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平衡计分卡原理建立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


 

                                                               一
由于卫生事业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不能简单的运用商品经济的一般原理和套用其他行业的运作机制。在过去的卫生发展进程中,由于扭曲的医院经济运行机制和不适宜的医院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导致公立医院淡化公益性质,产生趋利行为,加剧了卫生总费用的过快增长,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得不到保障。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提出要“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胡锦涛总书记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卫生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我国即将全面展开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未来卫生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这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随着政府对卫生事业的职责归位,将通过改革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完善卫生事业的运行机制,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管理,来促使和保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引导和规范公立医院的行为。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知如何判断和考核公立医院的工作业绩与社会效果,认真探讨如何采用适宜的评价模式、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内容与体系,建立体现和符合公立医院使命与特点的绩效评价制度。
目前,国内外关于绩效的定义,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绩效是结果;另一种观点认为绩效是行为。
“绩效是结果”的观点认为,绩效工作所达到的结果是组织或个人的工作成绩的记录。表示绩效结果的相关概念有:职责、关键结果领域、结果、责任、任务及事务、目的、目标、生产量、关键成功因素等。
“绩效是行为”的观点认为,绩效不是行为的后果或结果,而是行为本身,它是人们实际的行为表现并是能观察得到的,包括与组织目标有关的行动或行为,能够用个人的熟练程度、贡献水平来测量。
在对公共组织的绩效评价与管理的具体实践中,大都采用较为宽泛的绩效概念,即包括行为和结果两个方面。行为是达到绩效结果的条件之一,当对绩效进行评价和管理时,既要考虑投入(行为),也要考虑产出(结果)。同时,绩效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它包括了效率、效益、产出、行为、表现、成就、责任、回应、公平、顾客满意度等。在实践中,需要通过评价活动的投入、活动的过程、活动的产出以及活动的效果等间接指标来实现。
国内外的研究机构与管理组织都在尝试建立适宜的绩效评价内容、指标体系、评价模型与方法。近几年来,应用较为普遍的模型和工具有:公共组织绩效管理评价模型(EPOPM),欧洲质量管理基金组织(EFQM)业绩、方法、部署、评估和回顾工具与模型(RADAR Scoring Matrix),平衡计分卡(BSC);我国国家行政学院结合我国国情,构建了中国通用绩效评估框架(CAF)。
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与组织,许多外国政府与组织也针对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的内在规律和行业特点,对如何评价医疗卫生的绩效进行了研究和尝试。
2005年3月,我国卫生部制定印发了《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卫医发[2005]104 号),对指导公立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端正办院方向,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和经济的医疗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内许多学术组织、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对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公立医院绩效(含质量控制与管理)评价与管理的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大多数医疗机构的管理者也引入了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对内部机构和员工进行了绩效评价与考核,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也不同程度的将绩效评价的方式引入了对医院院长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去。
