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小时这种生存的确特别艰难,我们知道您在大学的时候就翻身了,大学期间你总共靠创业赚了6千多万左右,您是怎么实现6千万的?
陈怀德:等到1974年,我爸爸平反回来了,家里重新又从农村回来了,回来以后,我爸可能被吓到了,特别胆小怕事,不愿意再去抛头露脸,那时候让他去当区长,他也不去,后来在家里自己写作,那时候谁还有心情买你的书呢?所以家里靠我妈的一份工资,那时候一份工资也只有30多块钱,从那时候开始,我大哥出来找一份工作,但是家里还是非常艰难。
回来以后,房子那时候也被没收了,也没有落实政策,后来寄养在我外公家,7平方米,所以搭了三层,等我六年毕业以后,当时家里希望我报考医学院,我爸特别赞成我,他说哪个朝代,哪个政党都需要医生,你不会搀和政治,你不会受到伤害,当时我报了体育大学,当时我是体育尖子,也破了当时广东省400米的记录,所以很多学校都说我是广州市第一个体育尖子。等我拿到录取通知书,告诉家里,我是深圳大学,他们都跳起来了,那时候深圳大学的学费是400块钱,但是家里没有,后来把我爸爸的上海牌表当了几十块,最值钱的电风扇当掉,就筹了400块,从那开始,我跟家里说,我再回家拿钱的话,我一辈子都不回来了。你就当少生这样一个儿子吧,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承诺。家里要送,我说不要送,自己一个人去深大。
到了深大,放下行李,报到完了,就出去买了饭菜票,身上只有50块钱,就开始到学校到处转,因为做过小贩,总是对经商有点经验,转到了一个照片冲刷部,他说冲刷一张彩照是0.55元,后来我想起,我同学的爸爸在广州,就是做照片冲刷的,我赶紧打电话给我同学,问清楚,我说,叔叔,我想冲一张照片多少钱?他说0.22元,我说叔叔,我到时候拿给你,你先不要收钱,等我下星期回来,你再收钱,他说,没问题。后来我马上和冲刷部的经理,我记得他叫杨健,我说,杨经理,我家里就是开冲刷部的,能不能恩你把那些收来的照片给我,他说多少钱?我说0.35元,因为我当时了解深圳,当时深圳是4毛钱,我给他0.35元,他肯定会同意的,他说真的?我说真的。我说,钱不能给你,因为你家自己开冲刷部,我星期五给你,星期天冲刷回来,我再给你钱。
主持人:先交货后付款。
陈怀德:我说没问题。第一次拿了两百多卷,一乘以36张,那就差不多2000张,就开始拉回广州,给我同学。他一看傻了眼,他说这么多,我以为是一卷两卷呢?我说,我是第一次做生意,不帮我搞好的话,我真的没有以后了。后来他开始分给那些行家,星期天的下午四点多,就把一个一个放好,当时很重,我就叫我哥抬着,租了一个三轮车送到车站,就用长途汽车运,星期天9点多钟回到学校,第一次就赚了2万多块钱。但是第二星期就剩下一百多卷,慢慢的就这样的递减了。
到深大每人都想照片寄回给同学,因为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第二星期就是一百多卷,我第一次回家就把1万块钱给我妈,那时1万块钱是十打,我妈这么大一个人了,没有见到这么多钱。当时她就问我怎么做的,我说我怎么怎么做的,后来她很开心。这样做了三个星期,慢慢就少了,但是我那时候已经有6、7万。
后来我就去西乡渔村,有很多人走私电子表,后来我看到一个农民,他家里一仓库就是他所谓的烂了的电子表,因为我学的这个,我觉得电子表要不是受潮了,要不就是没有电,它不可能是烂了,要不就不能叫是“电子表”,它只是刚开始没有显示了,那个农民只会走私,不懂得这些。我说,叔叔,我家是开塑料厂的,能不能把你的废料卖给我,他说多少钱?我说五分钱一个。他说,天啊,我拉回来一块钱,我说你这些废料都没用了,后来他说一毛钱。你想,三毛、五毛我都买了,一毛钱我肯定干了。
