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我市货币政策怎样做到适度宽松?昨日下午,央行的派出机构——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传出消息,为了传导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帮助重庆经济过“暖冬”,采取五项措施加大对渝信贷支持力度。
这五大措施分别是发放更多贷款、确保重点项目、推动直接融资、防范系统风险和增加现金供应。
重庆营管部称,将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今年力争把贷款增速继续保持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至3个百分点的水平,支持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和超过预期目标。
重庆营管部要求,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在不同信贷领域的业务优势,帮助实现项目对接和信贷投放。推动银团贷款发展,提高我市银行对重大项目的信贷配套能力。
谈到下一步信贷投放计划时,重庆营管部称,将加大对基础设施、支柱产业、民生领域等信贷支持力度。其中,将加大对交通、城建、能源、水利等基础行业重点工程的支持,加大保障性、自住型住房贷款和助学贷款投放力度,支持信用卡推广,力争2008年全年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全市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在推动直接融资方面,重庆营管部称,将推动更多重庆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中期票据,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发行次级债券补充资本金。
重庆营管部称,将进一步提高现金预测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确保扩大内需后增加的现金供应。
金融危机对重庆也是机遇
——市统计局局长分析重庆经济形势
“对于地处内陆的重庆来说,金融危机既是挑战,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11月19日,在接受市级媒体集中采访时,市统计局局长唐英瑜一开口便语出惊人。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唐英瑜看来,当前全市经济发展尽管“形势严峻”,但“态势良好”。
挑战:危机影响显现
唐英瑜称:“形势严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经济增速在放缓。拜全球金融危机所赐,我市工业、房地产、税收三方面出现适度下滑的情况。
其次,压力有所增大。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资金、竞争、就业三大压力已较为显现。
鼓劲:重庆态势良好
“大家应该对重庆经济充满信心。”唐英瑜称,三个方面可以说明重庆经济发展势态良好。
一是经济增幅保持高位运行。2007年我市GDP增幅突破15%,今年前三季度仍然保持在15%以上。
二是“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唐英瑜称,在直辖初期,全市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2.6%、39.7%、37.7%,现在的比例则为11.7%、45.9%、42.4%,结构明显优化。而在工业方面,“六大支柱产业已基本形成,工业集约度也更高了。”
三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增强了。“在全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投资、消费‘双轮驱动’作用还在加强。同时,作为‘三驾马车’的外贸,通过建设内陆开放型高地也大有潜力可挖。”
机遇:顺势发展可为
唐英瑜认为,对于地处内陆、开放度相对较小的重庆来说,金融危机又给重庆带来了较大机遇。“重庆可以顺势而为,借机取得较大发展”。
“机遇来自三方面,主要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沿海企业产业转移、扩大内需。”
唐英瑜称,国家致力调控的方面,均是重庆正要大力发展的产业,重庆完全可以借助国家的调控力量加速基础建设和工业结构调整。
唐英瑜称,重庆现在已成为沿海企业的避风港,“今年1至10月,全市实际利用内资中,超过八成属于东部沿海地区的资金。”
唐英瑜还称,在全市消费市场中,市一级消费占了61%,县城一级只占13%,广大农村仅占26%。“国家出台政策扩大内需,重庆可借机启动区县和农村消费市场。”
国家力挺纺织业 渝企立马签大单
10月19日,国务院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6项措施一公布,10月20日下午,重庆汇兴纺织出口有限公司就签下了200万美元的订单。
国家措施包括提高产品出口退税率等。汇兴公司业务部经理李先生兴奋地告诉记者,在今年外商采购能力下滑的情况下,这次调整来得太及时了。“下午,我们就签下了这笔订单。”李经理说,退税率提高,使得公司服装的出口报价更有竞争力了。
李先生介绍,与公司签单的是美国的一家上市企业,该企业不仅在中国下加工订单,还在越南、巴基斯坦、南非、埃及等国家下单,结算大多用美元。上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越南币贬值,加之美国对南非、埃及等国家的进口关税倾斜,这些国家的服装出口报价相对较低。而人民币却升值,直接导致我国服装出口报价相对较高,使得外商一度减少了在我国的订单份额。而现在退税率调高3个百分点,等于报价可以马上低3%,竞争力立刻就来了。
此外,出口退税率提高3个百分点,换个角度也意味着纺织企业能增加3个百分点的利润。“别小看这一两个百分点的利润,对一些企业来说可能就是生死线。”李先生称,今年上半年,外商订单同比减少了70%,旗下一些承接加工的服装企业因为无单可做一度处于半停产状态。现在有了订单,企业又可以开工了。李先生估计,出口退税率回到17%以后,年前至少可以多接500万美元的订单,“如果好的话,订单回升到往年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央行五措施给重庆输血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