随着卫生改革和发展的深入,对如何评价与考核公立医院的绩效,提出了新的内容和标准,要求从保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规范价值取向,履行社会责任出发,促进公立医院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加强管理,指标体系注重社会效果、强化服务质量、讲究工作效率、满足病人期望、兼顾微观经济结果。
为此,我们在回顾青岛市卫生局对直属医疗机构绩效评价与考核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关于对公共组织进行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参考国内有关利用平衡计分卡评价公共组织绩效的研究成果,对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的模型与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
以美国哈佛大学卡普兰( Robert S. Kaplan )和诺顿(David P. Norton)教授共同研究的名为“平衡计分卡BSC(Balanced Scorecard)”的绩效评估方法可以使管理者快速而全面地考察组织。它从财务、内部运行、学习与发展和顾客四个纬度关注企业绩效。这种绩效测评体系可以全面地考察企业(或组织,下同),克服企业主要依靠财务方法衡量业绩的缺陷,开发出一套更全面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
平衡计分卡协助企业将总的战略目标分解成财务、内部运行、学习与成长和顾客四个维度,清晰的界定每个维度所要创造的战略成果,并建立一系列的因果链把企业希望达到的战略目标与这些目标的驱动因素连接起来。明确告诉企业管理者: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和文化体系(学习与成长角度)可以用来构建企业的运作系统(内部运行角度),进而给需求者带来特殊的价值(客户角度),实现更高的财务价值(财务角度),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平衡计分卡四个纬度评估的内容与指标:
  1、财务方面。平衡计分卡的财务绩效衡量方面显示企业的战略及其实施和执行是否正在为最终经营结果的改善做出贡献。
  2、内部运行方面。内部经营过程衡量方法所重视的是对客户满意程度和实现组织财务目标影响最大的那些内部过程。要求企业创造全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现有和未来目标客户的需求,引导创造未来企业的价值,推动未来企业的财务绩效。
3、学习和成长方面。用来揭示人才、系统和程序的现有能力和实现突破性绩效所必需的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从而投资改进。
4、客户方面。主要衡量包括客户的满意程度、对客户的挽留、获取新的客户、获利能力和在目标市场上所占的份额。
公立医院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有政府的投入,有事业性收入,有劳务性和物质材料的消耗,这些经营性的管理关系到政府和医院工作任务目标的实现程度。因此,利用平衡记分卡原理,将政府对公立医院的管理目标和公立医院战略的发展目标在财务、内部运行、学习与发展和病人(顾客)各纬度上进行分解,并根据管理目标、战略目标选取针对性的指标,建立可操作的有利于评价公立医院绩效的指标体系是比较适宜的。
依照《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及青岛市卫生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指标,通过查阅文献、初步筛选和研究,我们共设立4个纬度、5项一级、18项二级和113项三级指标,包括:
1、内部运行纬度各指标数据的收集:共2项一级指标指标,8项二级指标。其中:资源投入指标12项(包括物力资源指标6项,人力资源指标4项,技术资源指标2项),服务质量指标50项(包括工作效率指标8项,过程控制指标23项,终末效果指标4项,质量管理指标6项,公共卫生与社区指导指标9项)。
2、学习与成长(发展)纬度各指标数据的收集:共1项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其中:人才培养指标5项,科技创新指标4项,市场占有指标3项。
3、财务(经济运行)纬度各指标数据的收集:共1项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其中:资产利用效率指标6项,业务收支指标10项,病人费用指标6项。
4、病人(外部评价)纬度各指标数据的收集:共1项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其中:病人满意度指标6项,病人期望指标2项,政府满意度指标4项,社会满意度指标5项。
通过研究,我们根据选取的113项指标设立了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相关内容见附表。同时,我们利用客观赋权法——集值法为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项指标确定了权重;并根据指标的内涵,拟定了计算方法。
 
 
 


附表 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计算方法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综合权重