所以马上说好,马上就11万的货拉走,赶紧打电话给我哥哥,因为后来我哥哥也学开车了。我就给现钱给他,当时给了1万多块钱,把11万的货都拿走了。我马上回到学校,当时校长是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调过去的,当时他对我非常器重,后来我说校长,今晚要借四个教室,他说为什么?我说勤工俭学,我说,借个喇叭,我在广播室说,后来我在广播室说,今天在什么时候在电教中心,同学去加工电子表,工钱是一个一毛钱,希望同学在饭堂报名。我还叫同学摆了桌子登记,我说限额200元,当天就满了200元,我教他怎么样拆,后来买了电池,受潮的就给了一个灯,放在上面,烤一烤,这样如果真的受潮的话,马上挥发掉了,又显示了,没显示的话就换电池。当天晚上做好了大概一千二百个,我就拿到深圳去了。
第二天一早,和两个同学一块拿到深圳人民桥那里推销。当时问,我说我家就是做电子表的,你们要不要?当时他看了问我多少钱?我说3.6元,当时零售是4.2元,他说不行,后来3.35元成交。电子表当时是95%都会修好的,这样一搞,我一下子赚了30多万。这是第一个月开始赚了30多万。有了这30多万,我的底气更足了,后来买了一个深圳广州两地跑的中巴,当时是13万,我有两个哥哥,让他去当司机,我姐就做售票员,两地这样跑,搞运输。
一天有两三千块钱的利润,这是我和家里第一次一起合作去经营。后来看了学校所有的商场,我和校长说,为什么会亏本?当时校内有三所商场,有一个很大的学生中心商场,200多平方米,后来我就去服务员了。我发觉,因为经理也是学生,售货员也是学生,那时候勤工俭学,就是在那里比较流行。后来我发觉,别人为什么亏本呢?因为都是学生,有些拿了也不给钱,拿了饼干不给钱,我是售货员,你拿了我不吭声,就是白拿,大家回去分来吃,他们告诉我,反正学校不管了,学生也没有钱,后来每个月亏本几万块钱,后来我就提出承包,我和校长讲,我现在有20多万,我给学校保证金10万块钱,我要承包这三个商场,校长一听特别有兴趣,他就跟我聊,他说这个商场每个月亏几万,你敢承包?我说,我敢,我绝对能够扭亏为赢,我说每个商场每个月给学校5千块钱,校长一听兴奋了,说太好了,他说还有10万押金,我说是。我说反正每个月一万我给不够,你就从我这里扣。他说,行,马上就叫校办主任过来跟我谈。
我那时候进大学还没有两个月,就把这三个商场承包起来,开始招工。我当时就去管理了,制定规章制度,第一个月因为商场是我垄断,包学生、包教职工超过8千人,所以有很稳定的消费群。这样的话,每个月每个商场起码有10来万的利润。一个月我就有几十万的收入。后来三个商场比较稳定了,我把学生的咖啡厅、舞厅、游泳池全部承包了。慢慢过了一年,整个流程都比较成熟了,我开始往外跑了。
白天,上午上课,下午开始去深圳,到处转,那时候批发电器这些非常流通,后来我开始做批发电器,我记得第一笔生意是康佳的一个老总,他儿子读深大时好象差了几分,那时不是电脑选的,当时我太熟了,我就找校长,校长就特批让他进来的,他为了感谢,他说我给你平价康佳彩电三千台,你说,你有没有钱?那时候是3100给我,他说3000台差不多900万,我算了算,我哪有那么多?整个加起来300万不到。
他说,没办法了,我说行,你给我一小时,我开着车跑回深大,一跑到学校时,我就跟校长说,我说,我要借600万,当时校长看了我一眼,说好,但是他的秘书说,600万不是600块?他说,我相信他,然后问我,你借多少天?我说五天。我说五天一定会还给你。然后他就借给我了。
