人中,至少有一名不能忽视:任仲夷。

 

四、广东省改革开放先驱者任仲夷的伟大功勋不容抹杀

(一)广东纪念任仲夷的风头盖过了纪念邓小平

关于任仲夷,在广东省几乎是家喻户晓了。与《评选结果》形成剧烈反差的是,尽管《评选结果》中对于这么一位德高望重的改革家缄口不言,整个广东省和香港、澳门的报纸、杂志、图书、电视、网络,对于任老是一片赞扬声、一片喝彩声,一致肯定的语气是“改革先驱任仲夷”、“开放改革先行者任仲夷”、“中国改革开放的船长”等等,大量关于任仲夷文章、图书、图片、画册成为整个珠三角最畅销品,有的网友还自发地开设了网上的“任仲夷纪念堂”。自从20051115日任仲夷去世以后,各地对于他的纪念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在广东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任仲夷被广大群众再度热捧,歌颂任仲夷的声音盖过歌颂邓小平。

虽然,任老的著作没有邓小平文选销得多,但是,去年任仲夷的一副画像,标价1115万美元,合人民币近亿元。这一价格,远远超出以7200万港元成交的徐悲鸿《放下你的鞭子》,而这个已经是国内油画市场最高的价格。

任仲夷与邓小平相比,有可比与不可比的地方。邓小平长期在中央担任要职,又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急先锋,他讲的话一句顶任仲夷一万句。任仲夷长期担任地方领导人,在黑龙江省、辽宁省、广东省三个地方打转,最高职务是中央委员和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尽管任老不是中央大员,而是地方大员,他的讲话特别有份量,多半讲话是局限于一省之间,外界人士知之甚少,但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少。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个万众瞩目、万分喜悦的时刻里,纪念任仲夷的势头盖过了邓小平,这绝不是偶然的一件事情。

邓小平的人格魅力,在于他有深厚的政治背景和政治资历,有深厚的政治修养与文化修养,有超常的智慧与口才,有超常的政治手腕与政治魔力,有超常的政治风云际会的应变能力。他就是中国的阿基米德,只要给他一个杠杆,他就可以撬动地球。邓小平有三次被打倒的经历,他曾说过:“如果对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人设立奥林匹克奖的话,我很有希望获得该奖的金牌。”

邓小平的逆向思维,一方面源于他在国务院长期担任副总理,深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苦,他要不惜一切代价地将经济工作搞上去;另一方面源于他长期、多次的被打倒、被隔离,一旦上台,就使出浑身解数,甚至不惜一切地采取冒险手段,立志要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给全世界的人好好地瞧瞧。所以说,天不怕地不怕,只怕邓小平来讲话。他讲的话没有人敢不服的。邓小平讲过一句笑话:“天塌下来也不要紧,反正有个大个子顶着。”

邓小平确实是改革开放的领军人物,他是第二代领导集体中思维最敏锐、最有魄力的领导人,也是大力支持广东改革开放的坚强后盾。但是,无论如何,他不是第一号领导人物。制订和执行政策还是要依靠集体,依靠主要的领导人。

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战略家,任仲夷是改革开放的实干家;邓小平的思维是抽象思维,呈扇形形式,但扇形面有某些放大的方面,任仲夷的思维是逻辑思维,也呈扇形形式,扇形面基本上没有放大;邓小平说得多做得少,任仲夷说得少做得多;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时期政治得意,在大小场合出尽风头,任仲夷在改革开放时期虽然功勋卓著,但政治不得意,夹着尾巴做人。

 

(二)任仲夷在广东有口皆碑,源于他政治民主,仁、义、道三大品德齐备

广东省的改革开放,自然离不开中央的全力支持。而改革开放工作千头万绪,是广东省执政党和人民政府领导广东9000万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198010月,任仲夷从辽宁省委第一书记、辽宁省军区政策位置上调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兼广东省第一政委,接过国务院副总理兼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的接力棒,在此岗位上一干就是8年,是他人生中最辉煌的时期。