计 算 方 法
资源投入
0.2
物力资源
0.3
业务用房面积达标率0.1
0.006
业务用房面积/编制床位×100%
基本配置医疗设备达标率0.15
0.009
实际配置设备数/国家规定配置设备数×100%
基本用药储备达标率0.15
0.009
实际配备药品种数/国家规定配备药品种数×100%
医疗设备完好率0.2
0.012
完好医疗设备台数/全部医疗设备台数×100%
急救物品完好率0.2
0.012
完好急救设备台数/全部急救设备台数×100%
消毒设施合格率0.2
0.012
合格消毒设施台数/全部消毒设备台数×100%
人力资源
0.4
卫生技术人员比例配置合格率0.2
0.016
实际配置比例/政府规定配置比例×100%
医生与护士比例配置合格率0.2
0.016
实际配置比例/政府规定配置比例×100%
床位与护士配置合格率0.3
0.024
实际配置比例/政府规定配置比例×100%
执业资格合格率0.3
0.024
应具备执业资格岗位从业人员全部具有执业资格
技术资源
0.3
诊疗项目设置达标率0.5
0.03
提供诊疗服务项目符合登记注册诊疗项目
适宜技术配置达标率0.5
0.03
实际配置数量/政府规定配置数量×100%
 服务质量
0.3
工作效率
0.1
平均每一医生年承担门诊人次与全市平均水平的比较0.1
0.003
本单位平均工作量与本地区平均工作量比较为先进水平
平均每一医生年承担住院人次与全市平均水平的比较0.1
0.003
本单位平均工作量与本地区平均工作量比较为先进水平
平均每一护士年承担住院人次与全市平均水平的比较0.1
0.003
本单位平均工作量与本地区平均工作量比较为先进水平
平均每一医生年承担住院床日与全市平均水平的比较0.1
0.003
本单位平均工作量与本地区平均工作量比较为先进水平
平均每一护士年住院床日与全市平均水平的比较0.1
0.003
本单位平均工作量与本地区平均工作量比较为先进水平
实际病床使用率0.15
0.0045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100%(结果与政府相关要求比较)
病床周转次数0.15
0.0045
出院人数/平均开放床位数(结果与政府相关要求比较)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0.2
0.006
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人数(结果与政府相关要求比较)
过程控制
0.6
入院三日确诊率0.05
0.009
实际三日确诊例数/同期住院总人数×100%
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0.05
0.009
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例数/无菌手术例数×100%≥97%
三级查房合格率0.05
0.009
三级查房合格例数/全部查房病例数量×100%
院内急会诊反应时间合格率0.05
0.009
≤10分钟 根据实地抽查病案记录和现场访问演练考核结果评价
疑难病例讨论率0.05
0.009
疑难病例讨论例数/同期疑难病例数×100%
术前术后麻醉床边访视率0.05
0.009
术前术后麻醉床边访视例数/同期麻醉例数×100%
院内感染率0.05
0.009
院内感染发生例数/同期住院总人数×100%
消毒隔离合格率0.05
0.009
100%得分,否则不得分
交接班合格率0.05
0.009
根据实地抽查相关资料和现场观摩考核结果评价
基础护理合格率0.05
0.009
基础护理合格数/住院基础护理总人数×100%≥90%
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0.05
0.009
危重护理合格数/危重病人护理总人数×100%≥90%
特殊检查前后床边访视率0.05
0.009
结合实地抽查病案和检查科室资料评价
各种检查诊断报告与临床诊断符合率0.05
0.009
诊断符合例数/全部送检例数×100%
病理诊断报告与临床诊断符合率0.05
0.009
诊断符合例数/全部送检例数×100%
血液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指数0.02
0.0036
查阅相应质量评价机构评价报告
免疫室间质评全年平均成绩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0.02
0.0036
查阅相应质量评价机构评价报告
细菌室间质评全年鉴定正确率0.02
0.0036
查阅相应质量评价机构评价报告
临床药学查房床日占总出院病人占用床日的比重0.05
0.009
临床药学查房床日/出院病人占用床日×100%(结果与政府相关要求比较)
抗生素用前留取样本细菌培养的住院病人占全部使用抗生素住院病人的比重0.05
0.009
抗生素用前留取样本细菌培养的住院病人/全部使用抗生素住院病人×100%
临床营养师查房床日占总出院病人占用床日的比重0.04
0.0072
营养医师查房床日/出院病人占用床日×100%(结果与政府相关要求比较)
无饮食、饮用水安全事故0.05
0.009
实地抽查相关资料评价
甲级病案率0.05
0.009
甲级病案例数/同期全部病案例数×100%≥90%
终末效果
0.1
治愈率0.3
0.009
治愈人次数/同期出院病人总人次数×100%
急危症病人抢救成功率0.3
0.009
急危病人抢救成功数/抢救急危病人总数×100%
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0.2
0.006
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数/出院总人数×100%
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0.2
0.006
术前与术后诊断符合数/手术总人数×100%
 