第一次和学校校长借,我写借据。这样就借了600万。赶紧去买那个单,一转手拿到深圳市,当时批出去是一台3650,一台赚了550,接下来赚了160多万,这样就开始运作彩电了,后来做彩电最大时做到了东北,当时我记得我大学三年级了,我暑假的时候去了一趟东北,当时遇到一个行长,那时,比较流行,存五千块钱,五年不给利息,他送一台彩电,完了,他跟一家公司签了合同,叫日电,2500台,所以他签了合同给了定金以后,人家却溜掉了,等他要交的时候只有四天了,他从哪里拿日电,刚好有一个朋友介绍,也是一个东北大学的老师,他介绍完了,我跟那个行长说,我有办法,因为我比较熟,那时在深圳华侨电子厂产的,当时厂长的儿子跟我是校友,他也跟我合作搞这个生意,我说我有办法。但是那时候长的样子特别小,感觉是一个中学生,怎么能跟我谈这么大笔生意呢?我说我不需要你的钱,你只需要写一个保证书,我相信银行,但是我说,你今天晚上买好机票让我回到广州,那时候只有到广州,机票特别难买,只有这样了。我说保证第三天晚上到了沈阳,回去以后,就组织好货源,浩浩荡荡的拿了20多个卡车,运货运到白云机场,当时包整个飞机,当个包飞机才3万多块钱,去沈阳才143块钱一张机票。他看了我说,没问题,给现钱,那时候是10块10块的。开始就说好,等到第三天晚上,飞机就去了那里,我做了一个非常成功的第一步。后来整个东北传开了,整个银行什么的都找我,后来越做越大。这样的话,整个大学四年就赚了6千万。
主持人:您大学毕业以后,做了很多行业,像服装、地产您都涉足过,什么因素让您选择了现在去做月朗科技这个企业呢?
陈怀德:我毕业以后,公司多的时候总共有26个,卫生巾也是我1989年和别人合作的一个小项目,但是不起眼,当时是比较新奇的行业,当时觉得卫生巾比较新,我投了200万,他说给我一年还本,后来也还了,后来也是股份,一直在发展。
后来,我也没有在意,因为我很少管这个事,因为它每年都很稳定。到了2001年的时候,我妈因为以前身体比较差,身体肺气肿、身虚血、脑动脉硬化、心脏病等,七八种疾病,住了五年医院。最后都不知道,她是得了子宫癌,因为这个事,她2001年去世了。去世以后,我觉得很内疚,我总觉得,为什么我们做卫生巾做了这么多年,有没有可以做一款能够克服女性生殖器官健康的产品,特别是卫生巾,带着这个问题,就去发展卫生巾。后来去做课题,做研究。
终于2004年的时候,这个产品就做成熟了,就去报专利,2005年底,负离子的卫生巾。当时怎么去做呢?很多咨询公司说,你们有两个专利,第一个吸水性、透气底膜你30秒可以说清楚吗?第二个,中央一台的收视率只有13.1%,去掉头尾只有3%和4%的人看。第三,一个牌子的成熟要积累,而且要投资广告一个亿,他问我准备多少钱?我说两千万。他说太少了。建议我的这个产品成立营销的模式。后来我接纳他这个意见,所以,后来就觉得这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是生活的必需品,后来我就重点盯着这个。我想真的可以治病救人,而且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而且我也看重它整个发展模式。所以基本上把90%的精力放在这个公司。而且我这个人做事有这么一个劲,要不不做,要做必须做到最好,要做就要争做第一。像我做服装,一年全中国都有几百家专卖店。去年5月份到现在,只干了一年半,这样一年半的发展下我们的产品已经远销到全球70个国家,现在11个国家都有我们的全资分公司,但是我们策划是在未来的三年,在全球有70多个国家都有我们的分公司。
主持人:月朗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陈怀德:我们的企业文化就是爱,爱是我们的核心文化。
主持人:为什么会有这么一种定义?
