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济南当代国际摄影双年展暨第二届齐鲁国际摄影周
2008年,对中国影像来说是一个新的纪年。奥运会开幕式将中国的深厚文化与当代艺术巧妙结合,并通过影像传向了全世界。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的盛会,也是一场影像的盛会,中国人懂得了如何利用影像、视听等传播媒介以创造性方式向全世界传达中国文化的时代之音,中国影像实现了与世界同行的同步发展。
回顾中国影像发展,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是与改革开放政策环境分不开的。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摄影门类相对比较单一,除了承载宣传任务的新闻纪实类的作品,其他摄影门类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很少人尝试拍一些主流之外的作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际先进的摄影理念以及技术传入中国,摄影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样式,在借鉴国外先进摄影观念、探索本土影像语言的基础上,伴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社会进步,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道路。1979年以反思为题材的《自然•社会•人——艺术摄影展》即“四月影会”,是一个中国新时期摄影开端的标志性事件。展览展出的王志平、李晓斌等人的作品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在表达方式上脱离了集体观念以及宏大叙事,开始关注个人情感的记录和表达。这些作品凸显了摄影和社会生活与民众情感的真正关系,是当时先锋摄影人对社会和生活激情的自由表达,体现了摄影中人性价值的回归。从此人们对新闻摄影、纪实摄影、艺术摄影的区别开始有了清晰的认识,之后不但纪实摄影逐渐从新闻摄影中独立出来,艺术摄影的创作也有了开拓性发展,探索摄影艺术本体语言以及人本内涵也逐渐成为摄影界的一种自觉。
如果说《自然•社会•人——艺术摄影展》是中国新时期摄影史的一个开端,那么1987年在济南举办的“国际和平年全国青年摄影大奖赛”则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摄影发展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和检阅。“中国•济南当代国际摄影双年展”暨“齐鲁国际摄影周”策展人曾毅就是当时展览的主要策划者和推动者。“国际和平年全国青年摄影大奖赛”第一次按照摄影本体语言设置奖项,分别设立了最佳形式奖、最佳色彩奖、最佳黑白奖、最佳瞬间奖等等,不仅使人们对于摄影语言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鼓励了不同摄影风格的摄影人进行创作探索。这说明经过“四月影会”和“85美术新潮”之后,中国对国际当代艺术的认识已经经过了接受与消化的阶段,开始融入国际潮流并显现中国独特的艺术精神。在今天各种类型的摄影展的作品中仍然不难发现“国际和平年全国青年摄影大奖赛”影响的痕迹。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以及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艺术摄影家学会等摄影团体的发展壮大,摄影的民众基础越来越大,参与摄影的人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越来越多摄影节举办,不仅使中国摄影人有了更多展示的平台,也增加了他们与国外摄影师交流对话的机会,创作的视野也更加开放。从此中国摄影发展逐渐汇入国际影像发展的潮流,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道路。
海德格尔曾经预言的世界“图像时代”,在今天已经变成了现实。我们眼前的这个时代,网络、影像、电视、报刊等媒介无不在以图像的方式解读世界,影像和文字共同组成了人们丰富的视觉经验。摄影不但成为我们一种记录世界的方式,也变成一种认知世界和表达情感的方式。“中国•济南当代国际摄影双年展”暨“第二届齐鲁国际摄影周”秉承学术性、多元性、前瞻性发展定位,重视国际摄影界的创作交流。活动共有17个大型展览,包括墨子大师获奖作品展、世界杰出职业摄影师作品展、最高学院奖获奖作品展、当代国际摄影创新大奖作品展、美国职业摄影师协会经典摄影作品展、PPA世界优秀职业摄影师获奖作品展、PPA世界职业摄影师奖获奖作品展、齐鲁国际摄影奖获奖作品展等,涵盖了本届展览12大项共340个奖项的作品。
参展摄影家中有众多国际摄影大师,其中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董事会成员、秘书长、国际摄联摄影大师里卡多•布西,是一名旅行和自然摄影师,他喜欢捕捉自然的瞬间之美丽,作品视觉冲击力强,给人心灵上的触动。从1974年开始接触彩色的和黑白的摄影,如今已5次获得了FIAP自然摄影世界冠军。来自阿根廷的摄影大师尼科拉斯•贝尔林吉埃里,主张“根据自己的构思,把摄影获取的细节、真实元素,组合连接为超越生活的荒诞情节,从而来表达某种观念或心灵感受”,采用摄影和电脑制作结合的方式,探索超现实的摄影表现手法。英国摄影家基恩•保罗,善于发现动物不易被人注意的感人瞬间,以作品的方式呼吁人们关注环保。意大利著名摄影家、白金级国际摄联杰出摄影家维尔吉利奥•巴尔多西,意大利佛罗伦萨摄影家协会主席、国际摄联杰出摄影家马尔塞多•马特拉西,美国著名广告摄影大师克林特•克莱曼,法国国际摄联摄影大师吕兹•皮埃尔等众多国际著名摄影大师也携作品参展。
“世界大学生摄影艺术展”,是一次集艺术性、多元性、探索性于一体的摄影盛会。作为一个资讯开放的信息时代,大学生获取以开放性的视野解读世界,他们思想活跃,已不再恪守传统的条条框框,艺术理念新颖,探索着各种摄影艺术语言表达的可能性。展览展出的世界各国大学生获奖作品,集中展现了当前摄影新潮流,体现了这些未来摄影家对世界的认识。展览期间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举办的《齐鲁国际摄影高峰论坛/当代国际摄影大师与大学生对话》和《当代国际摄影大师摄影讲座》中,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秘书长、国际摄联摄影大师里加尔多•布西,美国职业摄影师协会总裁、世界杰出职业摄影师丹尼斯,意大利著名摄影家、国际摄联摄影大师维尔吉利奥•巴尔多西,美国著名广告摄影大师克林特•珂莱曼,比利时影像数字专家诺贝尔,阿根廷摄影家协会主席尼科拉斯等与中国摄影师和大学生分享创作经验,研讨前沿摄影理论。
山东是摄影术理论基础“小孔成像”的发源地。“第二届齐鲁国际摄影周——世界摄影家聚焦齐鲁大地”国际摄影大奖赛活动中,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家赴“小孔成像”发源地——滕州(墨子故里)、儒家文化发祥地——曲阜(孔子故里)等地进行采风,以摄影创作、论坛的形式充分接触山东,了解山东,推介山东的“齐鲁文化品牌”。
与平遥国际摄影节等已经连续运作多年且经验相对成熟的摄影节相比,“中国•济南当代国际摄影双年展”还是一个年轻的展览,但是作为一个由艺术类大学举办的定位清晰明确的影展,在学术性、多元性、前瞻性策展理念下,中国视野的国际影像这一判断标准让展览保持着独特的生命力,她将沿着这条道路坚定地走下去,并塑造一个符合中国人审美期待的影像世界。希望“中国•济南当代国际摄影双年展”暨“齐鲁国际摄影周”活动能够为中国摄影人带来一个特别的影像记忆,这种记忆能够串掇起历史,指向未来。
法国 卡尔·埃克弗伊勒 Karl Hecquefeuille
美国 克林特·珂莱曼 Clint Clemens
中国 李楠 田间的模特儿
最佳黑白奖 [美国] 魏瑞Ray Wei
中国 杨洋 被遗弃的花