质量管理
0.1
执行政府主管部门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0.2
0.006
实地抽查相关资料评价 达标得分,相反不得分
质量管理组织健全0.1
0.0015
实地抽查相关资料评价 达标得分,相反不得分
质量管理工作制度齐全0.05
0.0015
实地抽查相关资料评价 达标得分,相反不得分
质量管理组织活动经常,有活动记录0.05
0.0015
实地抽查相关资料评价 达标得分,相反不得分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0.3
0.009
100%,有隐匿不得分
无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发生0.3
0.009
实地抽查相关资料评价 达标得分,相反不得分
 
公共卫生与社区指导
0.1
 
政府指令性任务的完成情况与比率0.2
0.006
100%,实地抽查相关资料 达标得分,相反不得分
感染性疾病治疗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检测设备手段配备合格率0.2
0.006
实际配置相关数/国家规定标准配置相关数×100%(结果与政府相关要求比较)
传染病报告率0.1
0.003
某一时期内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数/总病例数(漏报病例数+已报告病例数)×100% 再与政府规定和有关考核要求对比评价
传染病报告及时率0.1
0.003
实地查看相关记录并与政府规定和有关考核结果对比评价
艾滋病检测任务完成率0.1
0.003
100,实地抽查相关资料并按政府规定评价
慢性病流调任务完成率0.05
0.0015
100,实地抽查相关资料并按政府规定评价
健康教育任务完成率0.05
0.0015
100,实地抽查相关资料并按政府规定评价
派出医师指导社区医疗任务完成率0.1
0.003
100,实地抽查相关资料并按政府规定评价
接受培训社区全科医师任务完成率0.1
0.003
100,实地抽查相关资料并按政府规定评价
 
学习
与发展
0.15
人才培养
0.4
年职工培训率0.2
0.012
实际培训职工数/计划(规定)培训职工数×100%
职工进修、培训计划执行率0.2
0.012
实际进修培训职工项目/计划进修培训职工项目×100%
参加各类培训人数占职工总数比重0.2
0.012
各类培训职工数/全部职工数×100%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计划执行率0.2
0.012
职工年度培训数(项目)/职业生涯规划年度培训数(项目)×100%
职工满意率0.2
0.012
利用设计的量表进行调查
科技创新
0.4
专业技术人员人均发表论文数0.2
0.012
发表论文数/专业技术人员×100%
专业技术人员人均完成成果数0.2
0.012
完成科研成果数/专业技术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人均获得成果奖励数0.3
0.018
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励数/专业技术人员
应用开展新技术数量占全市新技术项目的比重0.3
0.018
本单位应用开展新技术项目数量/同期本地区应用开展新技术项目数量×100%
市场占有率
0.2
市级及以上重点学科、特色专科数量占全市重点学科、特色专科总量的比重0.4
0.012
市级及以上重点学科、特色专科数量/全市重点学科、特色专科总量×100%
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完成的代表和体现其技术水平的工作量占全市同类工作量的比重0.4
0.012
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完成的代表和体现其技术水平的工作量/全市同类工作量×100%
年住院病人中外埠(或辖区外)病人的比重0.2
0.006
住院病人中外埠(或辖区外)病人数量/同期全部出院病人数量≥30%
财务结果
0.15
资产
利用效率
0.3
资产负债率0.2
0.009
资产总额/负债总额×100%
固定资产保值率0.15
0.00675
期末固定资产总值/期初固定资产总值≥1
固定资产更新率0.15
0.00675
(新增加固定资产总额-同期报废固定资产总额)/同期固定资产期初余额×100%   与政府规定和有关考核结果对比评价
资产报酬率0.2
0.009
净收益总额/总资产平均余额×100%
资产周转率0.2
0.009
业务收入总额/同期总资产平均余额×100%
百元医疗专业设备实现业务收入0.1
0.0045
业务收入总额/同期医疗设备平均余额×100
业务收支
0.4
业务收入增长率0.1
0.006
本期业务收入总值/基期业务收入总值-1
平均每一员工年业务收入与全市平均水平的比率0.05
0.003
平均每一员工年业务收入/同期全市平均水平×100%
平均每一床位年业务收入与全市平均水平的比率0.05
0.003
平均每一床位年业务收入/同期全市平均水平×100%
业务收支比例符合政府规定的比率0.1
0.006
业务收入/业务支出
人员费用占业务支出比重与达标率0.1
0.006
人员费用/业务支出×100%(再与有关部门规定对比)
药品费用占业务支出比重与达标率0.1
0.006
药品费用/业务支出×100%(再与全市控制指标对比)
医用材料费用占业务支出比重与达标率0.1
0.006
材料费用/业务支出×100%(再与全市控制指标对比)
管理费用占业务支出比重与达标率0.1
0.006
管理费用/业务支出×100%(再与全市控制指标对比)
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与达标率0.2
0.012
药品收入/医药总收入×100%(再与全市控制指标对比)
