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欲断我我断欲无欲则刚
空空非君君非空有空自悟
(对联二副自赏)
价值中国环球资讯网 专栏作家陈绪国
[按]2008年7月22日,广州一名商人乐砚仲先生在积沙论坛上以"万元悬赏对联"为题,上联是"欲欲断我我断欲无欲则刚",求下联,应征者达5159人次。本人于9月14日即兴提交三副下联,均以0票支持0票反对告终。与其他人不同之处是,本人在提交对联时,加上了长长的解说词,与网友们分享心得。该对联出的上联,平仄上属于拗句,每个人觉得比较犯难。我早就说过,应征对联,重要的是在于参与,至于得奖是次要的。是否得奖,我一样非常兴奋,比我历次参加全国文学大奖赛更加兴奋,主要兴奋点在于上联出得特别有意思,而且,通过网络这个超大平台,让大家同台竞技,场面十分火爆。
应征对联第2号:原创陈绪国
上联:欲欲断我我断欲无欲则刚
下联:空空非君君非空有空自强
横批:宁静致远
上联:欲欲断我我断欲无欲则刚
下联:空空非君君非空有空自悟
横批:我心悟空
第一联立意:
上联的大意是:物欲,色欲,这些私欲可能会影响我的人生。我一定要戒掉这些欲望。没有这些奢糜的欲望,我一身正气而刚强。
下联的大意是:物欲空灵、色欲空灵,空灵物欲、空灵色欲,非您这类君子所能坚持的终身大事。您不会两手空空。戒弃了物欲、色欲,您能自律而自强。
祸莫大于贪,万恶淫为首。在一个物欲横流、色欲泛滥的经济社会里,这是两个最大的敌人,必须铲除。实施这一文明工程,必须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出联者乐砚仲先生对于现今社会的丑恶现象十分担忧,对于物欲横流、色欲泛滥表示义愤。上联突出了“忧”,下联突出了“喜”,是为意对。邹光忠主编的《实用对联大全》中有“所欲不求嗜,得欢常有余”和“欲除烦恼须无我,想求康乐莫贪心”亦属此例。
《礼记》中有五味六和之说,酸、苦、辛、咸,加之滑、甘谓之六和。佛经上有六尘之说,色、声、香、味、触、法谓之六尘。六尘通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而易受污染。为了一尘不染,佛教教义和行为规章中均规范了上述六戒。
色为六和、六尘、六根、六戒之首,均与物欲、色欲有着最密切的关系。因此,以“色”对“欲”应当是本联的首选。
吕选忠、丁毅信、朱巧玲、李爱玲编写的《中国名胜楹联鉴赏》的几副对联有代表性。如峨嵋山万年寺的楹联是:“泪酸血咸悔不该手毒口甜莫道世间无苦海,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岂知头上有青天。”里面包括了酸、咸、毒(辛)、甜、苦五味。浙江省天台县天台山永济寺的对联有:“风声雨声虫声鸟声焚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天钟鼓声无声不寂,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告诫人们不要被尘世间花花绿绿的色彩和喧喧扰扰的声音(暗指物欲、色欲)所迷蒙。重点是由声而色,由色而空。
无论是僧家或是俗人,哪怕是一国之主,也要保持澹泊的心态对待尘世间的事物。如乾隆皇帝小玲珑室的楹联上挂着“有怀虚是静,无俗窈而深”,此一“俗”字指六根不净的尘俗。
横批“宁静致远”,是对于上下两联进行概括:没有贪欲、色欲的人,可以坐怀不乱,站得高看得远。
第一联断文:
上联:欲(物欲、色欲)欲(将会,可能)断(决断)我,我断(了断,戒断)欲(贪欲,淫欲),无(没有)欲(奢糜的欲望)则刚(刚强)
下联:空(物欲空、色欲空)空(抽空kōng,空物欲、空色欲)非(不,否定)君(您这类君子),君(您)非(没有)空(两手空空),有(存在,保持)空(空物欲、空色欲)自(自律)强(本领)
第一联平仄:
上联: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下联:平平平平平平平仄平仄平
欲yù欲yù断duàn我wǒ我wǒ断duàn欲yù无wú欲yù则zé刚gōng
空kōng空kōng非fēi君jū君jū非fēi空kōng有yǒu空kōng自zì强qíng
第二联立意:
上联的大意是:物欲,色欲,这些私欲可能会影响我的人生。我一定要戒掉这些欲望。没有这些奢糜的欲望,我一身正气而刚强。
下联的大意是:物欲空灵、色欲空灵,空灵物欲、空灵色欲,非您这类君子所能坚持的终身大事。您不会两手空空。戒弃了物欲、色欲,您能自律而觉悟。
横批“我心悟空”,是对于上下两联进行概括:我的心向往真正的极乐世界,洗尽铅华而洁白(空白)。我有了新的觉悟,要做一个新的朴素的自由人。
“悟空”二字,使人自然联想到《西游记》中的自由之神孙悟空。他家喻户晓。他是正义、自由和空色的化身。当他由一个尘俗、顽劣之人,成长为一个严于律己、疾恶如仇的色空之人,他可以自由叱咤于天地之间。