任仲夷在广东是有口皆碑的。

任仲夷的人格魅力,在于政治民主化、不唯官唯上、不图虚名脚踏实地、宠辱不惊、百折不挠、大公无私,人格独立。

治国,安邦,平天下,在政治舞台上,各人扮演各人的角色。开明的君主不耻下问,也要发扬一点政治民主。周文王是个开明的君主,一天,他问太史公姜尚:何以天下归之?太公说,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与人同忧同乐者义也,好德而归之能生利者道也。做到此三者,天下归心。

仁者,任仲夷;义者,任仲夷;道者,亦是任仲夷。

任仲夷初到广东,可谓是荆棘遍地,险象环生。早在来广东就任之前,一位总检察长告诉他,“你要么成为全国的功臣,要么成为历史的罪人”。

人言真可畏。任仲夷从13岁时参加“一二九运动”、21岁正式参加革命时起,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见证了许许多多的风云际会,也见证了许多政治人物的昙花一现。仅仅在改革开放短短的十年时间里,中国有3名头号人物,在毫无征兆下,黯然下台。其中,有他最好的朋友胡耀邦。

这样一种政治气候,在民国宪政时期也出现过,但在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前是绝对没有出现过的。

任仲夷19149月生于河北省威县,他的生辰八字就是属虎的。虎头虎脑,虎虎生威,正好与他的八字很多吻合。但虎落平阳遭犬欺,就决不是什么好兆头了。

 

一看“义”:任仲夷这位大侠的侠肝义胆吧

看看他“与人同忧同乐者义也”的事迹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北京中央高层,掀起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场全国性的声势浩大的反腐败、反走私的运动。运动的主要矛头,对准广东省和福建省两个对外开放的省份。一切来得迅猛而突然。但是,作为地方领导,既要认真执行中央的指示,又要对广大干部群众做思想工作,又要防止运动搞得过火,这就考验了领导人的心理素质和斗争艺术。

198211日,中共中央发出《紧急通知》,传达中央政治局常委关于一些干部走私贩私、贪污受贿,把大量国有资产据为己有等严重违法犯罪行为采取紧急措施的指示。这不仅是广东、福建两省的问题,全国各地各个部门都亦不例外。

在那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广东省书记任仲夷、福建省书记项南参加了会议。会上,气氛十分紧张,杀气腾腾。有领导人在会上扬言:“对反走私贩私的活动,不能孤立地看。应该看成是我们全国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面临着一场资本主义思想腐朽与社会主义反腐朽思想的严重斗争中的一个环节。”并扬言要(在全国)“抓一批,杀一批”。任仲夷在会上提出三个“坚定不移”:打击经济犯罪活动坚定不移;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坚定不移;执行让群众富裕起来的政策坚定不移。

会议结束回到广东以后,任仲夷与广东省委领导谢非、叶选平等同志商讨了斗争策略。随即召开全省县以上干部紧急会议。此次会议,将一个“杀气腾腾”的会议,开成了“热气腾腾”的会议。在会前,许多干部准备了行李,作了进监狱的准备,有的私下思忖了自杀的办法。在会上,任仲夷将责任揽到自己一个人身上,说要杀就杀我任仲夷,不杀你们。只要你们没有得钱,没有参与走私和贪污受贿,组织上就不会追究你们。

后来,经过调查,发现有些所谓的“走私贩私”,是地方政府的一些外贸部门做的生意。有些生意是在国家进口计划内的,有些则超过了计划指标。有些是沿海地区农民冲破“国家计划”的警界线,越了轨。

沿海地区的走私活动,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开始时是走私一些服装、袜子之类的小商品,后来就开始走私倒卖小电器。当时,当地农民一年的收入才100多元人民币,而香港农民的年收入超过10000元港币。当地流行着“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如人家8分钱”。所谓“8分钱”,是指香港侨民向内陆亲友寄钱是成百成千成万的寄。有的是寄商品走私的信息。得到海外信息,瞅准机会,走私一次,比从事种田一年的收入还高。