陈怀德:对这个行业我想了很多,其实做善事真的是我的一个习惯。为什么把“爱”作为我们企业的核心文化呢?我想,看看传承下来的中国五千年历史,佛教、道教,包括基督教,核心就是爱字。爱传承了这么多年,都不会变,都能一代一代地传下来,不管经历哪个朝代,哪个人执政都需要有爱。第二,爱是每个人都有的,哪怕是大恶的人都有善的一面,而且都会有他“人之初、性本善”所以,我想使爱唤起所有人的共鸣。第三,爱做我们企业的文化核心,能使我们的经销商、团队,包括员工靠在一起。确实现在的公司员工的士气因为爱的文化,我们像一家人,特别开心,工作起来都是一股劲,大家自觉地加班到凌晨四三点,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因为一切都是爱。所以他们都很自觉地去付出,这就是我们的企业文化。在整个海外等,能找到共同点,因为中国的企业文化在海外不一样,但是用爱来做我们的核心,确实大家都愿意接受。所以现在公司发展非常迅速,与这个理念是有关系的。
主持人:我注意到您在谈话的时候经常说,做慈善是您的一种习惯,您是否把这种习惯也带到了月朗?
陈怀德:爱是我们企业文化的核心,所以我在大会、小会,都不断地去给员工灌输这个观念,就是大舍大得,把我的人生经历告诉他们。因为我做善事,也举了一个很真实的例子,当时是因为人的好心,两块钱却救了我一条命。去南京旅游,当时是同学四个人,两男两女,在新街口吃小笼包,当时我坐在门口第一个座子,刚刚上小笼包的时候,我看到三个小孩,其中有一个小孩,一岁多,裤子什么都没穿,光着头,除了两个眼睛炯炯有神以外,其他地方都是瘦的不得了,我赶紧拿了小笼包过去给他吃,后来另外两个一人给一笼,给完以后,这样一下来了十多个,后来我同伴说,太多了,搬到里面桌子去吃吧,后来我们搬到最里面去。过了十分钟,三个人还坐在我们的桌子吃,那时候是暑假,大热天,电扇就掉下来了,整个头削掉半边,红的,白的一地都是,当时站起来,把眼睛瞪的很大。死都不名目,虽然三笼小笼包不到两块钱,那时是80年代,就是因为我有爱心,给他们两块钱,让他们推我到里面,那时我1.77米,其他人都1.7米以下,当时死的肯定是我。
有时十来个人集资捐了一个希望小学,到敬老院,或者我们现在马上成立我们的基金,准备在全中国,在未来的十年捐赠1千所希望小学。所以启动仪式在下个月一月份在广东正式启动。第一笔资金大概两千万。告诉大家,你给了人家的感觉,是我亲身经历的,当我拿到人家30斤米的感觉是什么,我捐给别人,人家怎么还过来。再一个,我说你成了习惯以后,心态会变的,人与人之间不会为了一点小利争得不可开交,你会越来越快乐,人生越来越顺畅。后来慢慢慢慢确实这样子,他们就开始了。
主持人:月朗目前已经是一家跨国性的企业了,而且即将在纳斯达克上市,作为一个企业家,您觉得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关键是什么?
陈怀德:关键就是一个使命感,一个价值观。有些人成立企业是想赚多少钱,我从来没有想月朗能帮我赚多少钱,我的使命就是“中国制造”这四个字的好的产品,就是走到全球每个角落,凡是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我们月朗。
很多外国的观念,对“中国制造”这四个字感觉恐惧,觉得是假冒伪劣,觉得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不行。但是我想要证明,要弘扬我们中国制造的产品,我们做的是全球最好的卫生巾,这是我的使命。第二,这么好的产品,对全世界的妇女都能起到帮助的作用。希望她们用了我的产品,确实对她们整个身体保养的健康起到一个变化。更重要一点是价值观的问题。我想,因为我们永远把帮助别人放在第一位,我们的公司价值观就是永远把别人放在第一位,所以我们就是去帮别人,怎么去帮,我想使命感和价值观,到了哪个国家,包括爱的文化都非常受欢迎。
所以我们来没有说,我赚多少钱就够了,我的目标是多少钱,我没有这个限制,我不断扩大我的版图和公司,我想的就是,怎么样去帮助别人,把中国产品拿到全球去。这是我自己的使命感。所以,人对了,事就对了,人做对了,这个事情就对了,人的目标定下来了,你就跟着去做,有一个长期的计划,我想使命感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这个使命感,像我这样子,我现在不做,十辈子也花不完,我每天天天飞,这个使命使我每天必须跑得更好,为了自己人生目标,为了国家,为了所有城市的妇女,我觉得应该让产品更快的传送到全球每个角落。
主持人:非常感谢陈董接受我们的访谈,最后请您和人民网的网友道个别。
陈怀德:谢谢各位网友的收看,希望有机会我们可以面对面的交谈,今天的谈话有什么不周,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陈董,我们祝愿月朗未来的国际化之路越走越宽,也感谢各位网友对本次访谈的关注,再会!