第二联断文:
上联:欲(物欲、色欲)欲(将会,可能)断(决断)我,我断(了断,戒断)欲(贪欲,淫欲),无(没有)欲(奢糜的欲望)则刚(刚强)
下联:空(物欲空、色欲空)空(空物欲、空色欲)非(不,不是)君(您这类君子),君(您)非(没有)空(两手空空),有(存在,保持)空(空物欲、空色欲)自(自律)悟(觉悟)
第二联平仄:
上联: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下联:平平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
上下联平仄严整。
欲yù欲yù断duàn我wǒ我wǒ断duàn欲yù无wú欲yù则zé刚gōng
空kōng空kōng非fēi君jū君jū非fēi空kōng有yǒu空kōng自zì悟wù
一二两首对联对仗:
全部依据李渔《笠翁对韵》的原则。
中心原则:依据第十二册文字对-“忧对喜,戚对欣。五典对三坟。”和“佛经对仙话,夏耨对春耘”、“词对赋,懒对勤,类聚对群分”。
词性对仗(大意)。
第一联
上联:欲(名)欲(动)断(动)我(代)我(代)断(动)欲(名)无(数)欲(名)则(副)刚(形)
下联:空(名)空(动)非(动)君(代)君(代)非(动)空(名)有(数)空(名)自(副)强(形)
第二联
上联:欲(名)欲(动)断(动)我(代)我(代)断(动)欲(名)无(数)欲(名)则(副)刚(形)
下联:空(名)空(动)非(动)君(代)君(代)非(动)空(名)有(数)空(名)自(副)悟(形)
第二联对比,实际上是改动了一个字,将“强”改为“悟”。前者突出的是“空”比“欲”为“强”中强,押庚阳上平韵;后者突出的是“空”比“欲”为“悟”中悟,不押声韵而对仗工整。前者是俗对,因为一般人认为有点押韵觉得好听些;后者是雅对,古典对联作家要求对仗工整,可以忽略押韵。
关键对。
空对欲。《笠翁对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第一、三、四个空字,名词“(色)空”。第二个空字,动词“抽空kōng”
非对断,否定对肯定。《笠翁对韵》:“贤对圣,是对非。党奥对参微。”
君对我。君(您)为第二人称,对第一人称我。《笠翁对韵》:宾对主,婢对奴。宝鸭对金凫。
有对无。《笠翁对韵》:红对白,有对无。布谷对提壶。
第一联的强对刚。《笠翁对韵》:“衰对壮,弱对强。艳饰对新妆。”强作艳饰解,刚作新妆解。
刚、强,《中华新韵》分别为唐(阴平)韵、庚(阳平)韵,均为ong音平韵。
第二联的悟对刚。《笠翁对韵》:“冰清对玉润,地利对人和。”
含蓄对。
第一、三、四个欲字与第二个欲字意义不同,含义是有欲却无欲,由柔弱变刚强。第一、三、四个空字与第二个空字意义不同,却是空了私欲杂念保持了身心的淡泊与坚强,由被动变主动。上联前后两个“断”字意义不同,下联前后两个“非”字意义也有所不同。
回还顶真美试验(以第二联为例,第一联省略)。
正读。
上联:欲欲断我 我断欲 无欲则刚 (名动动 代代动 名数名副形)
下联:空空非君 君非空 有空自悟 (名动动 代代动 名数名副形)
倒读。
1.上下联倒读。下联变上联:空空非君 君非空 有空自悟 下联变上联:欲欲断我 我断欲 无欲则刚
2.上下联字倒读。上联:刚则欲无欲 断我 我断欲欲 下联:悟自空有空 非空 君非空空
3.上下联字倒读暨字倒读。下联变上联:悟自空有空 非空 君非空空 下联变上联:刚则欲无欲 断我 我断欲欲
乱读。
1. 上下联上下字集合乱读。欲空欲空断非我君 我君断非欲空 无有欲空 则自刚悟
2. 下上联下上字集合乱读。空欲空欲非断君我 君我非断空欲 有无空欲 自则悟刚
由于本对联比较特殊,基本可以自由读。限于篇幅,不展开试验,不作文字解释,可请网友们
自由讨论。
本第一、第二联均不使用“色色皆空”或“有色皆空”之类的套话,是想将此二联写得更有新意、更贴近上联的要求。
人的成长过程,一般要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即“有欲有色—无欲无色—有欲有色”的循环过程。因为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人的各种初始欲望和尘色是自然形成的,经过自我改造才能达到无欲无色即“色色皆空”的境界;经过再改造,就会有革命的欲望和红色的革命理想。社会上的诱惑是不断侵袭人类的,人的改造也是无止境的。“色色皆空”仅仅是一个中庸之道的保守旧论题,需要改进。
原创:广州网友陈绪国 13026889717 http://gzchengxuguo.blog.163.com 欢迎参与我的博客讨论,批评指导。
2008年9月14日于广州
相关链接:
陈绪国:欲断我我断欲无欲则刚(1)
实名网站:价值中国-环球资讯-陈绪国-个人管理-专栏文章
字数: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