其实,改革开放以后执政党第一次大张旗鼓地提出反腐败,其导火索不在广东,而在黑龙江。《学习时报》沈士光写的《改革开放后我党提出反腐败的由来》写到:198011月,黑龙江省破获一起重大诈骗案。案犯于天章冒充公社书记、县委书记、地委书记、黑龙江外贸局驻深圳办事处处长、大庆油田政治处主任、黑龙江省粮油进出口公司经理、黑龙江省外贸局副局长等职务,一路诈骗钱财共计人民币28500多元。1981613日,于天章事败,依法被判处无期徒刑。这件大案震动了中央,由这个典型案件直接触发了1982年的《紧急通知》。

是年21113日,中央书记处让任仲夷带队,把广东省委几乎整个领导班子成员都中到北京,召开了广东、福建两省干部座谈会。在会上,有人借题发挥,抛出一篇《旧中国租界的由来》,斥责广东省出租深圳蛇口2平方公里土地给香港资本家是“复辟资本主义”,是卖国行径。这篇文章,表面上矛头对准广东省委,实际上矛头对准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建立蛇口工业区,整个过程,是在胡耀邦的亲自关怀下进行的。在会上,任仲夷与省长刘田夫一言不发。

任仲夷正了政治风暴的中心,正了迁怒的对象,有的人问:“任仲夷,你还是不是共产党员?”甚至有人建议免去他的广东省委书记职务。

会后几天,胡耀邦要求任仲夷检讨“讲清楚问题”。任说:“我一直根据中央政策来执行的,我检讨什么?”胡耀邦两手一摊说:“我也不知道,我都作了检讨呢”。任仲夷在胡耀邦的开导下,夤夜作了检讨。这是他改革开放以来唯一的检讨。

在广东省委召开的三级干部会议上,任仲夷主动承担了责任。他在这次运动中,采取的策略,仍然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如果按照中央某些领导人的观点去“杀一批”,广东省真的要杀死很多人。按照当时的刑罚标准,经济犯罪数额2000元以上就够坐牢的,10000元以上是够杀头的。后来也抓过一批,但从轻处罚的较多。

有一个细节,大陆主流媒体没有披露,香港凤凰卫视今年10月份,在一个访谈节目中,披露了潮阳县委书记王仲(谐音)因走私“贪污受贿”5万多元,后来被执行死刑。这是广东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反腐败”的典型,这个事件写在“广东省改革开放30件大事中”最好的,可惜从头到尾都没有此类事件的记载。

198372526日,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座谈会。中纪委提交了《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工作的报告》:从19821月至19834月底,全国已揭露并依据党纪国法立案审查的各类经济犯罪案件共约19.2万多件,案件中涉及党员7.1万多人。现已结案13.1万多件,依法判刑近3万人,追缴脏款4.1亿多元。

六届人大召开之前,中央提名2名人选担任人大副委员长,其中就有任仲夷。由于所谓的“广东事件”牵连,这个提议,很快就被政治局的人否决了。任仲夷在广东省是个最苦干、最实干、最有开拓精神的领导人,所得职务,都不如其他的领导人。如华国锋,后来升到中央“一把手”,习仲勋、叶选平、谢非、李长春、张德江、汪洋升到政治局委员,有的甚至升至政治局常委,有的调到北京当了政协副主席、人大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务。

从以上政治事件中,虽然是改革开放多个事件的其中之一,折射了当时的政治环境相当复杂,有的人利用了人大“换届选举”的空档,发难了任仲夷。如果有派别的话,他是与华国锋、胡耀邦、赵紫阳是一派的。

尽管任仲夷是最早(在辽宁省)提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地方领导人,后来这一理论为某些人利用,作为“反华”的炮弹。他在公开场合,表示了党内生活不民主化、要反对的态度。在胡、赵下台以后,也多次发表了“要政治民主”和“要讲真话”的感言。直到他去世之前,他对儿孙们反复讲这样作人的道德观念。

