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由美国次级债引发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众多知名金融机构深受重创,整个金融市场巨幅动荡,投机资金纷纷撤离商品市场,包括ICE期棉在内的所有商品期货均出现暴跌。美国金融救市方案、各国央行巨额注资以及大规模入市干预能否力挽全球金融颓势尚是未知,但是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已成定局。
在这样的大经济和金融环境下,全球商品期货市场暴跌不止。其中,在国庆节期间,国际商品期货价格下跌幅度大多超过20%以上,节后国内期货市场集中释放,以铜、豆类领头的很多期货品种连续暴跌,尽管棉花也受到一定影响出现下跌,但其成交却持续放巨量,持仓翻倍增加,10月7日更是盘中大涨600元/吨回到节前价位区,成为国内商品期市唯一的亮点而被市场投资者关注和追逐。
全球棉花消费大幅萎缩,季节性供给压力剧增,投机资金净多转为净空,但ICE棉价已经进入重要支撑区间。根据对近二十年来全球GDP和全球棉花消费的增长率数据研究,笔者发现两者之间存在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即全球经济的增长能够影响纺织消费从而进一步影响棉花消费。全球GDP增长在未来一到两内年将放缓,棉花消费也将深受影响而大幅萎缩。尽管全球棉花产量也大幅减产,但上个年度结转了大量库存,美国、印度、中国等主产国新年度棉花开始陆续大量上市,全球棉花季节性供给压力较大。在金融风暴冲击下,投机基金也大幅减持棉花持仓,国际棉价持续暴跌,其中国庆节期间ICE棉花期价下跌7%至54美分/磅左右。由于美国棉花最低补贴价格为52美分/磅,另外,技术走势上,ICE棉花12月合约在于45-57美分/磅之间存在较强支撑,所以棉价下跌幅度相对其他品种要小得多。
农发行棉花收购资金下发,国内新棉收购价格稳中有升,期货价格受到支撑。日前,市场盛传国家将以12500元/吨收储50万吨新疆新棉。笔者对此也做了市场调查,很多企业表示国家收储新疆新棉确有其事,但有关政策细则正在酝酿中。而农发行棉花收购资金都已下发到收购企业。这些已经或准备出台的政策都表明国家保护棉农利益、稳定市场价格的态度和对新疆棉花产业的扶持。据笔者了解,新疆棉收购成本在12100元/吨左右,较国庆节前已有300-400元/吨的涨幅,而内地棉农惜售,新棉收购成本也将有所上升。这些都将对超跌的棉花期货价格起到较强的支撑作用。
ICE棉价暴跌,进口棉报价大幅调低,尽管10月6日滑准税恢复到5-40%,但内外棉花价差还是出现了较大幅度缩小,这将对国内棉价起到一定的压制作用。10月7日,ICE期货跌停导致多数进口棉中国主港报价下跌2-3美分。目前的外棉报价仍比临时滑准税报价低300-400元,部分品种SM级的人民币含税报价已逼近13000元,而美国E/MOT M 1-3/32″级棉的报价为68.45,折一般贸易港口提货价13044元/吨,这些都与国内棉花相差不大。这将抑制国内棉花价格的反弹高度。
在止损盘助跌作用下,国内多数商品期货价格延续跌势或跌停,唯独棉花一枝怒放。由于棉花基本面回暖,期货价格超跌,并大幅低于现货价格,由此大受无处可去的中短线投机资金追捧,郑棉的持仓巨幅增加,成交量创下2008年3月以来的新高,流动性大幅提高。10月7日,郑棉期货总成交量超过33万手,其中CF901合约成交31.6万手,持仓在10月6日翻番的基础上再增1.2万余手,总持仓达到了7.2万手。
总之,笔者认为,现阶段国内棉价走势为反弹,需要震荡反复以确认技术底部,下跌和上涨的空间均不是很大,但由于量价齐升,依然谨慎看好后市。其中CF901短期运行区间为12000-13500元/吨之间。如果郑棉CF901大幅反弹至13200-13500元/吨附近,因为内地棉和新疆棉注册期货仓单都将有较大的利润空间,所以将遭受仓单抛售压力;另外,进口棉价格也将具有较强竞争力也将对国内棉价形成压制。而如果期货价格低于12700元/吨以下,纺织企业原料采购库存可以进行虚拟化运作,即将现货库存转化为期货库存,提前锁定市场较低价位棉花优质资源,同时国家50万吨新疆新棉收储政策也将出台,以稳定国内棉价,保护棉农利益。如果CF901突破13500元/吨,则需要国内棉花消费市场回暖,纺织企业开始大幅采购,现货价格大幅上扬来配合,否则将难以突破13500-13800元/吨的强压力区。
( 注:证券时报约稿,版权所有,请勿复制转载。董淑志 金石期货 2008/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