药品收入与医疗收入的比例与全市平均水平的比率0.1
0.006
药品收入/医疗收入(再与全市平均水平对比)
病人费用
0.3
平均每一门诊人次费用与全市控制指标的比率0.2
0.009
平均每一门诊人次费用/全市控制指标×100%
平均每一出院人次费用与全市控制指标的比率0.2
0.009
平均每一出院人次费用/全市控制指标×100%
平均每一住院床日费用与全市控制指标的比率0.2
0.009
平均每一住院床日费用/全市控制指标×100%
每一门急诊人次医药费用中药费所占比重与达标率0.1
0.0045
平均每一门急诊人次药费/平均每一门急诊人次医药费用×100%(再与全市控制指标对比)
每一出院病人医药费用中药费所占比重与达标率0.1
0.0045
平均每一出院病人药费/平均每一出院病人医药费用×100%(再与全市控制指标对比)
按政府规定控制病种费用实际水平与全市平均水平的比较0.2
0.009
实地抽查相关资料与政府规定控制水平对比评价
外部评价
0.2
病人满意度
0.4
门诊病人满意度0.2
0.016
利用设计的量表进行调查
住院病人满意度0.2
0.016
利用设计的量表进行调查
后续治疗病人满意度0.1
0.008
利用设计的量表进行调查
费用知情合格率0.2
0.016
根据实地抽查相关资料和了解病人知晓情况综合评价
知情选择合格率0.2
0.016
根据实地抽查相关资料和了解病人知晓情况综合评价
隐私、宗教尊重合格率0.1
0.008
根据实地抽查相关资料和了解病人感受情况综合评价
病人期望
0.2
无病人有效投诉0.5
0.02
根据实地调查相关资料与政府主管部门、信访部门反馈意见并征询出院病人、社区居民意见综合评价
无医疗纠纷0.5
0.02
根据实地调查相关资料与信访部门反馈意见并征询出院病人、社区居民意见综合评价
政府满意度
0.2
医政监督管理部门满意度0.25
0.01
利用设计的量表和考核、监管意见进行评价
价格管理部门满意度0.25
0.01
利用设计的量表和考核、监管意见进行评价
环保管理部门满意度0.25
0.01
利用设计的量表和考核、监管意见进行评价
财政部门满意度0.25
0.01
利用设计的量表和考核、监管意见进行评价
社会满意度
0.2
社区居民满意度0.25
0.01
利用设计的量表进行调查
消费者协会满意度0.25
0.01
利用设计的量表进行调查
协作医疗机构满意度0.15
0.006
利用设计的量表进行调查
供应商满意度0.15
0.006
利用设计的量表进行调查
媒体满意度0.2
0.01
利用设计的量表进行调查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平衡计分卡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评价体系和途径把医院的日常经营活动与政府管理目标、医院战略目标联系起来。它以公立医院的职能、作用与战略愿景为出发点,将其分解到财务、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和患者四个维度上,再与绩效评价系统联系起来,将管理目标、战略目标变成具体的行动。平衡计分卡可以让政府、医院的管理层更加清楚医院业务流程的每个组成部分,它阐明了哪些活动可以整合、提升医院的无形资产,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增加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既可以让医院的资源配置、财务预算更加科学合理,也可以将医院各职能部门与业务科室用战略联合起来,让医院的战略愿景、工作任务变得一目了然,使医院战略与任务的横向、纵向沟通变得简单便捷,不仅解决了职能部门与业务科室的矛盾,而且真正实现了部门间的密切合作与协同作战。。
总之,利用平衡计分卡建立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有效控制医疗服务成本、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实现突破性的发展与业绩增长,而且能建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以业绩、结果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医院的持续卓越运营,满足政府与社会各界对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与判断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曹 勇 《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研究》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七批招标研究课题 www.hea.org.cn
2、陈 力 《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研究》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七批招标研究课题www.hea.org.cn
3、汪丽娟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非营利性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年7月
4、姚有贵 《平衡计分卡在科室绩效评价中的应用》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评价专业委员会《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专题研讨会》大会发言交流材料 2007年8月2青海省西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