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师:策划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说一部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一代又一代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商业巨子以及为他们服务的谋臣学士呕心沥血、运筹帷幄的策划史。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隆中对”、伟大的策划大师诸葛亮、享誉海内外的《孙子兵法》,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等等,无不渗透着策划的智慧和力量。
律师:今年春天,我到珠三角的一个城市,为当地的律师们作了两场题为“律师职业的策划学特征”的演讲。出席演讲会的很多律师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术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广东是市场策划营销的发源地,也是当代中国律师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在那个演讲会上,我仿佛听得到中国律师迈向职业智慧化的坚定的脚步声。
自1957年始,延续二十多年的历史记忆,律师的命运还是一个沉重而严峻的话题。如今中国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在社会利益分化重组的情势下逐步实现了社会治理结构的重大转型,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人权法治已经成为难以逆转的发展趋势。中国律师逐渐形成自己的表意能力和表意空间,在社会生活秩序的构建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策划师:没错。律师和我们策划师一样,都是靠脑袋吃饭的人。运用的是智慧。什么是智慧?1+1=2,这是知识!运用这样的知识创造出无数的人类文明,这个过程中所蕴含的演绎、推理、思考、整合等是智慧!
一部三国演义,三国之争,虽是曹、孙、刘三人唱主角,但最后突出的却是智慧的化身——诸葛亮。一部流传千古的作品,其中必然蕴含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追求。这部书就从文化的层面上反映出,第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缺智慧;第二,中国人对智慧的化身非常推崇。但千百年来,中国文化人都只是“学得文武道,售与帝王家”,为官场服务。而今天,在知识经济时代,正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广大的知识分子有着广阔的空间,完全可以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施展自己的才能。的确,今天在中国已有许多知识分子凭自己的智慧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当年诸葛亮正是凭自己系统完整的广博的知识体系,为蜀国策划了一系列战略,提供了带有指导性的治国方略;今天,我们的知识分子在运用智慧创造过程中,推动着祖国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律师: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市场策划营销更多推动着物质文明建设和经济的繁荣,我们律师运用智慧实施法律策划,更多的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促进政治文明建设。
律师本来就是运用法律知识与技能获取报酬的职业,是运用法律手段为委托人服务的一种职业,获利本身没有错。但是,对利益的追求本身要求以职业化的方式进行,离不开运用智慧进行一系列的法律策划。律师的思维方式不同于经济师,不同于政客,也不同于你们专注于市场策划营销。律师需要以对客户利益的忠诚获得社会信赖,同时又对各种复杂的利益冲突保持着职业的敏感。他们是客户的代言人,同时又不忘记正义的实现乃是根本的目标所在。
策划师:商海浮沉,九九归一,经过这些年的折腾,策划于我来说已不单纯是一个找饭吃的借口、一个职业,而且还成了一个极具成长性的行业。也许是策划这个词与智慧的距离太近了吧,从它一诞生起,就注定要惹来无数的是非和纠葛,毕竟中国人对于自己的智慧历来是有一点自负的。正因如此,策划作为一个行业,从来没有平静过。曾经不止一次有人关心我说,别再提策划了,你从事的其实是战略和策略层面的事情,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策划,该给自己换个称谓了。
记得当初我试图去把握、界定和概括自己的职业和所要探索的领域的时候,作为一个中国人,自然首先会从祖先留给我们的知识和智慧的宝库里去寻找一种最贴切的语言和词汇,来界定这个全新的领域和职业。我呢,就相当于一个赶海的小孩,看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贝壳,把它抱回来。这个贝壳当时不叫策划,可是我发现现有的词汇都很难概括我所正在从事的工作,CI、广告、创意、市场调查、咨询、点子、营销……都不是,正好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发,于是,我找到了“策划”这两个字来概括和体现我们所从事的职业。策,策动、政策、谋略、计策;划,谋划、规划、计划。这两个字组合起来非常神奇,可以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今天,当很多人觉得“策划”这两个字眼已经人老珠黄的时候,我要说:“我还是一个策划人。我们所从事的,还是策划。”至今我仍认为,只有这个概念最能够概括中国文化和智慧的神韵,只有这个概念才能够有效地从外延到内涵把握和概括我们所从事的几乎一切已知、未知的领域和行为。如果有更合适的词汇,我倒也想试一试。遗憾的是,现在还没有找到。
我们这些策划人,应该通过自身丰富的实践,通过自己不断的探索,最终给中国式的策划这个神奇的概念赋予应有的丰富的内涵,使知识再创,使其在市场这个超级变压器中能够转变为真正的财富,转变为生产力,让财富像泉涌一般喷发出来。
律师:策划师在市场经济中发挥自己的智慧才能,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推动力的作用;律师从法律的角度,运用智慧的力量来保护企业的利益,同样离不开策划,所以律师好好地研究策划学,把策划和法律结合起来。毫无疑问,律师首先是一种职业,但又并非一般的职业,而是靠专业和智慧来谋生的职业。有人说,律师是靠嘴皮子吃饭的;也有人说,律师是靠脑瓜子吃饭的。归根结底,律师是靠专业和智慧吃饭的。黑夜给了我们黑夜的眼睛,我们要用它寻找光明;父母给了我们丰富的大脑,我们要用它思考人生;时代给我们律师这个职业身份和角色,我们要用它体现法律专业的特色,表现律师行业的本色,展现律师事业的出色。
美国的丹诺是一个很有名的律师,我看过一本介绍他的资料,他一生中最精彩的辩护是为自己作为被告人的辩护。因为他作为律师,为履行作为律师的职责为一个劳工案进行辩护,被检察官指控行贿陪审团。他在为自己进行辩护的时候,据说是将在场的每一位陪审员都感动得泪流满面。律师要感动法官,不论是感动、打动还是改造法官,关键是不要用钱利等之类东西去打动他。那用什么呢?要用“法”,用法来感动他,用学识去感动他,用智慧去感动他。我想这样的律师,法官会在心里去佩服。
事实上,法官每天都在听一些类似的话,你越是能言善辩,花言巧语,他越是讨厌你。你要会辩,而不是狡辩。做律师这一行的,不是要你给我玩弄华丽词藻,而要注意严谨,遣词造句要准确。许多时候,诉讼,是一场漫长而危机四伏的“战争”。所以,诉讼的结局也不外乎三种:胜、败、和。在这场没有硝烟、火药味却十足的“战争”中,作为被交战双方重金聘请的主将——律师,此时此刻应该具有“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挽狂澜已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智慧和策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