就是这样,任仲夷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党性原则,以自己的政治生命和人格保护了一大批地方干部,也为中央的有关领导人挑了担子。他像寒冬一朵绽开的梅花,化作春泥也护花。

 

二看任仲夷的“仁心”

看看他“能与人共之者仁也”

吉林省政协原主席张琦岳悼念任老的一副对联是:

“凤凰花落红盈地,万物无求亦敬翁”

(南方都市报20061115日记者王海军《一年以后怀念仁者任仲夷》)

以上标题的点题是:仁者任仲夷。

在东北,在广东,关于任仲夷政治民主化的事迹很多。辽宁省的为“张志新事件评反”轰动全国。而在广东韶关一次民主选举市长,被任仲夷大力支持的事件,则鲜为人知。

上世纪70年代末,任仲夷刚刚走马上任辽宁省委书记不久,就遇到了一件令他痛心疾首的事情。宣传部一个女干部张志新在“文革”中对江青不满,被当地公安部门抓走判了无期徒刑。案子申诉到任仲夷面前,他立即主张为张志新平反,并重新安排工作。即使身为省委书记的任仲夷作了明确的批示,公安部门一再的顶着不办。这样的批示连续作了三次。公安部门的负责人说,他不光是反对江青,她还反对毛主席呢。任仲夷对那位干部说,任何人都有犯错误的可能。再说,宪法规定允许言论自由的嘛。任仲夷亲自找当时的中央组织部长胡耀邦,并得到华国锋的支持,最后,终于将张志新无罪释放。张志新的事迹在《人民日报》和当地报纸刊登以后,轰动了全国,全国掀起了学习张志新的活动。

不唯官,不唯上,只唯民主,只唯事实,为受苦受难的弱势者办实事,办好事,这就是任仲夷独立人格的魅力之所在。

在那个非常时期,有的人因为说错一句话,就被打成“现行反革命”,有的被当场枪毙,有的被判了无期徒刑。为这样的人平反昭雪,其困难和风险程度可想而知。况且,任仲夷也是一个在文革中被隔离审查并下放多年的“可疑分子”。也正是因为他本人有了那样特殊的经历,设身处地甚至于甘冒“同情犯”风险地拼死一救。

任仲夷的仁爱之心和政治民主化世界观,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锤炼而成的,是久经考验的钢铁意志。

在半个世纪以前,即在共产党掌握全国政权之前,任仲夷就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执政的共产党对全国人民承诺的民主、自由和富强,并带头身体力行。

任仲夷晚年思考最多的是:政治民主化和政治体制改革。为了政治民主化,他敢于冒一切政治风险,敢于打破陈规陋习。

上世纪八十年代,韶关市一次人代会上选举市长的“选举风波”,任仲夷又作出了一次惊世骇俗的动作:根据韶关市委报上来的名单,省委批准了一个市长候选人,任仲夷也事先知道此事。但是,在人大会议上突发意外。10名人大代表联名推荐高祀仁为候选人。高祀仁在人大选举大会上高票通过市长选举。

对于这样突如其来、从未有过的稀奇事,分管人事的省委副书记向任仲夷作了如实、惊叹的报告。任老听了以后,非常平静:“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啊,有什么好紧张的?不能说省委批准的就一定当选,省委未批准的一定不当选。人民有选择市长的权利。尊重人民代表意见,既然选上,就是他了!”

