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公关右广告》注解奥巴马的成功


韩志锋的《左公关右广告》是今年8月底定稿出版的,比奥巴马 11月5日当选美国总统早两个月。书中也没有提及奥巴马的竞选之道,但读完全书,我却空前豁然开朗,对奥巴马个人品牌一飞冲天的原因洞若观火。

当奥巴马竞选成功后,有人将其成功归结于“求变的政治主张、雄辩的演讲口才和活力无限的个人形象”,呼应着无数。但如从个人品牌的塑造角度来看,所列举各项其实是“品牌的独特优势(或曰卖点)”,没有讲明如何推广促成其最终成功。

我认为,类似奥巴马的“良品”世上不缺,但成功者寥寥,最大的区别就在推广的过程。所以,这里就借韩志锋《左公关右广告》中的一些观点,剖析奥巴马的成功之道:

1、 准确把握“我是谁”。韩志锋认为“每一个品牌的推广行为都是始于某个起点而终于某个终点的,起点就是对品牌的清醒定位,而终点则是对这一定位的完美兑现。”所以,弄清“我是谁”是成功的第一步。

奥巴马在2006年开始竞选之前本默默无闻,代表民主党参加竞选后,他一改之前的低调,在其自传《无畏的希望》中定位自己是“一个勇于追求美国梦想的、充满责任心的、国际化新生代政治精英”,主张“希望,变革,团结”,像GOOGLE一样,虽然历史不长,却拥有最有价值潜力的产品和惊人的增长速度,由此超越类似GM的麦凯恩——虽有强烈的爱国心,却无奈江河日下、份额萎缩的现实。

2、 充分发挥“不可复制的品牌历史”。虽然韩志锋的书中多以企业历史为例,但其强调以文化传承和历史积淀感化消费者的思想,与奥巴马大打自己国际化家族背景,“企图”拉拢非洲裔、亚洲等少数民族人群,及其它本土中有国际化意识的知识分子和中产阶级的想法,不谋而合。据《法新社》报道,有2/3的新选民被奥巴马的“个人历史”打动,投票选择这个“传奇性候选人”。

3、 无公益不公关”。韩志锋认为,企业的公关面向员工、消费者、投资者、政府、合作伙伴和竞争者,完全的利益驱使和功利化操作,有时会适得其反,而必要的公益投入和反哺社会的行为,可能会享受更多地回报。和奥巴马频繁出入慈善捐款现场一样,麦凯恩也同样忙碌,但有区别是的,麦凯恩因为良好的家庭背景,无法将自己的公益行为转化为“个人社会责任感”,而奥巴马却能因为“平民”身份做到这一点。

4、 多元化媒体传播”。现在看来,奥巴马的确是WEB2.0时代的最大受益者之一。《纽约日报》曾经评价说:“2008年,决定总统大选结果的关键因素不是谁更懂政治,而是谁更懂网络。” 奥巴马充分地利用博客、日志、视频,超越传统媒体为自己争取了成千上万的投票人。

5、 善做“无与伦比的危机高手”。美国大选期间,正逢国内金融危机爆发,政府面临严峻的危机考验,作为下一届政府的“准总统”,奥巴马尊崇“真诚原则”,不回避政府和各政党应负的责任,坦陈政府应该为此负责,并积极提出“加强金融监管、减少税赋、积极救市等变革思路”。借现任共和党政府的“危机”,发掘出自己的机会,成为危机受害者最信赖的“救世主”。

……

严格说,《左公关右广告》中提及的所有24个品牌推广策略,在奥巴马的成功实践中都有所体现,这里不一一列举,谨以此证明,来自实践的理论提升才是我们最需要的理论。

相信每一个有幸读到这本书的人,尤其是企业中的品牌管理者、广告和公关公司的策略创意人员,都会真正体会到它的价值。若企业又能从书中真正认知到公关和广告的优劣势,在实践中融合两者的优势,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就一定会享受到最高投入产出比带来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