个人简介
陈怀德,月朗国际的董事长,“纽约市荣誉市民”、“广州市荣誉市民”、“2006年度世界华人杰出贡献奖”、“2007年度中国扶贫明星人物”、“全国先进爱国企业家”等众多社会荣誉的拥有者。
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上午好,欢迎收看人民网视频访谈,今天我们请到了月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怀德先生,请他和大家聊一聊企业社会责任的话题。
首先请您和人民网的网友打个招呼。
陈怀德:广大网友早上好,我是陈怀德,来自广州。
主持人:我知道,陈董事长身上有很多社会荣誉,比如说纽约市的“荣誉市民”,广州市“荣誉市民”,“2007年度中国人扶贫明星人物”等等。这些荣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您和您的企业给社会的贡献是相关的。您能不能谈一谈,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感到企业应该承担一种社会责任?
陈怀德:做企业从大学时候就开始了,那时候在学校承包商场等等开始的。我记得第一次捐赠是在我大学三年级,当时我的母校是100周年校庆,当时我捐了两万块钱,那时候80年代,“万元户”已经算不错了。所以那时候捐了两万块钱,轰动了整个学校。那是我第一次捐赠。
我觉得母校培养我六年,有能力了,应该有义务去支持整个学校的发展。从这样一个比较简单的想法开始。而且从那时候开始,感觉到捐赠给自己带来一种快乐。老师也好、同学也好都用赞赏的目光看着你。而且大家都在传。我觉得从那时候开始,施比受更有福,有一种满足感。有机会把钱捐给别人,人家得到支持了,他也反过来给你一种赞赏,这样你心里感到很快乐。
主持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们也看了一些关于您的报道,从这些报道里我们知道,您的童年时代其实是很艰难的,您能不能跟我们谈一谈当时的情况。
陈怀德:我爸爸原来在《羊城晚报》工作的,也是一个作家,“文革”的时候,那时候我16岁,1970年,因为他写了一篇小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完了说他影射资本主义自由化什么,所以就把他抓了,就判了,判了刑,那时候比较流行全家到农村,我妈妈是广州人,然后就把我妈妈和我哥、姐四个,我是最小的,全部遣送到广东粤西一个比较贫穷的山区。
回去以后,当时我爷爷、祖父辈的本身地主分子,家里房子、地都很多,所以回去以后当然不受欢迎了,所以那时他们本身就很穷,分的粮食,一季度才几十斤,家里就是整天有上顿没下顿的,后来我妈妈觉得待在老家没有办法,她就自己回广州做小贩,卖一些菜,赚钱寄给我们。
那时候做小贩也是犯法,经常被抓。我妈妈一抓的话,也是三个月、半年不见踪影,半年不见踪影,我四兄妹就开始自己管自己。
主持人:您在家里排行第几?
