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足协不如重组CCTV
中国足球在国际比赛中的屡战屡败,让中国足协成了众矢之的。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足协,不仅在总局领导前面抬不起头来,在公众面前更是如同过街老鼠,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今日,北京和武汉在联赛中的争斗以武汉队的退出中超而将事件推向了极端。于是,人们又口诛笔伐地一致声讨足协。这不,连央视著名播音员白岩松也跳出来高喊:中国足球已经死亡,足协应该被解散重组。
如果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话。我们应该看到,在我国的体育界,足球,特别是男子足球,已经走在了改革的前列。中国足球,在我国的体育行业里,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可以不再靠政府的直接投入而自食其力的体育项目之一。所以说,中国足球已经在向体育市场化的方向走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个大方向是不容质疑的。我们切不可因为中国足球的国际比赛成绩不佳而从根本上来否定体育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倒退是没有出路的。
那么中国足球的比赛水平为什么上不去呢?这是因为中国足球离开真正的市场运作的程度还差得很远。其根本的症结就是作为中国足球的管理当局——中国足协是一个亦官亦商的怪胎。就像谢亚龙没有经过足协的选举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担任中国足协的副主席一样。在官本位的官僚机构的驱动下,已经走向了市场的中国足球,既失去了官方的保护,又缺乏市场竞争的能力,于是终于成了不伦不类的一个怪物:球员收入不错,比赛成绩不佳;俱乐部投入不少,效益产出不多;足协官员薪水很高,管理水平不有限。。。
如今,网上网下,球迷们众口一词怒骂谢亚龙。但是我不骂。因为我很清楚,不论是阎王来管足协,还是龙王来管足协,他们其实都是体育总局的一个小鬼。他们到足协是被组织上分配来做官的,而不是来做事的。做好了,可以升官、发财,做不好却不会丢官。就像中国足球在奥运会会上一败涂地后,国家体育总局不是依然给谢亚龙发奖金吗?不管奖金的多和少,我们搞不清楚国家体育总局要奖励谢亚龙哪方面的功绩?有人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还有疲劳。于是,纳税人的钱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流入了个人的腰包。幸乎?悲乎!而作为组织上派来的干部,让谢亚龙离开足协的岗位或许不难,但是再换一个刘亚龙、王亚龙来,能解救足协的信任危机吗?我的回答是不能!就像龙王没有改变阎王时期人们对中国足协的杯葛一样,在现行体育管理体制没有改变的前提下,换什么“龙”来,也改变不了中国足球的现状。
其实,重组中国足协的叫喊并不新鲜。大家应该还记得四年前以国安、实德领衔主演的“中超十月革命”。那场中超革命闹腾的动静不可谓不大,时间也有两个月之久,调动的俱乐部更有中超俱乐部总数的一半,但结果如何呢?“这么多俱乐部闹事,最后还是被他们摆平了,真是不简单哪。”这就是国家体育总局对当时阎世铎和中国足协的“赞誉”。也是当今我国体育管理的一个真实写照。四年前的7G尚不能奈何足协,如今一只濒临降级的武汉队的退出,缘何能让中国足球浴火重生?武汉光谷队除了喝下自酿的苦酒外,也只能以阿Q的心态自慰一下。
我不是不知道中国足球的弊端所在,也不是不希望足协的管理体制能够深化改革。但是,我从来不妄想。如果我国的体育运动管理方式还是实行目前的政府办体育的模式。那么我们根本就不要幻想中国足协的管理体制能会什么重大变革。
北京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中国运动员更是把奥运奖牌大把大把的往家里拿。这与中国足球的战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奥运过后,有关“举国办体育”的观点充斥体育论坛。而已经走入市场的中国足球在奥运上的败绩,更成了“举国论”者攻讦的对象,和否定体育走向市场的论据。在这种大环境的压力下,中国足球管理体制能否按照市场化的进程更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我表示怀疑。而解散重组中国足协的狂想更无异于痴人说梦。
我们都知道中国足球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就像我们知道新闻需要自由和公正一样。在白岩松历数了中国足协的诸多不是的时候,我们却看到白岩松所供职的CCTV过年来一直在“推崇”的民族企业——三鹿奶粉在三聚氰胺面前轰然倒下了。望着怪异的裤衩型的央视新楼,听着央视播音员对“阜阳白宫”之类豪华政府办公楼劳民伤财的声讨。我倒是以为重组CCTV比重组足协更为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