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富,与10年经济危机循环?
1997年东南亚诸国发生了经济危机,借助于资本主义每10年要发生一次大的经济危机的理论,在2007年来临的时候人们纷纷猜测那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发生经济危机。
2008年上半年,当越南股市从1100多点跌至300多点的时候,人们很快看到了这种危机产生的信号,一时间越南外资出逃、工厂倒闭传言满天飞,但随着越南股市从低点反涨50%至500点后这种传言也就不攻自破。据传越南股市市值也就相当于RMB1万多亿,显性第三大外资炒家为咱们大陆,故而可想而知50-60年代的越南与大陆好得似兄弟似的,虽然过后有一段时间冲突,但它毕竟是咱们毗邻国家,显然它的危机是很容易破解的。
1997年东南亚诸国已经发生了经济危机,显然在不足10的情况下再度发生危机的机率比较小,它又不像大陆股市每8年就存在一个牛熊周期。据传它们的方法实际上就是资产价值与外债比例要大,否则当外债比例高于资产的情况下就很容易遭到债主的威逼,就像雷曼一样,冻结你的资产让你流动性枯竭。日本早在1997年以前的那一波危机中损失惨重,故而当前情况也不会太糟?当前南韩可能面临着这种危机,属于资不抵债那种情况,如果该国真正地像冰国一样,不知大陆能不能对于这个资本主义国家伸出援助之手?据传巴基斯坦仅够一周的外汇去买进口东西,但目前也没有该国的消息,是不是它的危机已被我们化解?
中国仍然是一个高度计划经济国家,虽然我们过去特别希望殴美承认我们是市场化经济国家,原因就是自由化经济仅占三分之一,国有资产占比高达三分之二。显然一个计划经济十分浓厚的国家要想它发生显性经济危机是不可能的。原因就是中国的银行不可能破产,因为它不可能遭到持续广泛的挤兑现象,而这又因咱们的财富80%在20%的人手里,而这20%之中的70%是企业+政府官员,显然这14%的人不可能去银行把钱大规模地取出来,因为这些钱说不清楚来源?老百姓大部分人也不会去挤兑因为职工70%是国企职工,国存我存的概念大家还是有的。故而显性危机是不可能发生的。
那么大陆在危机中不受影响,显然不是?事实上,我们大陆是把显性危机化为无形危机之中。你看美国是这场危机的主角,但它们人均在股市上的损失也就是7000美元。但我们大陆就不一样了,从周K线来看,它通过5个下跌浪实现了流通市值7万亿的损失(每跌10%损失1万亿),总市值损失21万亿,相当于每一个中国人损失1.6万。要知道,通常情况下如在购买食品方面(本币本国购买),一个美元就相当于一个RMB,是不是中国人比美国人损失还大?看似危机在美国发生,实际上我们早已经发生了?再看房地产过去的高抗跌性,实际上那种抗跌的背后也是危机重重,北京一楼盘近期打出6.7折,是不是意味着一口气下跌33%。这与大陆股市中在高位开始长期停牌的股票一样,当前一开盘就实现腰斩或跌70%(与大盘跌70%相当)没有质的区别。
香港是一个高度自由化地区而且靠贸易制富,人们也容易认为它会发生经济危机,前期的东亚银行遭到挤兑就是一个例子。虽然香港在很多时候看不起咱们内陆人,尤其是在股市的趋势上就表现得很明显,它总是美国、英国的跟屁虫?有时因为美股大跌,它直接低开上千点;而当美股大涨的时候,它又直接高开上千点,跟屁虫特点是不是很明显。事实上,虽然港人仍然享受前英国时代的一些待遇,如70-80个国家免签等待遇,但未来香港能否出现明显的经济危机则应该取决于大陆的态度问题,毕竟你是咱们的一块身份特殊的地方。显然一个弹丸之地的香港有大陆作为坚强后盾是不可能发生经济危机的,这与大陆固有特性分不开的,区区一个东亚银行是不可能因挤兑而破产的,不会像美国互惠银行因167亿美元而遭受破产。
亚洲地区成为发生危机的首选地被堵死了,故而美国以及它的兄弟们-欧洲区自已冲当了这种先驱角色。先从金融危机开始,那就是世界经济纽带的银行、投行成为首选地。贝尔斯登、房地美、房利美、雷曼兄弟、美林等成为领头羊,像AIG先行打住,而受到美国的保护,直接注资免于破产风险。从而出现了世界性的救市狂潮。
救市实际上就是另一种的比富,说白了就是斗富。为什么是斗富呢?因为救还是不救都不影响社会总财富值,仅仅是重新分配问题。
美国仍然成为老大,7000亿救市,1500亿补助中小企业,近1000亿救AIG。
德国成老二,毕竟过去是老牌的帝国,5000亿欧元,计6750亿美元。
英国第三,2000亿英镑,计3460亿美元。
荷兰270亿美元、日本150亿美元、俄罗斯67亿美元等等,另外韩国2400亿美元,没有落到实处。
中国是多少?正像大陆官员、学者、券商通过港媒所说的那样,喴一下就行了!从前期的救市来看,中石油拿出了12*0.6=7.2亿RMB,汇金拿出了中工建三行为:0.02*(3.7+4.1+4.5)=0.246亿RMB。其结果就是中石油,中工建三行特抗跌,虽然其它1200多支股都创出了1802点新低,可它们还没有破位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