陈怀德:最小。我小时候也很瘦。我记得有一年,我们哥姐四个人,四天四夜一点东西没吃过,家里能吃的东西都吃了,后来连原来是给鸡吃的糠,就在碗里放了水,把糠放进去,大口大口地吃,后来连这个都没有了,我哥说,我最小,人也瘦,你去村子借一碗米,可能有人借给我,后来我拿了碗到村里挨家挨户的求,就说,我们几天没吃饭了,想借点米,但是以前可能也借过,后来没有一家借给我们。
后来没办法了,站在村口那里就把那个碗一摔,跑去农田偷番薯吃,番薯拔出来的时候很小,也就吃了几个,觉得也不够,后来就去偷甘蔗,吃了一根,最后拔了两根,想拿回给我姐吃,刚好看甘蔗的农民看见了,就追我,后来刚好看到了那个党委书记,现在当了广东省副检察长,他看见我拿着饭碗,那个农民差点拿锄头把我打死,后来那个人说,你干吗,后来你想热出人命,然后就问甘蔗多少钱,后来给了两毛钱,他就问说,你干吗,自己吃就好了,拿两根干吗,我说我哥姐四天都没吃了,他听了,赶紧把我叫到家里去,拿了大概30斤米,送到我家里。
从那时候开始,给人一种“雪中送炭”的感觉,太快乐了。几天都没吃的了,突然有30斤米,那是非常奢侈的事情,我们想都没敢想,所以从那时候感觉,“雪中送炭”是一种非常非常好的感觉,就是需求得到了满足。这个事也是我日后做善事的根源。因为我体验了那种盼望的眼光,那种需求,我们能做到“雪中送炭”的时候,他们那种心情,那种快乐。
主持人:所以您自己亲身体验过。
陈怀德:我们说这些,是没有人相信的,但是确确实实是真实的事情。真是四天四夜什么也没吃过,真的去吃树皮,树皮都吃不上,就是那样走过来的。我记得1971年,我七岁,去读书,我妈送我到村子的一个小学去读书,但读书的第一天就被人打破了头,打破了头不重要,问题是不知道是谁打我的。因为十多个人打我,留我脑袋上很大一个疤在这里。后来我第二天死活不去上学,后来我妈从广州回来了,我妈说算了,我最小了,我妈就带我回广州做小贩。我哥和姐就留在农村。
做小贩的时候,我还很小,我妈那时候一大早从市郊买一些鸡啊、蛋啊回来,摆在路边,我就看,那时候经常给抓的,也是有上顿没下顿,这样过了一年多,在这一年多,我妈被抓了两次,一次是不见了三个月,抓了就遣送到老家,一走就是两三个月,这两三个月也是没有人管我,那时候也在火车站讨饭吃。
主持人:你那时候多少岁?
陈怀德:八岁,那时候就到处流浪,火车站、汽车站,吃剩的菜,就站人家那里等。那时候等剩下的菜真是没用的,剩下的就是两根粉条,以前能吃到炒个河粉,吃碗稀饭,那已经是很好的了。哪有现在吃的那么好,满桌子都是菜。所以就这样走过来。
但是不管怎么样日后也和自己的性格有关,所以不屈不挠,做任何事情都是不到黄河不死心。等到9岁的时候,我妈和我一个哥说了,当时我是9岁,我哥是10岁,我姐12岁,都张着嘴,没有劳动力,而且特别能吃。后来我妈找了一个人,就想把我和我哥送给别人,后来被我姐听到了,她就告诉我们,后来我和我哥就跑到山上,两天两夜都不下来。后来我妈哭了,告诉我说,并不是我不爱你,因为活着才有明天,希望你理解。后来我们说不管怎样样,死都死到一块,后来我妈开始又带我们回到广州。后来做小贩,越做越艰难,我妈就开始卖血,每个月去卖300CC,那时我爸爸在劳教,每个月有两块钱,但是他从来没有吃过什么,两块钱从来都是寄给我们。
你想想,五张嘴,两块钱怎么能吃一个月?后来我妈卖血,卖到最后人家不接收她了。卖了半年,他们说你太虚了,不行了。后来没办法,就叫我大哥出来,我大哥那时候已经16、17岁了,他也去卖血。后来我就想,我说妈,做小贩,经常被抓,我说我去做的话,抓了我回来,因为我是小孩,他不能把我遣送去哪里?后来我妈想也对,那时候11岁,我就开始去做小贩,变成我妈去买菜,我去摆。
那时候也经常被抓,有一次我去卖番薯,被派出所抓了,拉我到派出所去。我一看,抓了我,番薯也没有了,我就拿了番薯就死吃。他说,小孩,你干嘛?我说,你不让我卖,不能不让我吃,他们死活要没收我的番薯,我就躺在地上耍赖,你不让我吃,我就不回去了,后来有一个阿姨说,他是一个小孩子,就给他吧。后来抓的都认识我了,每次见到我,都让我跑。后来我妈就不用抛头露面,就是我来,这是我从商的开始,所以现在的商业头脑,也和小时候做小贩经历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