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经济形势很不好,行业冬天来的非常快,好在我们已经做好了过冬的充分准备。”在9月25日举办的小型媒体见面会上,圣象集团策划部总经理宋涛如是说。圣象地板目前占有中国地板市场份额的近30%,属于不折不扣的行业领军企业。
据了解,出口加工基地常州有1300多家贸易加工企业,目前近70%的企业由于接不到订单处于休克状态,员工只能回家被动休息;众多商家反应与往年相比,建材消费市场的客流量减少了40—60%;某跨国建材零售商在中国大陆的地板销售额从2007年上半年的4.2亿人民币锐减为2008年上半年的2.99亿人民币…
面对日益严重的地产寒冬,作为房地产下游产业的圣象集团的应对之道是:用市场规模化解行业风险,在国际化过程中强化自己的产业创新能力。
圣象集团高层认为国际化不是简单的卖多少地板到国外,而是要整合国外的家居产业资源,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收购掌握核心技术且被低估的海外企业,进行全球化的战略性布局。
在13年的发展历程中,圣象集团如同众多中国民营企业一样经历过了多次行业危机:1998年,欧元升值导致中国进口贸易受阻,大量欧洲建材经销代理商从市场销声匿迹,在国内设有生产基地的圣象在这次贸易危机中获得了发展机会;2002年,以森工产业为主业的大亚科技入主圣象集团,终极目标是建立自己的产业琏,这为圣象地板成为行业领跑者奠定了坚实基础。最重要的是,大亚科技注入圣象集团的资本属于长期发展的产业资本,而不是以短期盈利为目标的金融资本。
精装修将成为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但很多建材业人士认为其速度不会非常快。很多开发企业甚至某些知名开发商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往往愿意和品牌建材企业合作,但这些开发商希望用最好的建材品牌吸引客户,却只肯支付给建材企业杂牌的价格,所以很多品牌建材企业选择房地产企业进行合作时都非常谨慎。
短短十几年,地板消费已经从单纯的经久耐用向绿色环保、特色装饰发展,地板行业的时尚化和国际化不可避免。对于圣象这样的品牌企业而言,地产寒冬不仅可以淘汰大量不合格的开发企业,更会让大批忽视产业创新能力的山寨型(仿冒名牌)建材企业死亡。
“不要忽略区域性在房地产市场成交量的影响,圣象今年在二三线城市的销售量增长还是非常明显的。”作为企业外宣负责人,宋涛向与会媒体表示:“圣象始终坚持做大象而不是猴子,用市场规模应对地产寒冬将是我们最明智的选择。”
圣象要用市场规模抵御“地产寒冬”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