高祀仁没有辜负任老和组织上的期望,工作扎实,进步很快。后来,当过广州市委书记、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等职务,是个德才兼备的好干部。当时的韶关市人大代表没有选错,任仲夷没有说错、做错。

在任老主政广东省的这几年,政治民主化气氛很浓,领导班子成员很团结。这样的政治空气,那几年,在北京几乎是找不到的。像任老这样的做人、做事,全国的省委书记和省份也是不多见的。

任老对于民主党派,也是很仁爱的。

初到广东,任老微服私访一个民主党派。当时,那些民主团体的办公条件普遍比较差。有个民主党派甚至只有一间办公室。在下班时,只好将电话机放到隔壁的厕所里,以让值班员接听。任老非常感慨。但悠着情绪,安慰他们说:“你们都比资本主义都先进了,连厕所里也有电话机。”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笑过以后,任老故意话锋一转:“我只是一个省委书记,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

没有等到大家愣得回过神来,戏剧性的跌宕起伏又跟着来了:“但是,我可跟你们出个主意。请你们向分管财政的副省长杨德元汇报情况,并且告诉他,任仲夷建议他到现场来看看。”事后不久,副省长亲自出马,带人拜访民主党派,表示了歉意,很快落实政策落实资金,办公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任老主政广东时,信访工作特别好做。许多民生的事情,他亲自出马过问,直到办圆满成功为止。

 

三看任仲夷的“好德”

再看看“好德而归之能生利者道也”

从以上几件典型的事例中,已经看出了任老一贯是个“好德”之人。他的德行,是民主的德行、团结的德行、忘我的德行、大公的德行。还有一个践行的德行:人格独立的德行。

任仲夷是一方父母官,不是中央政治局大员,不够格充当钦差大臣。但他的处事风格很有钦差大臣: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八十年代初那次政治风暴,上面有人要“大开杀戒”,而他是“小试锋芒”就是一例。

他这个人,特别爱钻牛角尖,爱认死理,认了死理,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要说“解放思想”,他是思想最解放的人,他一直是站在思想解放的最前沿。

大洋网信息时报20081115日发表的一篇很有份量的美文《改革先驱任仲夷》,这篇长文,真是将任老描述得“天花乱坠”:

一是解放思想是改革发展的先导

二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高度统一的

三是解放思想要过三关,要重点批判封建主义

四是解放思想要敢冒风险,要有很大的勇气和胆量

五是上面要支持鼓励下面解放思想

六是在解放思想中不断找自己的差距,不自满,不自大

七是解放思想要创造性地执行中央政策,允许“变通”,不许“变相”

八是解放思想要近客观规律办事,坚持科学发展

九是解放思想要要敢为天下先,勇于理论创新

不看万言书的内容,单看万言书的标题,就可以看出,任老具有完备的人格独立的德行。这种德行,不是零碎的,而是系统、完善的。

其哲学基础,就是:任何事物是运动的。只有运动的,才是可以发展的。事物的运动与发展,是要一分为二的。一分为二的对象是可以不确定的。不确定的对象是要实事求是的。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是高度统一优势互补的。优势互补的前提,是要重点批判封建主义、给自己壮胆、胜不骄败不绥,当然还要天不怕地不怕的。

有人说,邓小平理论“德高望重”,笔者看任仲夷理论更加“高深莫测”。

仅举几例试试。

[十三大报告审议稿]也不要把思想解放过头一点说成是搞资产阶级自由化。

[任仲夷建议修改]也不要把思想上一时对改革要求过急,或者改革实践中因急于求成或缺乏经验而出现一些失误和误差,说成是搞资产阶级自由化。

理由:因为正确的东西,是不能用过头来说的。“过头”了就不是正确的东西了。

 

[林彪]中央的指示,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

[任仲夷]是否真正执行中央的政策,不是看是否按中央文件、指示一字不差地照抄照转,不能像漏斗那样单纯起上传下达的作用,而是看是否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真正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因事制宜地创造性地去执行。

 

[1979年起中央调整经济政策]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部分大工程下马。

[任仲夷发言]全国放慢两步,广东只能放慢一步,总得要比全国要快。中央要我们先行一步嘛!

