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佛光山,台湾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它实际上就是一个综合的宗教服务机构,当然有一般佛教都有的寺庙,但也有一般寺庙没有的大学、艺术机构、幼儿教育机构、养老机构。走进佛光山,马上能感到与一般寺庙的不一样:它的庙殿宽大无柱、通气畅亮;它的场院明绿宽畅,也不同于传统的寺院庭院;它虽然香火旺盛,但是显然没有那种憋闷的香火味道;寺庙里面的展厅雅致美观,展文通俗生动;纪念品包括书籍、纪念服装、手表、图画,而把燃香的装盒也做得非常时尚;这里的素斋清雅有味;而佛光山那种建筑独特的道场也分布到了全球大约10多个国家和地区。佛光山是不同于一般的佛教机构的,除了他们讲究传教的通俗性,还强调他们是服务人群的人间宗教,所以他们创办了不少教育服务机构与文化设施,他们有自己的电视台人间TV和中英文网站,他们的传道采用了团队与青年志愿者的方式,他们的佛教书籍更加通俗有趣(他们的《禅话禅画》甚至获得了美国图书展的大奖),他们还举办大规模的群体布道大会,而现场的音乐与场景布置更像流行文化活动,而对谈的对象包括了基督教领导人、政治领导人与学术领袖。而佛光山在客观上已经渗入多个服务领域。
在很大意义上,佛光山与我们印象中的佛教机构已经有了很大的分别,这种分别不只是佛光山。台湾是一个宗教信仰盛行的社会,拜神非常普遍,而拜的对象也丰富多彩,从三太子到真武大帝,从土地公到妈祖,当然也有正经的各门派的基督教与各门派的佛道庙观,台湾人从普通人到政治人都习惯了去烧香拜神。但是以佛光山(星云法师)、法鼓山(圣严法师)、中台禅寺(惟觉和尚)、慈济(证严法师)为代表的新佛教复兴运动则突出了佛教与人群生活的结合,突出了社会服务,突出了佛教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的影响,从而缔造了佛教运动的新活力。在每次台湾选举的时候,蓝绿两边的政治任务总要去这些影响很大的宗教机构中寻求支持,这恰恰反映了它们的社会影响力。像历史上的许多社会运动一样,台湾的新佛教复兴运动是因为找到了吻合当代社会需要的表现形式与路径才获得了新空间的。今天不只佛光山,如果人们提到慈济的慈善活动与他们的佛学书店,人们一样耳熟能详。看到他们的做法,我也想到大陆少林寺的作为,在一定程度上,释永信主持下的少林寺也在寻求某种突破,尽管有种种非议,但是我还是相信,这类机构的革新型的思路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探索值得鼓励!
昨日场景:今天上午去屏东泡了一个牛奶温泉。其实就是白色的温泉。去垦丁看台湾当红电影《海角七号》的拍摄地猫鼻头一带。下午去佛光山拜会星云法师,这个法师是个神奇人物,对很多事物的沟通能力超凡脱俗。
今日小诗:
尘人
卑微到卑微不能伤害,
豪放到豪放也一同流浪,
我是泥尘的故人。
污秽在宽厚里消化,
鲜花在胴体上开放,
我是泥尘的故人。
我在云上忽然明白,
恐高不是病,
那只是眷恋泥尘的故乡。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薄荷贝肉
准备鲜薄荷尖十棵,洗净。鲜活小蛤蛎三斤,沸水过后取出贝肉。起橄榄油少许,放入姜末和蒜末,然后放入贝肉,爆炒三分钟,放入生抽酌量,盐糖少许,炒半分后放入薄荷再炒半分钟。取出,装盘时蛤肉在下,薄荷在中,留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