 

[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

[任仲夷]发展确实是硬道理,而客观规律是比它更硬的道理,违反客观规律硬发展就是没道理。

 

[邓小平1992年春南方讲话]革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任仲夷19979月十五大发言]过去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缺乏认识,往往从主观愿望出发,脱离实际,做了许多蠢事。……教训极为沉痛。……我们考虑和处理各种实际问题,,也必须从这一最大实际出发,坚持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再也不能做那种违背客观规律的蠢事。

……

任仲夷到底好的是什么“德”呢?

答案是:他好的是马教的“德”、列教的“德”、毛教的“德”!你信不信?你不信?你不信,反正我信。

 

任仲夷不仅是改革大师,而且是语言大师。

他左眼失明了,自嘲为“一目了然”;他右耳背了,自嘲为“偏听不偏信”;他胆囊开刀切除了,他自嘲为“浑身是胆”;他的胃开刀切除了80%,自嘲为“无所畏(胃)惧”;他跳过一个深壕,戏说“安全着陆了”。这些史诗般的语言,富含着一般人不甚知了的人生哲理。

 

教育家陶行知留给人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三个字“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题词)

巴金老人留给人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三个字“讲真话”:“哪怕是铺上千万朵鲜花,谎言也不会变成真理。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我为他却费了很长时间,付出了很高的代价。”“没有私心,才不怕受骗上当,敢说真话就不会轻信谎言”(随想录)

任仲夷留给人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三个字“讲真话”。

任仲夷的一生,虽然没有邓小平那样三起三落,但也是坎坷崎岖,命途多舛。

一个92岁耄耋老人一生中经历了太多的不平世事,最痛恨的是,如今社会的假货实在太多太害人了。在弥留之际,他谆谆教诲儿孙们:

“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追求真理的人”,

他反复地对儿孙们强调穷其毕生经验总结出来的三个真心反对:

“腐败要真心反对!讲假话不讲真话,也不让别人讲真话,要真心反对!极左路线血的教训,不彻底吸取、彻底纠正,要真心反对!”

 

最后,说句对任老说句大不敬的话。任老自幼追随德先生、赛先生,笃信马教、列教、毛教,怎么相信孔教来了?你看看,除了您具备“义”、“仁”、“德”之外,怎么还有“信”、“智”、“礼”这些封、资、修样样俱全的东西呢?

怪不得人家将您入“另册”呢。

 

主要参考资料:

1.广州日报20081026A4版《广东改革开放30件大事评选结果》

2.广州日报20081026A1版《“邓小平南方谈话”最高票入选》

3.广州日报2008108A20版《广东30年改革开放重大事件评选候选名单》

4.广州日报2008108A1版《改革开放30年广东大事由你评》

5.大洋网信息时报20081115日《改革先驱任仲夷》

6.广东工程咨询网《为了兑现对人民的承诺-纪念任仲夷逝世周年》

756网口述历史《改革先驱任仲夷》

8.南方都市报20061115日《一年以后怀念仁者任仲夷》(记者王海军)

9.大公报网2008-11-17《改革开放30/任仲夷小故事》

10.中国广州网 〈〈任仲夷:广东改革开放的先驱〉〉

11.人民网〈〈改革开放先行者任仲夷:执掌广东敢为天下先〉〉

1221CN2007-04-09来自南方都市报〈〈任仲夷画像标价1115万美元〉〉

13.南方都市报2008-10-15〈〈重温改革先驱历史再举思想解放旗帜〉〉

14.青岛出版社《20世纪中国大事概观》

15.人民网2001612日《中国共产党80年大事记》

其他从略。

 

上篇:斗胆评点<<广东改革开放30件大事评选结果>> 之一

广东省评选改革开放30件大事劳民伤财娱乐至死

下篇:斗胆评点<<广东改革开放30件大事评选结果>> 之三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经理奠基人孺子牛华国锋

 

 

中文实名网站:价值中国-环球资讯-陈绪国

http:www.chinavalue.net/218258/Dfault.aspx/

QQ[email protected]

 

 

字数: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